《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說課稿
一、說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39頁的例8把較大數改寫成用萬、億做單位的數,及試一試當位數不夠時用0補足,并完成相關習題。
二、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把大數目改寫成整萬、整億數和認識小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例8以學生感興趣的宇宙空間為背景,向學生介紹地球月球和地球、太陽間的平均距離,同時分別要求把其中的兩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做單位的數。試一試解決改寫后小數的整數部分是0的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
1、掌握把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有依據地進行思考的習慣,以及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和描述學習過程的能力。
2、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在具體情境練習中接受環(huán)保等教育。
四、說教學重點:大數目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的方法。
五、說教學難點:當原數數位不夠時改寫要用0補足。
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宇宙空間圖,提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 了什么?
(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宇宙情境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素材讓學生獲得相關科學常識的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愛好)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地球與冥王星相距20000000千米。
讓學生把這個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并簡單回憶改寫成整萬或整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目的是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加強知識間的遷移,整萬或整億的改寫是本節(jié)課的基礎。)
2、地球月球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384400千米。
1、學生讀讀這句話,你想把這個數改寫嗎?(通過學生的讀,讓學生感覺不便,從內心激發(fā)改寫的意識,滲透改寫的意識。)
2、學生比較以下與前面的數有什么不同,設想一下,改寫后的數是整數還是小數。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怎樣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新課標提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學生已有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應放手讓學生去探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開放他們的思維。)
4、小組匯報方法、結果。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比較不同的方法優(yōu)化方法。
5、學生小結方法。并讓學生明確幾點改寫的細節(jié)。
6、練習:學生獨立完成練習7第一題(目的在于方法后的及時鞏固、效果的反饋)
3、出示:地球和太陽間的距離
1、學生讀一讀,覺的應改寫成用什么做單位的數。
2、學生獨立改寫。(學生有了前面的基礎,這一題應放手讓學生完成,讓學生自覺的將第一題的方法進行遷移)
3、學生匯報小結(引導學生表達)
4、回顧小結:改寫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的方法。
4、試一試:(主要解決當改寫時位數不夠,要添0補足,這是這節(jié)課的難點)
1、學生嘗試,遇到了什么問題?(首先要學生去找到問題,體會難點,激發(fā)他們的思維)
2、同桌交流:沒有億位怎么辦?
3、學生扮演交流小結。
4、追問:如果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只到百萬位,怎么辦?
5、小結方法。
三、鞏固強化、拓展練習
1、基本練習
學生完成練一練(由學生獨立練習,練習中注重反饋,關注差生,抓住一些錯誤資源講解)
2、綜合練習
練習7第三題(這一題要注意兩點:1、同一題要用兩種方法同時做,讓學生比較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方法不同點,相同點。2、讓學生明確什么樣的數適合用萬或億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