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拿來主義①
魯迅
返回頁首
學(xué)習(xí)重點
一 總體理解文意
二 揣摩詞語的諷刺意味
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guān)主義②”,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③,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別的且不說罷,單是學(xué)藝④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⑤,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⑥。聽說不遠(yuǎn)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jìn)“象征主義”⑦,此后是順便到歐洲傳道。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guān)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jìn)步了。
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⑧”的儀節(jié)⑨,說道:拿來!
當(dāng)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⑩。尼采⑾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dāng)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yīng)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 ①選自《且介亭雜文》(《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版)。②﹙閉關(guān)主義﹚指清廷奉行的閉關(guān)自守政策。③﹙碰了一串釘子﹚指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廷與英、法、俄、日、美、德、意等列強(qiáng)相繼簽訂的一系列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④﹙學(xué)藝﹚泛指學(xué)術(shù)文藝。⑤〔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指當(dāng)時國民黨政府在巴黎舉辦的中國古典藝術(shù)展覽。⑥﹙還有幾位……叫作“發(fā)揚國光”﹚指當(dāng)時國民黨政府在西歐各國舉辦的中國繪畫展覽。⑦﹙聽說不遠(yuǎn)……以催進(jìn)“象征主義”)《大晚報》在1934年5月28日刊載了一條文藝新聞,說著名美術(shù)家徐悲鴻等在莫斯科舉辦中國書畫展覽會,“切合蘇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義作品”,還說“因擬……邀中國戲曲名家梅蘭芳等前往奏藝”。魯迅針對這一則新聞,在同年5月30日寫了《誰在沒落》一文,指出象征主義已在蘇聯(lián)沒落,批駁那種認(rèn)為中國畫和戲劇切合象征主義的論調(diào)。象征主義是19世紀(jì)末葉在法國興起的文藝流派。⑧﹙禮尚往來﹚禮節(jié)上重在有來有往。尚,崇尚、重視。⑨﹙儀節(jié)﹚禮節(jié)。⑩(大度】大方,氣量寬宏。⑾﹙尼采﹚(1844-1900)德國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主張唯意志論,提倡超人哲學(xué),反對民主、社會主義和婦女解放運動,歌頌戰(zhàn)爭。 ·8·
不然,則當(dāng)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①做獎賞。
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②些,可以稱之為“送
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③。
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④”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fā)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所以我們要運用腦筋,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⑤(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⑥。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jìn)門,是孱頭⑦;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jìn)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dāng)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他占有,挑選?匆婔~翅⑧,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yǎng)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dāng)眾摔在毛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⑨。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⑩,阿剌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⑾,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jìn)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jī)。
①﹙殘羹冷炙(zhì)﹚吃剩的飯菜,借指權(quán)貴的施舍。炙,烤肉。②﹙冠冕(miǎn)﹚“冠冕堂皇”的省語,意思是很體面、有氣派。冕,古代帝王的禮帽。③﹙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暗指按1933年國民黨政府與美國簽訂的“棉麥借款”協(xié)定運來的剩余的小麥、面粉和棉花。④﹙摩登﹚英語“modern”的音譯,“現(xiàn)代的”“時髦”的意思。⑤[陰功〕迷信的說法,人們做了好事,陰間就給記功,可以澤及后代子孫。⑥〔做了女婿換來的〕這里是諷刺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⑦﹙孱(chàn)頭﹚懦弱無能的人。⑧﹙魚翅﹚一種名貴的海味,用鯊魚的鰭(qí)干制而成。⑨〔玄虛〕這里指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⑩﹙波斯﹚伊朗的舊稱。⑾﹙國粹﹚原指國家文化中的精華,這里是反語。
·9·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六月四日①。
練習(xí)
一認(rèn)真閱讀課文,總體把握文意,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⒈ 解釋“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的含義。
2.課文中的“孱頭”“昏蛋”“廢物”,他們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態(tài)度,各是怎樣的?
3.揣摩“看見魚翅”,“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的內(nèi)涵。
4.說說“拿來主義”的含義。
二 課文中的“大宅子”、“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姨太太”等,分別比喻什么?
三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味。
1.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
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jìn)步了。
3.當(dāng)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
4.只有煙槍和煙燈……倘使背著周游世界……
四 閱讀下邊這段總結(jié)性文字,理解拿來主義者的態(tài)度,然后從上文中找出與加點詞語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①﹙六月四日﹚指193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