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教案10
作者寫王熙鳳出場是《紅樓夢》中極其精彩的一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yuǎn)客!”然后才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難怪林黛玉納罕,覺得與那些個個“斂聲屏氣,恭肅嚴(yán)整”的人們相比,這張張狂狂的來者,實在是“放誕無禮”。而這“放誕無禮”正說明王熙鳳在賈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從人物與眾不同的出場,既能看出人物特殊的地位身分,又能看出潑辣的性格。
賈母說“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作為賈府里的“老祖宗”能夠用這樣戲謔的語言與之談笑的人不多,這除了說明王熙鳳的性格潑辣以外,更說明她是深得賈母寵愛的特殊人物。
作品不但具體細(xì)膩地刻畫了王熙鳳的外貌,而且通過外貌的描寫,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肖像描寫包含服飾和容貌兩個內(nèi)容。在服飾方面,選取頭飾、裙飾和服裝三個要點,極力鋪陳王熙鳳集珍珠寶玉于一身的妝扮,暗示她的貪婪與俗氣,從側(cè)面反映了她內(nèi)心的空虛。在容貌方面,則著重寫她那一雙“三角眼”,兩彎“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啟先笑的“丹唇”,表現(xiàn)她美麗的外表隱藏著刁鉆和狡黠。
王熙鳳的內(nèi)心世界,在她會見黛玉時的舉止言談中表現(xiàn)得很充分。她見黛玉先是恭維──因為她知道黛玉是賈母最疼愛的外孫女,所以不惜恭維到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這樣標(biāo)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明為稱贊林黛玉,暗里投合賈母的心意;繼而拭淚──因為提到黛玉的母親,她想到賈母定會為女兒去世而悲傷,所以便搶先“用帕拭淚”;最后轉(zhuǎn)悲為喜──因為她見賈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這個感情的轉(zhuǎn)變。王熙鳳在《紅樓夢》中初次露面,作者就這樣入木三分地描繪了她察顏觀色、機變逢迎的本領(lǐng),揭露了她在賈府中得寵的原因。
課文寫王熙鳳回王夫人雖然是幾筆帶過,但表明王熙鳳能干周到,機變欺人有術(shù),進一步說明,由于王熙鳳的善于機變逢迎和果斷能干,也已取得了王夫人的歡心,成為賈府中的實際掌權(quán)人。
2.賈寶玉
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的種種表現(xiàn),反映了他對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課文對賈寶玉的描寫,有三個重點:出場前的側(cè)面勾勒,出場后的肖像描寫,《西江月》兩首詞的總結(jié)。
在寶玉出場以前,作品首先通過側(cè)面描寫介紹了一般人對寶玉的看法和他在賈府的地位。賈府內(nèi)外有許多人都對寶玉持貶斥的態(tài)度:王夫人說他是個“孽根禍胎”“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黛玉也曾聽母親說過,她這個“銜玉而誕”的表哥“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這些貶斥說明賈寶玉的所作所為是與封建的正統(tǒng)觀念相抵觸的,是與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階級的一個“叛逆”。但由于他是賈府核心人物王夫人的惟一的兒子,“自幼”受“老太太疼愛”,他在賈府便居于“無人敢管”的特殊地位了。
然而,賈寶玉出場后的肖像描寫,卻反映了林黛玉的客觀觀察。在黛玉看來寶玉卻是一個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憊懶與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產(chǎn)生了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