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教案10
在這第三回賈寶玉出場前,作者又通過王夫人對黛玉的囑咐,做了一番渲染,稱他作“孽根禍胎”,說他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不要黛玉親近他,理睬他。此所謂:“不寫黛玉眼中之寶玉,卻先寫黛玉心中早有一寶玉矣!”這一切給林黛玉造成了“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的印象。在這里作者采用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包括批寶玉“極確”的那兩首《西江月》:“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都是表面的貶,實質(zhì)卻在褒。這一切都應當從正面理解賈寶玉的叛逆性格。當寶玉正式出場,林黛玉“吃一大驚”,原來這卻是一位“外貌最是極好”的年輕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烊灰欢物L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倍吟煊裱壑械倪@個寶玉,又是她心中早有的另外一個寶玉──使她“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這奇異的互相廝認,雖然也有意地渲染著那三生石畔還淚宿債的神秘色彩,以掩護它的叛逆性的思想內(nèi)容,但這種布局和氛圍的渲染,卻密切地聯(lián)系著小說中心情節(jié)的發(fā)展線索。盡管它也在某些側(cè)面上展示了賈寶玉的某些性格特點,而它顯然又完全不同于王熙鳳出場的全面展開性格的寫法,它的重點是在為寶黛愛情創(chuàng)造一個純真優(yōu)美的藝術(shù)境界。
總之,從《紅樓夢》第三回賈母、王熙鳳、賈寶玉這三個人物出場的藝術(shù)處理,我們可以看出,在曹雪芹的筆下,他們都是在作者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中經(jīng)過一番匠心經(jīng)營的,或交融著突出性格,或關(guān)聯(lián)著情節(jié)發(fā)展,以各自不同的姿態(tài),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發(fā)揮了它們應有的作用。
(李希凡《談談〈紅樓夢〉第三回的人物出場描寫》)
《紅樓夢》中的人物,總計四百有余,是一切說部中鮮有的。對主要人物的刻畫,各具情態(tài),各有性格,無不栩栩如生。《林黛玉進賈府》一節(jié)中,賈府主要人物就出現(xiàn)了十余人之多,而曹雪芹的變化多端的手法,或虛、或?qū),或正、或?cè),或以環(huán)境襯托暗示,或以衣飾精刻細雕,或用比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動,或取個性化的語言來實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在人物描寫、性格塑造方面,真可謂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王熙鳳是賈府之中殺伐決斷,威重令行的鐵腕人物。曹雪芹在王熙鳳的塑造上,是不遺余力的,僅在這第一次的出場中,王熙鳳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夫人、小姐、丫鬟、仆婦俱都屏聲斂息的時候,當賈府中最高權(quán)威者──賈母正和遠來的黛玉敘談的時候,王熙鳳就放誕無禮地揚聲說笑而來。人未到,聲先聞,只這一筆,就透露出王熙鳳在賈府中的特殊地位:王熙鳳是賈母膝前戲彩娛親的“老萊子”,只有王熙鳳的詼諧,能給老祖宗解頤。賈母也最需要這個孫子媳婦的湊趣,所以,王熙鳳才這樣無所顧忌地登上舞臺。
雪芹又不吝筆墨地描摹了貴族少婦王熙鳳的衣飾、容貌、體態(tài)、神情:頭上珠光璀璨,身上彩繡輝煌,吊眼揚眉,苗條風騷,春風滿面,笑里藏刀。雪芹又借賈母的笑謔透露了熙鳳的為人:潑辣刁狠。這還不夠,又借人物的語言、動作,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內(nèi)在,不是給讀者以抽象的意念,而是把活生生的王熙鳳置于讀者之前,使讀者從鮮明的意象中,對人物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