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教學(xué)設(shè)計
王維的音樂也是專業(yè)水準(zhǔn),并不是只能糊弄糊弄公主。他進士及第后做的第一個官就是太樂丞,就是專門掌管皇家音樂的。不料闖禍就闖在這個職位上。王維手下的演員們不知怎么心血來潮,私下組織表演了一場舞黃獅。按定制,這個節(jié)目只有皇帝老子才能欣賞,王維因此獲罪,被打發(fā)出長安,貶謫到地方上當(dāng)小官去了。
王維30歲夫人早逝,此后一直到死他不但沒有再婚,而且始終獨居一室。用情之專一,無論在當(dāng)時的唐代,還是在今天,都實屬難得。
因為降叛黨所以留污點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叛軍勢如破竹,唐王朝撒腿開溜,王維腿腳慢了一點,被安祿山俘虜了。王維沒辦法,弄了些藥吃下去假裝說不出話,想借此躲過出仕。但王維名聲太大,安祿山很需要他這樣的人物在自己的政府充門面,硬是讓王維當(dāng)了個官。
一天,安祿山大擺筵席,把唐王朝的宮廷樂工拉來演奏助興。樂工們觸景生情止不住流淚,其中有一個更是哭出了聲,安祿山二話沒說就把他給分尸了。王維聽說后悲傷不已,寫了一首懷念唐王朝的詩。唐王朝撥亂反正后,出任偽職的多半掉了腦袋,王維因為有這首詩作證,加上他弟弟請求削官為他贖罪,王維只被輕輕發(fā)落、貶職了事。但是,投降變節(jié)成為洗刷不掉的污點,王維終生都以此事為恨。
詩歌譯文:
終南山高大雄偉,幾乎接近天都,山山相連,直到海角;赝麆倓傇谏砬巴讼騼蛇叺拿C0自疲囔F,又彌漫成了朦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中峰高大雄偉,成了分野之界,陰天和晴天里千巖萬壑的景象相差懸殊。天晚了,想要找個人家住下,我只好隔著水向樵夫打聽。
詩歌賞析:
鑒賞這首詩,首先要注意詩的線索和順序。作者以游蹤為線索,以時空變化為順序,對終南山進行了描繪。首聯(lián)是遠觀,用夸張手法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峻、廣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連,直到海角。頷聯(lián)寫進入山中所見到的云霧繚繞變幻莫測的奇妙景象。頸聯(lián)寫來到中峰時所見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變換無窮。尾聯(lián)寫登山流連往返,以至天晚欲尋覓宿處。線索清楚,層次分明,在僅僅四十個字之內(nèi)把終南山的高大雄偉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藝術(shù)創(chuàng)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余于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lián)“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夸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于遙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視。所以,這一聯(lián)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dāng)然是藝術(shù)夸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峰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張寫真實!斑B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陜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夸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lián)寫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為“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彌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繼續(xù)前進,白云卻繼續(xù)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云又合攏來,匯成茫茫云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經(jīng)驗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xiàn)得如此真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