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教案
10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鍵。
三、了解側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重點]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側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新聞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通過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獲取信息,了解社會。怎么才能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呢?下面,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請打開課本第41頁,用30秒的時間瀏覽這則新聞,回答以下問題:1、奧斯維辛在哪里?布熱金卡在哪里?2、人們訪問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識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方的一個城市,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在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這是新聞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尋找。(插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背景資料)在奧斯維辛城附近,建有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稱為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時間內(nèi),曾囚禁過24個國家的民眾和戰(zhàn)俘,共有約400萬人在此被殺害。1945年,德軍為消滅罪證,炸毀了它,現(xiàn)在人們參觀的是經(jīng)修復后建成的博物館。
2、人們依次參觀了毒氣室、焚尸爐、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這可以在7—15段里尋找。這部分敘述人們訪問奧斯維辛博物館的過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標題和導語部分,進一步在主體里尋找。這是從新聞結構上著眼。重要的信息是新聞事實,閱讀新聞時還要分清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而新聞材料除了上述兩類外,還包括作者的主觀評價,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陳述部分,要分清陳述和評價。這是從新聞材料著眼。這是獲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對大部分新聞適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聞的主觀評價都與事實截然分離的。下面,請同學們劃出表達作者評價的語句。
三、課文賞析
(以學生劃出的語句引導學生認識這篇新聞的特點)這篇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寫作者的主觀感受。這些感受包括所見所聞所感,而且并沒有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卻讓人感受到情感波瀾的暗涌。請同學們找出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細體會,說說句子的內(nèi)涵。
(歸納學生看法,引導他們品句)
1、“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幾個兒童在追逐游戲!比绱嗣篮谩⒑推降木跋螅髡邽槭裁从X得可怕?如果這種景象出現(xiàn)在維也納的多瑙河旁,只會錦上添花?膳碌牟皇蔷跋蟊旧,而是布熱金卡出現(xiàn)了這種景象,布熱金卡的歷史與此太不相配了,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個“不該”;野档奶炜铡⒊翋灥纳{(diào)才是與它最相配的景象。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無一句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同時在開頭給讀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