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教學設計
王維,字摩詰,7XX年生,761年逝世,祁(今山西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與弟縉并以詞學知名。天寶十五年(755)安祿山叛軍攻陷長安,曾拘摩詰于洛陽普施寺,授以給事中。后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崇佛教,性喜山水。寫詩多以山水田園為內容,狀物傳神,精深入微,北宋蘇軾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晚年居藍田輞川,多寫隱逸生活和談禪說佛之作。兼通音樂,工書法,精繪畫,擅畫平遠景。常以“破墨”寫山水松石,曾繪《輞川圖》。明董其昌推王維為山水畫“南宗”之祖。并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
才子加帥哥,因為長得帥所以中狀元
大唐盛產天才,(王勃6歲時善于文辭,13歲時寫了著名的《滕王閣序》,14歲做官;駱賓王七歲寫下了“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武則天近侍上官婉兒十四歲能詩;李白在5歲時誦六甲,10歲時觀百家;白居易,1歲時開始識字,五六歲就能做詩,9歲時已精通詩韻)王維也是這些天才中的一個,他9歲能文,17歲就寫出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千古名句,21歲就中了狀元。
唐朝的進士是有名的難考,多少大腕在進士考試前落馬,連老杜那樣的主都未能得逞,王維卻生生地拿了一個進士頭名,絕對是少年得志。
但王維能把狀元抱回家,不單單是文化課成績好,還因為他是大帥哥,而且才藝表演出眾。
參加進士考試之前,傳聞狀元已經內定,王維就去找皇室宗親岐王想辦法。當時進士考試只要能夠中榜,就是無比榮耀的事情,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也不過就是中了個進士,很多人考了一輩子都沒鬧上?陕犚姞钤淙胨酥郑蹙S就很不甘心地急于發(fā)動社會關系,可見年輕時候的王維心氣之高。
這事岐王也說了不算,但岐王夠哥們兒,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給王維出了個主意。岐王讓王維盡心修飾打扮后,帶著他到了九公主的府邸,說是來獻上酒樂。王維精心修飾過的帥哥形象先聲奪人,等他很有火候的琵琶獨奏曲《郁輪袍》一上演,立刻就把九公主給迷倒了。據(jù)說旁邊還有好些伴舞的演員,就像莫文蔚的演唱會,綠葉配紅花,效果一下就出來了。
公主一問之下,王維就把他的作品拿了出來,公主看了大吃一驚:這都是自己平時喜歡讀的,還一直以為是古人的詩篇。馬上請王維上座。就這樣,靠著公主的大力提攜,王維狀元到手。
這有點兒類似選美比賽前先到評委家拉選票。但在唐朝,走動社會關系是正常行為,還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干謁”。王維獲勝畢竟不是光靠形象,也憑借才名遠播,是當之無愧的實力派。
因為畫得好,所以能治病
除去寫詩做文,繪畫、音樂、書法王維樣樣拿手。
關于王維的畫最神的牛皮是宋朝的秦觀吹的,就是民間傳說中被蘇軾的小妹3次難倒的那位著名詞人。這位以多愁善感著稱的秦觀老師有一次莫名其妙地久病不愈,什么辦法都用了就是不成。秦觀的一位朋友帶著王維畫的《輞川圖》來看望他,說你看看這幅畫試試,秦觀看了幾天,居然病就痊愈了。
這事情說得神乎其神,但秦觀也不是無名之輩,憑空這樣信口開河好像也沒有必要;蛟S事有湊巧,或許書畫家往往長壽,其中多少有些養(yǎng)生的道理。不管怎么樣,王維的畫歷來被抬得很高,境界號稱不是凡人能夠達到的,王維也被尊為中國山水畫南派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