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詩集錦
大車的詩
存在 客人 野草的故鄉(xiāng) 窗簾 夜 河在冰塊下流動 生活 存在 包圍著我的東西 那是只大大的螺殼 可以容納我的一生 那里嘈雜 又臟又亂 但不知為什么我一在里面 就覺得舒舒坦坦 我的身體柔軟而單薄 不堪輕輕一擊 但它卻結(jié)實 同
鄒荻帆的詩
鄒荻帆(1917-1995),當代詩人和翻譯家湖北天門人。1939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經(jīng)濟系。1938年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發(fā)起人之一。后曾任《文藝報》編輯部主任,《世界文學》編委,《詩刊》主編等。193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
紫薇的詩
紫薇(1962—),原名熊國太,江西上饒人。有數(shù)百首作品發(fā)表?障胫 空想之地 我騎過的那匹馬已遠商深草 那深草暗紅又零碎亂 星光與樹枝被它溺愛和掩埋 我騎過的那匹馬早已抵達北方 北方的夜色濃重 因而馬蹄只能拍打著土
朱朱的詩
波浪 螞蟻 綿軟的地面 小鎮(zhèn)的薩克斯 下午不能被說出 睡眠,我的小蜘蛛 悲傷 瘟疫 漫長的等待 波 浪 引不起你的恐懼,灰頸鳥 我走在樓梯上,聽你的啼鳴 像貨攤上的樂器,放滿了 我的家。 遠處是外省的鉛灰的海港。
朱文的詩
一個男人左手提著藍色的 保溫筒,用右手 騎著一輛單車 大女兒的借書單在 左邊的口袋里。復習材料 對升學考試來說,很重要。
莊宗偉的詩
莊宗偉(1957—),湖南桃源人,著有詩集《土壁虎》等。石頭開花 酒宴 石頭開花 漸漸地,石頭沉入正午的夢幻之中 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多么簡單而明了 石頭從來就是石頭,而非別的什么 只有石頭才能表現(xiàn)石頭,正如天空才能表現(xiàn)天空
周作人的詩
周作人(1885~1967),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杓,后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
周瓚 的詩
周瓚(1968—),江蘇人,1985年考入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大學時代(1985-1989)與朋友們組織詩社、創(chuàng)辦刊物,自印詩集《七月潮》(1987)。199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
周偉馳的詩
周偉馳,北大哲學系西方哲學專業(yè)92級碩士。羽毛十四行 九二年五月赴京復試后沿京廣線返穗途中 還鄉(xiāng)人 電車總站 杜馬檔案 羽毛十四行 比幸福還輕的羽毛飛在陽光下。 整整一天,我看書只看到了你的黑頭發(fā)。
周公度的詩
周公度(1977-),山東人。專欄作家。某雜志執(zhí)行主編。現(xiàn)居西安與濟南。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 瘦削者 去日留痕 女友通信錄 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 我一直很擔心,如果 我突然地親吻你,你 會不會大聲喊起來? 然后,在我的茫然失措 中
中島的詩
中島(1963-),原名王立忠,出生于黑龍江省寶清縣,1989年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1983年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至今已在《人民文學》、《上海文學》、《山花》、《作品》、《星星》、《詩選刊》、《詩歌月刊》、《中國新聞周刊》、《小說林》、
指紋的詩
指紋(1962—),本名曹繼強,出生于河北張家口。八十年代開寫作,在多家刊物發(fā)表詩作。到羅馬去 孤獨者之歌 青銅騎士 到羅馬去 到羅馬去 在春天到來以前到羅馬去 帶著你的詩歌到羅馬去 穿著東方的羊皮到羅馬去 搭上老鄉(xiāng)的馬車
鄭文斌的詩
公園 到黃燦然家談詩 刷牙時思考寫詩 帝國之難 公園 星期天,我來到公園散步, 他們:是年青的學生,晦暗的老人, 和疲勞而單調(diào)的家庭主婦。
鄭敏的詩
鄭敏(1920- ),出版的詩集有《詩集1942-1947》(1949)、《尋覓集》(1986)、《心象》(1991)、《早晨,我在雨里采花》(1991)和《鄭敏詩選1979-1999》。
鄭愁予的詩
鄭愁予(1933- ),原名鄭文韜,出版的詩集有《夢土上》(1955)、《衣缽》(1966)、《燕人行》(1980)、《寂寞的人坐著看花》(1993)。
趙麗華的詩
趙麗華(1964—),女,河北霸州市人。出版詩集《趙麗華詩選》、《我將側(cè)身走過》。一個渴望愛情的女人 秘密是暗處的花朵 樹影婆娑 我看到我在倒退 鈔票落入你手中 一個渴望愛情的女人 一個渴望愛情的女人就象一只 張開嘴的河蚌
張志民的詩
張志民(1926—1998),河北宛平縣人。有詩集《張志民詩選》、《張志民敘事詩選》等。冷卻了的鐘聲 冷卻了的鐘聲 涼下來的 是槐樹上的 那口古鐘 熱起來的 是田野上 每顆心靈 聽人說 沒有心靈的噴火 便沒有古鐘的冷卻。
張志的詩
張志(1967—),江蘇江陰人。在多家刊物發(fā)表詩作。聽 "我夢遇死神的列車......" 聽 在話語的中心 我聽到 --緘默 在歡笑聲背后 我聽到 --痛哭 在寂靜之中 我聽到-- 內(nèi)心的瘋狂 發(fā)芽、生長 "我夢遇死神的列車....
張巖松的詩
張巖松,安徽含山縣人,2005中國十大杰出網(wǎng)絡詩人之一一件贗品 在濰坊和養(yǎng)狐人的談話 雪 忠于職守 一件贗品 喧鬧的街市是博物館的櫥窗 下午時分,明亮的一件展品 我一直走動在這個城市 為街道增添一些紛亂 在商鋪里購物 停留商
張小云的詩
張小云(1965—),福建廈門人。主編有《時代》、《中國新詩選》等,出版有詩集《我去過冬天》、《夠不著》、《現(xiàn)代漢語讀本》等,F(xiàn)供職于北京某新聞單位。
張小靜的詩
張小靜(1981-),原名張宓。出生在瀘沽湖畔,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新聞系及話劇系。一輩子 看見了些東西 晚歌 一輩子 老頭從碗底開始爬 他的愿望是爬出這只碗 可是每次快到碗口的時候 老頭都會非常累 也沒有一個能歇會兒的地方 他望著
張祈的詩
張祈,男,漢族,1971年生于河北。1992年起發(fā)表作品。做過教師、記者、編輯。著有作品集《飛翔的樹》、《張祈詩文集》等,系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章平的詩
章平,原浙江青田人,1979年移居荷蘭,現(xiàn)在比利時。作有長篇小說《孑影游魂》[香港學林92年版],《冬之雪》[中國青年出版社97版]詩集〈心的墻/樹和孩子〉[文聯(lián)出版公司93年版]〈飄雪的世界〉[人民文學出版社99年1月版],另有中短篇小說二
張默的詩
張默(1931- ),原名張德中,出版的詩集有《紫的邊陲》(1964)、《無調(diào)之歌》(1975)、《愛詩》(1988)和《光陰·梯子》(1990)等。
張敏華的詩
張敏華(1963—),浙江嘉興人。1985年浙江水產(chǎn)學院畢業(yè)。1993年起任嘉善縣人民法院辦公室副主任。省作協(xié)會員。1987年開始寫詩,作品刊于《詩刊》、《星星》、《江南》、《東!返瓤,著有詩集《最后的撣意》。
張進步的詩
張進步(1982—),山東金鄉(xiāng)人。出版詩集《再安靜一些》等。打開 暗月之章 待罪之章 打開 談話開始 浮云后退 首先把光線打開 酒水打開 花生 雞翅 醬蛋都打開 嘴巴打開 在這之后 聲音縈繞于室 我給你提到經(jīng)歷 感情隨之打開 身體
張海峰的詩
張海峰(1968- ),著有自選詩集《詩五十八章》。詩五十八章(選二十四) 詩五十八章(選二十四) 5 我們長途跋涉,已達郊區(qū) 銀河在身后的樹林上空流轉(zhuǎn) 前面是紅光映照的天空 我們還要跨過最后一條河 穿過最后一個果園,最后一
張耳的詩
張耳(1961—),女,北京人。著有詩集。漁人與作家 山西情歌 第五種取向 漁人與作家 一 這條路我總走錯∶出地鐵往西 就誤入東方的中國城,黑咖啡 酸辣湯,餐桌花瓶里也埋著鎮(zhèn)魚的冰。 混淆的湯水,鮮花與魚腥。
翟永明的詩
翟永明(1955- ),出版的詩集有《女人》(1987)、《在一切玫瑰之上》(1992)、《翟永明詩集》(1994)、《黑夜里的素歌》(1997)、《稱之為一切》(1997)。
澤嬰的詩
澤嬰(1983-), 原名劉佳沛。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見《星星》、《綠風》、《詩選刊》、《中國詩人》、《北京文學》等刊物。除夕 雨水之前 暗流 除夕 1. 南方的建筑是我忽然懷念的小爐子 這是一位女子忽然懷念的小爐子 她雙腳寒
曾卓的詩
曾卓(1922- ),原名曾慶冠,出版的詩集有《門》(1944)、《懸崖邊的樹》(1981)、《老水手的歌》(1983)。 大森林有個大神秘 斷弦的琴 花瓶 黃昏的歌 老水手的歌 青春 抒情兩章 我遙望 謝謝你,上帝 懸崖邊的樹 夜色中的村莊 一個
曾蒙的詩
曾蒙,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F(xiàn)居攀枝花。中國70后詩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迄今已在《詩刊》、《星星詩刊》、《詩歌報》、《詩神》、《詩選刊》、《揚子江詩刊》、《山花》、《草原》、《紅巖》、《西藏文學》、《湖南
于貞志的詩
于貞志(1970—),山東莒縣人,著有《于貞志詩選》。游園 雪 豹 不可能的愛 存在之詩 游園 在清代,這里可會有窈窕狐女出沒? 環(huán)佩在風中鳴響,容顏被松柏遮藏 如果沒有這么多瘋長的草,那將是怎樣的 一個花園∶石頭疊起石頭,路
俞心焦的詩
墓志銘 最后的抒情 回憶使一麻袋土豆變成了星星 一燈如豆 倒影 狂奔 敘述的窗口(片斷) 我從小就會唱憂傷的歌 今生今世:到處都是海(長詩) 墓志銘 在我的祖國 只有你還沒有讀過我的詩 只有你未曾愛過我 當你知道我葬身何處
于小韋的詩
于小韋(1961- ),原名丁朝暉,《他們》的主要詩人之一。蟲子 七三年,農(nóng)民是個可親的字眼 火車 大紅色的廣告牌 直立著頭發(fā)的青年畫家和他的晚餐 五點鐘 一種情緒火困頓或感傷 星期天的早晨 夜 蟲子 如果是在去前線 的路上走得
俞平伯的詩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銘衡,出版的詩集有《冬夜》(1922)、《西還》(1924)、《憶》(1925)、《俞平伯詩全編》(1992)等。
于洛生的詩
于洛生,愛好文學創(chuàng)作,詩歌曾在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知音〉雜志(月發(fā)行量450萬冊)卷首及〈青春〉〈生活報〉〈每日新報〉等報紙雜志發(fā)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曾被多位閃客制作成音詩畫FLASH,多次榮登網(wǎng)易動畫站頭條,有廣泛的影響,并因此被中國
于堅的詩
于堅(1954- ),出版的詩集有《詩六十首》(1989)、《對一只烏鴉的命名》(1993)、《一枚穿過天空的釘子》(1999)。作品111號 怒江 我的女人是沉默的女人 避雨的鳥 女同學 短篇(選28) 一只螞蟻躺在一顆棕櫚樹下 一只蝴蝶在雨季死去
于懷玉的詩
于懷玉(1966-),筆名小魚兒,生于安徽無為,現(xiàn)居上海。2001年創(chuàng)辦國內(nèi)重要詩歌網(wǎng)站“詩歌報”網(wǎng)站和會員制刊物《詩歌報》季刊。寫詩十多年,致力于研究中國網(wǎng)絡詩歌發(fā)展現(xiàn)狀和走勢。
余光中的詩
余光中(1928- ),一九五四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創(chuàng)辦“藍星詩社”,主編《籃星詩頁》。出版的詩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蓮的聯(lián)想》(1964)、《在冷戰(zhàn)的年代》(1969)、《白玉苦瓜》(1974)、《紫荊賦》(1986)、《守夜人》(
于賡虞的詩
于賡虞(1902—1963),現(xiàn)代著名詩人、翻譯家。名舜卿,字賡虞,以字行世。河南西平人。1923年6月,與焦菊隱等人成立新文學社團,即北京文壇風云一時的“綠波社”。1924年4月,創(chuàng)辦《綠波周報》,8月底又創(chuàng)辦《綠波季刊》。
袁可嘉的詩
袁可嘉(1921- ),新詩作品收入《半個世紀的腳印》(1994)。 沉鐘 難民 出航 母親 孕婦 旅店 上海 走近你 冬夜 沉鐘 讓我沉默于時空, 如古寺銹綠的洪鐘, 負馱三千載沉重, 聽窗外風雨匆匆; 把波瀾擲給大海, 把無
遠村的詩
遠村(1963—),原名宋建華,浙江金華人。我為什么離家出走 走過瘋?cè)嗽?休閑 我為什么離家出走 滿街的笑容 站立床前 當著我的面 將歲月剔成骨頭 泥沙包裹瘦弱的天空 趴在海灘上 哆嗦的背影穿行 眼睛之間 摸索 迷失了酒
易行的詩
易行,本名蕭寧。江西人。飛往塔克拉瑪沙漠 飛往塔克拉瑪沙漠 在荒原想象茂盛的森林 在沙丘的尖頂上想象瓦房 在高天上俯瞰 不可遏止地飛向你 在晴朗的天空下 朝拜的人群過于擁擠 你沒有注意過我 而此刻不可思議的雪山 象
伊沙的詩
伊沙(1966- ),出版的詩集有《餓死詩人》(1994)、《野種之歌》(1999)。餓死詩人 結(jié)結(jié)巴巴 聊齋 車過黃河 梅花:一首失敗的抒情詩 兒子的孤獨 在精神病院等人 《等待戈多》 適得其所 卡通片 教子有方 中國底層 鱷魚和老水手 導言 20
殷龍龍的詩
殷龍龍,1962年生于北京。81年開始寫詩;曾經(jīng)參加圓明園詩社。97年加入北京作家協(xié)會。現(xiàn)在在家賦閑。家族 螞蟻和山 我的 肖家河的草稿 洗腦 啊對,想起來了…… 家族 ※ ※ 你們從樹上走下 翻手為云 覆手為雨 天地造了我 就是
尹麗川的詩
尹麗川(1973—),女,生于重慶,成長于貴州,長成于北京,著有詩文集《再舒服一些》。什么樣的回答才能讓你滿意 玫瑰與癢 機關(guān)里的抒情歲月 巴黎∶捐衣物給非洲災民 什么樣的回答才能讓你滿意 他們都那么憤怒 他們問我為什么 那
應修人的詩
應修人(1900-1933) 現(xiàn)代詩人,浙江慈溪人。二十年代初與潘漠華、馮雪峰、汪靜之等組織湖畔詩社,合出新詩集《湖畔》、《春的歌集》。解放后,出版有《應修人潘漠華選集》。到郵局去 妹妹你是水 到郵局去 異樣閃眼的繁的燈。
伊路的詩
伊路,女,福建人。出版詩集《青春邊緣》、《行程》。隨時會大笑起來 漂流瓶 海中的山峰 隨時會大笑起來 那殘墻上仍掛著一面舊鏡子 我想過去照一照 卻有不知名的小樹已在照了 一個撿破爛的老嫗在它面前理了理枯發(fā) 遠處的舊輪胎
葉舟的詩
燈,黎明的點燈人所唱 謠曲 燈,黎明的點燈人所唱 一 撫上半截斷木,像托住我的半截人生 在燭火尚未點燃之前 雙手謳歌,只會使灰塵飄落 灰塵飄落啊,只會使 新鮮的枝條疼痛叫喊 一只蝴蝶壓碎了花朵 讓黎明早早生還 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