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致橡樹(精選2篇)
第一冊致橡樹 篇1
師:詩歌語言具有凝煉、形象、跳躍性的特點,所以同學們在賞析詩歌時需要大聲朗讀,細細咀嚼,反復品味,理清詩歌結(jié)構(gòu),明確詩人思路,體味詩人感情!吨孪饦洹(板書)是一首愛情詩,詩人通過內(nèi)心獨白的抒情方式,表達了一種新型的愛情觀。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詩歌,初步把握詩人的思路和感情。學生朗讀詩歌,教師巡視作朗讀指導。(5分鐘)
師:大家在朗讀詩歌時會發(fā)現(xiàn)詩中有兩個人稱代詞,是哪兩個,他們在詩中具體指什么?
生:一個人稱代詞是“你”,另一個是“我”。
師:他們分別指什么?
生:“你”指“橡樹”,“我”指“木棉”。
師:回答很正確。(板書)
師:大家已讀過原詩,詩人的思路是怎樣的?
生甲:詩人說自己愿作對方旁的一株木棉,她希望自己與對方互相聯(lián)系緊密相依。
生乙:詩人先否定傳統(tǒng)的愛情觀,再抒發(fā)自己理想的愛情觀。
師:你能具體指明詩歌中哪一部分是否定傳統(tǒng)愛情觀,哪一部分是抒發(fā)自己理想的愛情觀嗎?
生乙:詩歌開篇到“不,這些都還不夠”是對傳統(tǒng)愛情觀的否定,從“我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詩結(jié)尾是對愛情理想的傾訴。
師:(生乙)說得很正確,請同學們記下來。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鑒賞第一部分。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思考在這一部分中詩人用了哪些意象。
師:詩中有幾種意象?
生:有六種: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
師:這六種意象各有何特點?
生:凌霄花:借高枝炫耀自己。
鳥兒:為對方營造的綠陰重復單調(diào)的歌曲
師:這兩種意象有何共同特點?
生:他們都是單純地依賴橡樹,自己并無真正的自立本領。
師:對,詩人在這里借這兩種意象指攀附他人的愛情觀。
師:請同學們繼續(xù)分析以下意象。
生: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師:這兩個意象有何共同特點?
生:他們都是不計代價地給予。
師:說得很好。他們都充當對方慰藉的對象,為襯托對方而存在。作者在這里借這兩個意象指犧牲自己、降低自身價格、一味奉獻的愛情觀。最后,我們來看一下日光和春雨。詩人在這里沒有直接寫出日光和春雨的特點,請同學們根據(jù)剛才的鑒賞加以想象,仿照關(guān)于泉源、險峰的詩句,將“甚至日光,甚至春雨”改寫成四句詩。(教師出示練習)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
(學生用2分鐘時間改寫詩句,教師巡視指導)師:請同座同學間交流改寫的詩句。
生交流互評(2分鐘)
師:這一部分中詩人以六個比喻句直接列出六個否定的意象,激昂強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瀉千里,不可阻擋,仿佛吐盡千百年來積壓在女性心中憤恨不平的塊壘,是反抗,是掙脫,是戰(zhàn)斗,詩人以一個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現(xiàn),這部分的旋律是昂揚、奮發(fā)、向上的,同學們在朗讀時要讀得剛勁有力,慷慨激昂。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品讀。(3分鐘)
師:請兩個同學給全班作一次朗誦表演。(一男生一女生朗誦詩歌)
師:讀得很好。在前一部分,詩人用昂揚的激情對傳統(tǒng)的愛情觀作了否定,那么詩人到底向往什么樣的愛情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二部分。生讀第二部分師:詩人在這一部分中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是詩歌的重要形式和特點。本詩運用象征手法,不是從整體上孕含象征意義,而是在具體的形象上直接表達象征意義,請同學們在詩中找出描寫橡樹和木棉的詩句,分析木棉和橡樹的形象,并指出其象征意義。生讀描寫橡樹的詩句。
師:這幾句詩描述了橡樹的什么形象?
生:堅毅、剛強、敏銳、有力。(板書)
師:它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生:象征男性的陽剛之氣。
師:對,象征著男性陽剛之美。(板書)
師:那么描寫木棉的詩句呢?生讀描寫木棉的詩句。
師:通過這幾句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木棉的什么形象?生:美麗、熱烈、真摯、柔韌。(板書)
師:它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生:象征女性的陰柔之美。(板書)
師:說得很好。
師:詩人在詩中傾訴了怎樣的愛情向往?請分別找出相對應的詩句。
生:相互依存,緊密結(jié)合(對應詩句: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板書)
生:雙方默契,互相尊重(對應詩句: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板書)
生:同甘共苦 獨立相依(對應詩句: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板書)
師:這幾句詩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生:用對偶的修辭手法。使詩句整齊,節(jié)奏明快。
師:對,用對偶句,既有端莊整飭的古典美,又表現(xiàn)出靈動奔放的現(xiàn)代風格。
師:詩人抒發(fā)的是一種新時代的愛情理想,但偉大的愛情不僅只愛對方,更要愛對方的事業(yè),愛對方生活的土地,這才是愛情的升華,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請同學們帶著上述感情品讀詩歌的最后幾句。(學生讀詩)。
師:這一部分中詩人的感情抒發(fā)是平緩的,從前一部分的激昂中跌落下來,詩人以女性的溫柔,真摯細膩,纏綿悱惻地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夢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木棉在清風中搖曳。請大家仔細品讀,體味。(2分鐘)
師:請全班同學集體朗誦。男生讀第一部分,注意讀出你們堅毅、剛強的陽剛之美,女生讀第二部分,注意讀出你們溫柔、真摯的陰柔之美。
師: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教師讀詩題及作者男生讀第一部分,女生讀第二部分師:讀得很好。(下課)
第一冊致橡樹 篇2
致橡樹
一、教學目標 :
1、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對詩歌內(nèi)容的把握。
2、通過分析意象,強化對作者愛情觀的理解。
二、教學步驟 :
1、導入 :
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偉人毛澤東的萬丈豪情,體味了詩人穆旦的赤子情懷,而此刻,我們將與一株美麗的木棉相逢,傾聽一位不平凡的女性發(fā)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
2、作者介紹: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寫有許多著名的朦朧詩,如《四月的黃昏》《這也是一切》《呵,母親》《思念》《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雙桅船》《也許》等。其中《雙桅船》獲中國作協(xié)第一屆全國新詩二等獎,《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獲1979——1980全國青年優(yōu)秀詩歌獎。
3、朦朧詩:產(chǎn)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強調(diào)詩人的自我意識。內(nèi)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創(chuàng)造一種朦朧的藝術(shù)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fā)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還有顧城、北島等。
4、分析課文:
(1) 這位朦朧派代表詩人的愛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屏神靜聽那來自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先聽錄音,再訂正讀音,再請同學們齊讀。)
(2)作者否定了哪幾種愛情觀?為什么?
讓我們先聽聽美麗的木棉樹的回答吧!她說:愛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倮蠋煼蹲x。
、诜治觯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于不顧,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愛情?這是一種“極力攀附”的愛情。木棉對這種愛情態(tài)度鮮明,立場堅定,堅決予以否定。課文中有三個字:“絕不像”!其中哪一個字可以體會到作者決心之大?絕!
B、其次,癡情的鳥兒。
為綠陰重復單調(diào)的歌曲的鳥兒,木棉樹又抱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
課文中也有三個字,“絕不學”!因為這種鳥兒是單方癡戀,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愿飛出橡樹的庇護,不愿飛向?qū)儆谧约旱淖杂商炜。所以,這是一種“只知癡戀”的愛情。
C、接下來,詩人又分別列舉了“泉源、險峰、日光、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于被贊美對象,那么在本詩中木棉對它們的態(tài)度呢?
同學們回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
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因為它們?yōu)榱讼饦涞呐畈L,無怨無悔地奉獻、給與,卻忘了給自己一個獨立的世界、創(chuàng)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固然可嘉,卻也難免令人遺憾。所以,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
擴展:作者在寫到“日光”“春雨”這兩個意象時,不像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如果讓你補充完整,這兩個句子應該怎么寫呢?
例: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溫暖你的心靈;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撒愛的甘霖,滋潤你的心田。
D、小結(jié):以上種種都是“世俗的愛情”,作者是持不贊同的態(tài)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癡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愛情是什么樣的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3)作者肯定的愛情觀。她說:愛情應該是這樣的。
①請全班女同學齊讀至結(jié)尾。
、诜治觯
A、首先,作者強調(diào)的是愛情的基礎。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這兩句指出了只有以獨立的人格、高貴的尊嚴為前提,才可以論及“愛情”,也即強調(diào)了愛情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
B、“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這幾句強調(diào)了愛的雙方應緊密結(jié)合、相親相愛、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C、作為愛的雙方,又應該以什么樣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呢?
男生齊讀: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漢比作刀、劍、戟,枝干像銅、像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形象應是偉岸挺拔、堅強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應以怎樣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呢?
女生齊讀: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認為女性應有“紅碩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應該是青春秀美的,充滿生機的。有了美麗的外表,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內(nèi)涵。
后面兩句:“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在這里為什么選用了這兩個比喻?
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展現(xiàn)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的一部分意識到了社會強加給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們試圖改變不公正命運帶給自己的屈辱,但是常常以悲慘的結(jié)局告終( )。她們中的另一部分人喪失了做“人”的權(quán)利,只能像附屬品從屬于男性社會,而她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無疑又加深了她們自身的悲劇色彩( )。女詩人作為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她為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fā)出沉重的嘆息。由此可知,作者認為女性,尤其是覺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還應該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這也正是女性的內(nèi)在美成熟之美的體現(xiàn)。而“英勇的火炬”則突出女性更需具備像男子漢一樣的勇敢、頑強的品質(zhì)和熱情友愛的態(tài)度,能給別人帶來力量、光明和溫暖。所有這些加起來,構(gòu)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愛情應該包含哪些內(nèi)容呢?
“我們分擔……卻又終身相依!
作者認為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應該能夠分擔各種不幸和痛苦,要風雨同舟,患難與共。
F、最后,詩人大聲表白: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男女生齊讀最后幾句。
。4)橡樹、木棉分別象征什么?(全班齊讀)
橡樹:男性的陽剛氣概。偉岸挺拔、剛強不屈、鋒芒銳利。
木棉:女性的柔韌氣質(zhì)。健康活潑、深沉博大、堅韌不屈。
。5)總結(jié)全文:詩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藝術(shù)構(gòu)思,在詩的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接著在強調(diào)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愛情。著兩種愛情觀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強調(diào)了愛的基礎獨立、平等。
女性的獨立宣言:本詩寫于1977年,當時正好是在“文革”后對“文革”中人性扭曲、等級明顯的社會現(xiàn)象的反思,女詩人回想幾千年來中國婦女總處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狀態(tài)下,以飽含情感的筆觸,用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獨立的,與男性是平等的,應該與男性公民一起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詩可以理解為女性的獨立宣言。
。7)作業(yè) :既然木棉向橡樹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那么,橡樹聽了這些,會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樹,你又會向木棉說些什么?
請以《致木棉》為題,寫一首詩或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