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完成寫景作文
周 芳
寫以景為主的記敘文,也是小學生常進行的一種作文訓練。它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為目的。
要寫好寫景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特征:
任何景物都具有自己的特點,都有和其他景物的不同之處。觀察時,要細致,要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例如它的形狀、色彩、聲音等方面的特征,就是找出觀察景物與其他不同類景物及同類景物之間的區(qū)別。應從不同角度入手,寫準景物,寫活景物。
例如孫騁同學《神奇的雁蕩山》一文中的描寫:
山上各種奇形怪狀的石峰真神奇,有青蛙聚會、老僧拜塔、少女頭像等。山中剪刀峰的變化特別多,從不同的方向看,他會變成玉柱、船帆、啄木鳥……
雁蕩山白天很壯美,她的夜景更是迷人。隨著夜幕的降臨,雙筍峰變成了一對巨大的蠟燭;從渡船岸上側看,它又像老僧送客;向前走幾步看,它卻變成了一位扎著頭巾的老婆婆;再走幾步,轉眼間,它又變成了一位老公公。真有趣!雁蕩山真奇妙,白天還是一座座秀美的山峰,夜晚就變成了藝術家手下的一張張動人的剪影。
文章形象地寫出了雁蕩山各種石峰形狀各不相同;又寫出了同一座山峰從不同的角度看的不同形狀,小作者抓住了這些景物特點,把“神奇的雁蕩山”鮮活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2、條理清楚,順序寫景:
寫景時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才能使文章條理清楚,才能讓讀者欣賞文章中的優(yōu)美景致。我們常用的順序有以時間為序和以空間為序兩種。
以時間為順序,就是以時間的先后來描寫景物。主要表現(xiàn)在描寫同一景物時,突出景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jié)發(fā)生的變化。例如一天之內的早、中、晚,一年春,夏,秋,冬四季……
例如董鈴同學《小路》一文中的描寫:
在寬闊的大路旁,有一條不引人注目的小路。
溫暖的春天,微風吹拂著,小路邊小樹上才發(fā)出一點點嫩綠小芽的樹枝。烏黑發(fā)亮的小燕子,“嘰”的一聲,像離弦的箭飛過了小路。含苞未放的小野花快要開了,小草偷偷地冒出了地面,顯得非常嬌嫩,給小路增添了許多生趣。
夏天,野花開了,散發(fā)出一陣陣清香。遠遠望去路兩邊的小草郁郁蔥蔥,配上黃色的野花,好看極了。天氣悶熱,有些人在路邊的大樹下乘涼,享受著著甜蜜的快樂。暴雨無情地打在小路上,小草小花沒有屈服,毅然挺立在風雨之中。小路一片泥濘,我踏著泥濘的小路向學校走去。
涼爽的秋天,金黃的谷穗沉甸甸地低下了頭,高粱紅了臉,小路上的小草變黃了。野葡萄野熟了,摘一個,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小路也變成金黃的了。
寒冷的冬天,西北風呼呼地吹著樹枝來回搖擺。我迎著刺骨的寒風走在小路上。天上飄下白瑩瑩的小雪花,小路變成了銀白的路。小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腳印。雪漸漸地蓋住我的腳印。
這篇作文按照春、夏、秋、冬四個不同的季節(jié),描寫了小路景色的變化。小作者觀察細致,抓住了小路各季節(jié)的不同特征。這條小路是小作者非常熟悉的景物,所以小路在他的筆下充滿生機,“活”了起來。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看到了萌動的春天,小草“偷偷地冒出地面”;暴風雨的夏天,“小草小花沒有屈服”;涼爽的秋天,“小路一片金黃”;寒冷的冬天,“小路變成了銀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