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教案
課題:《沁園春.長沙》
授課人:李法龍
教學目標:
1、品味賞析,理解借景抒情的特點;
2、誦讀,領(lǐng)悟詞壯美、開闊的意境;
3、感受作者遠大的抱負和博大的胸懷,樹立遠大理想。
教材分析:
1、重點:分析上闋,理解借景抒情的特點。
2、難點:領(lǐng)悟詞壯美、開闊的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講授
1、抓住關(guān)鍵詞,從順序、視角等方面賞析上闋,突破重點。
2、指導反復誦讀,體會詞的意境,解決難點。
教具:多媒體
教時: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進程 方法及學生活動
一、導入課題
1、回顧毛澤東及《沁園春.雪》
2、引出課題(板書)
3、題解:詞、詞牌、題目
4、出示教學目標(投影顯示)
二、講授新課
1、 簡介寫作背景(投影顯示)
2、 讀課文
3、 欣賞毛澤東手書、聽配樂錄音(多媒體顯示)
4、 引導分層(多媒體顯示)
5、 分析上闋
(1) 找關(guān)鍵詞:立、看、問
(2) 分層:獨立沉思
繪景抒情
悵問憂思
6、 分析第一層
(1) 生讀
(2) 提問:交代了什么?
(3) (多媒體顯示):時、地、人
(4) 想象畫面
(5) (多媒體顯示)3幅畫面
7、 點賞析第二層
(1)(多媒體顯示)
(2)讀
(3)提問:寫了哪些景物?
(4)分析:山、林(色彩)
想象畫面
(多媒體顯示)
(5)分析“江”“舸”“鷹”“魚”
想象畫面
(多媒體顯示)
(6)概括寫景特點:(板書)
動靜相宜 遠近結(jié)合 俯仰交錯
(7)總結(jié):(多媒體顯示)絢爛秋景
(8)比較古人寫景體會作者的感情:昂揚奮進
8、 分析第三層
(1)師讀
提問學生,齊背《沁園春.雪》上闋,調(diào)動情緒
提問1學生
1生讀,教師補充
由1名好學生讀
學生討論概括
提問
討論概括
討論 回答
教師復述
一生讀
討論回答
引導學生想象
比較討論動詞
引導學生討論概括
引導學生討論概括
提問3名學生
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及進程 方法及學生活動
(2)分析
自然界中的萬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競自由”,顯示自己的生命力,何況我們有思想有靈魂的人們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爭取,就是改天換地,就是進行革命斗爭。這一發(fā)問,顯示了青年革命家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大心胸和高遠志向。
9、 簡要分析下闋
(多媒體顯示)
(1) 追憶往事
(2) 青春如火
才華橫溢、意氣奔放、奮發(fā)有為
表明了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青年革命家的凌云壯志和遠大抱負
(3) 中流擊水
當年在江中心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只。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鼓勵同伴們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前途的大任
10、 小結(jié)(多媒體顯示)
11、 指導再讀
12、 再讀欣賞(多媒體顯示)
13、 齊讀
三、練習(多媒體顯示)
四、布置作業(yè)
1、 背誦
2、 研究性學習:搜集毛澤東的資料
討論總結(jié)
引導討論
概括總結(jié)
由1名學生總結(jié)
多名學生讀,教師指導
學生練習,提問
附板書:
《沁園春.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