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黛玉進賈府
剖析:“心中料定”,表明黛玉心思的細密。落座之前,還要細心觀察,害怕坐錯了位置,盤算之后,方“向椅上坐了”。后經(jīng)“再四”相攜,“方挨王夫人坐了”!B坐在什么地方都如此“留心”,看似繁冗的描寫,其實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出黛玉的步步小心、時時在意的心理狀態(tài)?坍嬋宋锛氈氯胛。
5.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yīng)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lǐng)了賜去不恭……
剖析:邢夫人因“愛惜”而“賜飯”,本不應(yīng)推辭?伞爸皇恰薄翱诸I(lǐng)了賜去不恭”,語意輕轉(zhuǎn),婉言謝絕,這既表明了黛玉對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黛玉心里知曉賈府禮節(jié)上的“規(guī)矩”,言行不敢有絲毫造次,待人接物非常謹慎。既不失禮,又不會被人笑話,更顯示了黛玉是很有教養(yǎng)的。
6.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
剖析:賈母正面獨坐,“正面”且是“獨”坐,顯示了賈母特殊的身份和無人可比的特殊地位。四張空椅中的左邊第一張乃為上座。黛玉雖是外姓,是客,但有舅母、嫂子在側(cè),怎肯就坐,因而“十分推讓”。賈母解釋后,方告了座。這里一方面寫出了黛玉“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的謹慎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她知書識禮、言行得體、聰明懂事的性格特點。
7.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剖析:黛玉一“驚”,一方面“驚”的是對寶玉的形象有似曾相識之感,另一方面又與從別人處聽到而形成的印象不相吻合,有很大的反差。黛玉對別人給寶玉所下的評語產(chǎn)生了懷疑。但“驚”發(fā)于內(nèi),顯得內(nèi)斂,這恰是她“步步小心,時時在意”的表現(xiàn)。寶玉一“笑”,笑的是眼前的妹妹很眼熟,似曾相識!靶Α卑l(fā)于外,是因他嬌縱慣了,故照直說出,口無遮攔。二者正好形成了對比,突出了二者不同處境下的不同性格。
初次相見,卻心有靈犀,似曾相識,正與小說開篇“木石前盟”相照應(yīng),也為小說中寶黛愛情故事的進一步發(fā)展作了鋪墊。
8.(寶玉)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得幾個字!
剖析:當(dāng)初賈母問她讀何書時,黛玉說“念了《四書》”,可當(dāng)她聽賈母說幾個姊妹“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之后,這里便改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得幾個字”。之所以改口是因為她從賈母的三言兩語中,一下子便領(lǐng)悟到賈母是在遵從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tǒng)觀念,便立即改了口,可見黛玉的聰穎機敏,也可見她多慮多思、小心謹慎的特點。
9.寶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薄酱盒Φ溃骸爸豢钟质悄愕亩抛!睂氂裥Φ溃骸俺端臅吠猓抛奶,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剖析:儒家經(jīng)典,本是封建士子求官進祿的敲門磚,眾多的讀書人頭懸梁、錐刺股地苦讀,以求宦達,而寶玉認為,除《四書》外,杜撰太多。表明他對儒家經(jīng)典是極為不恭的,從中也足見他對仕途的厭棄!捌晃沂嵌抛怀伞,則表現(xiàn)了賈寶玉的放縱、叛逆和乖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