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記•教案
他們可恥的人格,卑賤的行為,比起(這)五(個)人的死來,(意義)輕重到底怎樣呢?因此
蓼洲周公忠義 暴于朝廷, 贈謚 美顯, 榮于身后; 而 五人 亦得以
周公墓洲忠義顯露在朝廷,贈賜謚號使名聲榮耀,在死后(非常)榮耀;而(這)五(個)人也得以
加 其 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 無有不過
修建他們的墳?zāi),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們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jīng)過(五人墓時)沒有一個不
而拜且 泣 者,斯固 百世 之遇 也!不然, 令 五人者 保
跪拜而且流淚的人,這真(是)千載(難得)的機會呀!不這樣(的話),假令(這)五(個)人保全
其 首領(lǐng)以 老于戶牖之下,則 盡 其 天年, 人 皆得以 隸使之,
他們的頭顱而老死在家里,那么,(雖然)享盡他們的天年,但人人都可以把他們當做仆役來使喚,
安 能 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發(fā)其
怎么能夠使英雄豪杰們拜倒(墓前),在(他們的)墓道上緊握手腕表示非常憤慨,抒發(fā)他們
志士 之悲 哉!故 予與同社 諸君子 哀 斯墓 之徒有其石也, 而為之
作為有志之士的悲嘆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這(座)墳?zāi)箍沼心牵▔K)石碑,就替它
記, 亦 以 明 死生之大, 匹夫之 有 重于社稷也。
寫了這(篇)碑記,也借以說明死生的重大(意義),平民(一死)也有比國家(興亡)重大的啊。
賢 士大夫者: 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ㄇ懊嫣岬降模┵t明的士大夫:(是)冏卿吳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孟長。
注意詞語:
杜門:閉門不出 佯狂:假裝瘋狂 所之:逃到什么地方,之,逃
辱人賤行:不知羞恥的人格,卑賤的品行 視:比
固:①到底,加強反問②真的,加強感嘆 暴:通“曝”,顯示 土封:墳?zāi)埂 ?br>美顯:使名聲榮耀。美,使……美;顯,名聲 斯:這
百世之遇:千載難得的機遇 首領(lǐng):頭顱(古今意)
戶牖:代家。戶,門;牖,窗 盡:動詞,享盡
隸使之:像使喚奴隸一樣使喚他們。隸,名詞作狀語,像奴隸一樣
屈:使動用法,使……屈身拜倒 之流:這些人 哀:惋惜
徒:白白,空 為之記:為它寫了這篇墓碑記。記,動詞,作記
明:形容詞作動詞,說明,闡明 匹夫:平民 社稷:國家
于:①在,到②比
注意句子:
容于遠近:于遠近容,倒裝(榮于身后、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斷句
三.這兩段文字在贊揚五人堅持正義的精神,并引申到所有平民的重要,提出“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1.下面請同學(xué)們再看一遍5、6兩段,說說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議論的?
……
正反對比。
2.好,請同學(xué)們找出兩段文字中運用對比的內(nèi)容。
……
(1)把大閹亂政時五人的表現(xiàn)同縉紳的所作所為比較。
原句: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xùn),激昂大義,蹈死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