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菠菜中提取葉綠素實驗報告(通用4篇)
從菠菜中提取葉綠素實驗報告 篇1
葉綠素是植物體內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色素,它能夠吸收光能并參與光合作用,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關鍵物質之一。本次實驗旨在通過菠菜葉片提取葉綠素,并對其進行觀察和分析,以加深對葉綠素的理解。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將使用乙醇作為提取劑,通過簡單的提取過程來獲得葉綠素。
實驗步驟:
1. 準備實驗材料:新鮮菠菜葉片、95%乙醇、細砂糖、試管、離心管等。
2. 將一些新鮮的菠菜葉片放入攪拌機中,添加適量的95%乙醇。
3. 開啟攪拌機,對菠菜葉片和乙醇進行攪拌,直至混合物呈現(xiàn)深綠色。
4. 將攪拌后的混合物倒入試管中,并加入少量的細砂糖。
5. 將試管置于離心機中,進行離心分離。
6. 取出上層的混合液,即可得到提取的葉綠素。
實驗結果:
通過實驗操作,我們成功地從菠菜葉片中提取到了葉綠素。提取得到的葉綠素溶液呈現(xiàn)出深綠色,這表明葉綠素被有效地提取出來了。同時,在離心分離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上層液體呈現(xiàn)出深綠色,而沉淀物則是無色的,進一步證明了葉綠素的提取成功。
實驗分析:
葉綠素在乙醇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在本次實驗中,乙醇起到了很好的提取劑的作用。同時,加入細砂糖可以幫助維持葉綠素的穩(wěn)定性,并有利于離心分離過程。通過本次實驗,我們不僅成功地提取到了葉綠素,并且觀察到了葉綠素在溶液中的特征顏色,這有助于加深我們對葉綠素的理解。
實驗結論: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成功地從菠菜葉片中提取到了葉綠素,并觀察到了葉綠素溶液的特征顏色。這一實驗結果對于加深我們對葉綠素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今后的相關研究和實驗提供了基礎和參考。葉綠素作為植物體內重要的`生物色素,在農業(yè)、食品科學以及生命科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對其性質和提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本次實驗成功地實現(xiàn)了從菠菜葉片中提取葉綠素的目標,為我們深入了解葉綠素的特性和應用奠定了基礎。希望通過今后的學習和探索,能夠進一步拓展對葉綠素的認識,為相關領域的發(fā)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從菠菜中提取葉綠素實驗報告 篇2
【實驗目的】
1、通過綠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離,了解天然物質的分離提純與方法。
2、通過薄層色譜分離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機物色譜分離鑒定的原理。
【實驗原理】
葉綠色存在兩種結構相似的形式即葉綠素A(C55H77O5N4Mg)和葉綠素B(C55H70O6N4Mg)胡蘿卜素是具有長鏈結構的共軛多烯,有三種異構體;
葉黃素(C40H56O2)是胡蘿卜素的羥基衍生物。是胡蘿卜素的羥基衍生物。當提取時,從上到下顏色依次為:黃綠色,藍綠色,黃色和橙色。
【實驗儀器】
研缽,色譜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鋁,菠菜葉,燒杯,漏斗,玻璃棒,濾紙,剪刀,脫脂棉,紗布。
【實驗步驟】
1、稱取30g洗凈后用濾紙喜感的新鮮菠菜葉,用剪刀剪碎,放入研缽中研磨,研磨時放入少量碳酸鈣,防止研磨過猛破壞葉綠素結構,研磨至爛。
2、將研磨碎的菠菜葉轉入小燒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蓋上表面皿,防止有機溶劑蒸發(fā)。按小組成員分別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鐘。
3、浸泡期間,填充色譜柱,在最下面墊入脫脂棉,再蓋上一個小濾紙片,裝入氧化鋁至4/5處,再蓋上一層濾紙片。
4、將燒杯中的菠菜葉連帶著有機溶劑用紗布擠入漏斗中,轉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滌,除去水層(下層),再用10mL水洗滌一次。
5、將分頁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譜柱中,加幾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顏色變化。
6、洗凈儀器,收拾實驗室,打掃衛(wèi)生。
【注意事項】
1.過濾時不能用濾紙,而是用脫脂棉。原因是濾紙能吸收色素,降低濾液中色素的含量,使實驗效果不明顯。
2.加入丙酮后要迅速、充分研磨,以防止丙酮揮發(fā),使更多的色素溶解在丙酮中。
3.萃取過程中注意操作,防止溶液噴出。制備薄層板過程中注意基板的質量,防止玻璃邊緣傷及手指。
4.牢記有機化學實驗常規(guī)安全防范和急救措施。
從菠菜中提取葉綠素實驗報告 篇3
綠色植物如菠菜葉中含有葉綠素(綠)、胡蘿卜素(橙)和葉黃素(黃)等多種天然色素。
葉綠素存在兩種結構相似的形式即葉綠素a(C55H72O5N4Mg)和葉綠素b(C55H70O6N4Mg)),差別僅是a中一個甲基被b中的甲;〈。它們都是吡咯衍生物與金屬鎂的絡合物,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劑,也是食用的綠色色素,可用于糕點、飲料水等中,添加于膠姆糖中還可消除口臭。植物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盡管葉綠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極性基團,但大的烴基結構使它易溶于石油醚等一些非極性溶劑。
胡蘿卜素(C40H56)是具有長鏈結構的共軛多烯。它有三種異構體α—,β—,和γ—胡蘿卜素,其中β—異構體含量最多,也最重要。生長期較長的綠色植物中,異構體中β—的含量多達90%。β—具有維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結構是兩分子維生素A在鏈端失去兩分子水結合而成。生物體內,β—體受酶催化氧化即形成維生素A。目前,β—體可作為維生素A使用,也可作為食品工業(yè)的色素,β一胡蘿卜素還有防癌功能。
葉黃素(C40H56O2)是胡蘿卜素的羥基衍生物,在光合作用中能起收集光能的作用。在綠葉中通常是胡蘿卜素的兩倍。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較小。 由此可見,葉綠素等天然色素有廣泛的用途,對于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就顯得很重要了.本實驗就提取和分離做了相關的研究。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與試劑
儀器:研缽、分液漏斗、顯微載玻片、毛細管、層析柱(20×10 cm)、UV-240
紫外分光光度計
試劑:石油醚、乙醇(95%)、菠菜葉、丙酮(化學純)、乙酸乙酯(化學純)、無
水硫酸鈉、硅膠G、中性氧化鋁(150目~160目)
1.2 提取與分離
1.2.1 浸泡法提取色素
在研缽中放入20 g新鮮的菠菜葉,加入20 mL3:2(體積比)石油醚—乙醇混合液,適當研磨(不要研成糊狀,否則會給分離造成困難),用傾析法將提取液轉
移到分液漏斗中,每次用10ml水洗滌兩次,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乙醇。洗滌時要輕輕旋蕩,以防乳化。棄去水乙醇層,石油醚層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干燥后濾入小圓底燒瓶,在水浴上蒸發(fā)濃縮至大約l m L。
1.2.2 薄層層析
取四塊顯微載玻片,硅膠G經0.5%羧甲基纖維素鈉調制后制板,在室溫下晾干后在110°C活化1h。選取效果最好的一塊進行點樣。
展開劑:(1)石油醚—丙酮=8:2(體積比)
(2)石油醚—乙酸乙酯=6:4(體積比)
取活化后的層析板,點樣,放入預先選定展開劑的廣口瓶。瓶的內壁貼一張高5cm,繞周長4/5的濾紙,下部浸入展開劑中,蓋上瓶蓋。待展開劑上升至規(guī)定高度時,取出層析板,晾干,做出標記。
分別用兩種展開劑展開,比較不同展開劑的展開效果。觀察斑點在板上的位置并排列出胡蘿卜素、葉綠素和葉黃素的Rf值的大小。注意更換展開劑時,需干燥層析瓶,不允許前一種展開劑帶入后一系統(tǒng)。
1.2.3 柱層析
取少量脫脂棉在小燒杯中用石油醚浸潤后,擠壓除去氣泡,放在層析柱底部。在層析柱中加15cm石油醚。加入中性氧化鋁8克,打開柱下活塞,保持石油醚高度不變,氧化鋁在柱子中堆積。裝完后,打開下端活塞,放出溶劑,直到氧化鋁表面剩下1—2mm高為止(不能使氧化鋁表面露出液面)。
將濃縮液用滴管加到柱頂部,打開下端活塞,讓液面下降到柱面以下1mm,關閉活塞,加數(shù)滴石油醚,打開活塞,使液面下降,幾次反復,使色素全部進入柱體。
在柱頂加1.5cm洗脫劑——9:1(體積比)石油醚—丙酮。打開活塞,用錐形瓶收集。當?shù)谝粋有色成分即將滴出時,取另一錐形瓶收集,得橙黃色溶液,即胡蘿卜素。
2.結果與討論
2.1提取
由于甲醇與乙醇的極性相近,但是乙醇易得、無毒,所以用3:2的石油醚一乙醇通過浸泡的方法提取菠菜色素,而不是用石油醚—甲醇。
2.2分離
薄層層析
薄層層析又叫薄層色譜,是色譜法中的一種,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屬固—液吸附色譜,它兼?zhèn)淞酥V和紙色譜的優(yōu)點,可以用于少量樣品(幾到幾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離。實驗中涉及的菠菜色素的比移值(Rf)(薄層色譜法中原點到斑點中心的距離與原點到溶劑前沿的距離的比值)列表如下:
在一定的色譜條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個常數(shù),因此有可能根據化合物的Rf值鑒定化合物。
菠菜色素中各種色素的比移值Rf大小為:胡蘿b素> 葉黃素>葉綠素,按此順序它們的非極性依次減弱。物質極性的判斷為柱層析中洗脫劑的選擇提供了參考價值。
柱層析
胡蘿卜素極性最小,因此胡蘿卜素的洗脫劑用極性較小的9:l的石油醚-丙酮溶劑效果較好。但要收集其他幾種色素得換用其他的洗脫劑,因為色素的極性各不相同,且有一定差別。如用7:3石油醚-丙酮分離葉黃素.分離出胡蘿卜素和葉
黃素后,可加大溶劑極性以較快速度洗脫葉綠素.用3:1:1的丁醇-乙醇-水洗
脫劑洗脫葉綠素。
3.結論
采用浸泡法提取色素比抽濾法更好。在薄層層析時,用石油醚-丙酮=8:2時,能更明顯的看到分層。在柱色譜洗脫劑的選擇上,基于薄層分析的極性判斷選擇了石油醚-丙酮=9:1的溶劑作為洗脫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實驗,進一步認識到洗脫劑在柱層析中的重要性。
從菠菜中提取葉綠素實驗報告 篇4
【實驗目的】
1、通過綠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離,了解天然物質的分離提純與方法。
2、通過薄層色譜分離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機物色譜分離鑒定的原理。
【實驗原理】
葉綠色存在兩種結構相似的形式即葉綠素a{C55H77O5N4Mg}和葉綠素b{ C55H70O6N4Mg };胡蘿卜素是具有長鏈結構的共軛多烯,有三種異構體;葉黃素C40H56O2是胡蘿卜素的羥基衍生物。當提取時,從上到下顏色依次為:黃綠色,藍綠色,黃色和橙色。
【實驗儀器】
研缽,色譜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鋁,菠菜葉,燒杯,漏斗,玻璃棒,濾紙,剪刀,脫脂棉,紗布。
【實驗步驟】
1、稱取30g洗凈后用濾紙喜感的新鮮菠菜葉,用剪刀剪碎,放入研缽中研磨,研磨時放入少量碳酸鈣,防止研磨過猛破壞葉綠素結構,研磨至爛。
2、將研磨碎的菠菜葉轉入小燒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蓋上表面皿,防止有機溶劑蒸發(fā)。按小組成員分別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鐘。
3、浸泡期間,填充色譜柱,在最下面墊入脫脂棉,再蓋上一個小濾紙片,裝入氧化鋁至4/5處,再蓋上一層濾紙片。
4、將燒杯中的菠菜葉連帶著有機溶劑用紗布擠入漏斗中,轉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滌,除去水層(下層),再用10mL水洗滌一次。
5、將分頁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譜柱中,加幾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顏色變化。
6、洗凈儀器,收拾實驗室,打掃衛(wèi)生。
【實驗記錄】
雖然分層現(xiàn)象不是非常明顯,但是還是可以看得見分層現(xiàn)象。
【結果與討論】
1、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覺得不應該用紗布擠干,因為個人感覺很多色素都被
紗布吸走了,導致后來的實驗現(xiàn)象沒有很明顯,經過對比,沒用紗布直接過濾的同學做出的現(xiàn)象比用紗布做的現(xiàn)象要明顯的多。
2、有機溶劑往往比較容易揮發(fā),所以加入后要蓋上表面皿。
3、此實驗浸泡15分鐘以后現(xiàn)象就可以很明顯,因此以后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的時候浸泡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的,15分鐘足矣。
4、若最后顏色沒有明顯的分層,可以加入幾滴丙酮幫助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