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伦午夜福利片|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成色好的y31s是国产

<code id="docgg"><listing id="docgg"><thead id="docgg"></thead></listing></code>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dǎo)游詞 > 導(dǎo)游詞范文 > 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27篇)

      沿途導(dǎo)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3-05-27

      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27篇)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

        進入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漢白玉大牌坊,坐北朝南,東西20余米,高15米,坐落在佛泉河南岸,呈五門六柱型。自底座有六根巨柱拔地而起,撐起上面九層玉雕,直達最高處五個門樓。中間的大門樓高昂沖天,兩邊逐漸雙落,典雅古樸,別具風(fēng)格。

        過牌坊,跨過116米長的朝圣橋,迎面來到千年古寺——佛泉寺。

        佛 泉 寺

        佛泉寺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一說玄宗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貞觀初年,唐太宗夜做一夢,見佛祖立于中州之玉枕山下,為婆娑湯池眾生遍灑甘露,為之一震,知佛祖點化,即依夢境畫圖,命人于中原大地尋覓。自魯山縣城西行過下湯,進中湯,尋至亂湯(上湯),見之地形與圖相符,喜出望外。寺前沙河南岸終年有溫泉噴出,水質(zhì)優(yōu)良,水溫適宜,富含礦物質(zhì),善治百病,人稱“佛泉”。河北山勢軒昂,紫氣沖天,即于山前尋穴建寺。寺由泉而得名。

        佛泉寺歷經(jīng)幾度興廢,現(xiàn)修復(fù)的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

        下面請隨我一同走向山門。山門是寺院的大門,建筑面積128.8平方米,正中門上方的匾額“佛泉寺”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前會長趙樸初大師親筆題寫。山門兩側(cè)是哼哈二將,哼將名叫鄭倫,哈將名叫陳奇,他們都是商末時的大將。鄭倫拜昆侖山渡厄真人為師,學(xué)得“竊中二氣”之法。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哼將。陳奇是受人秘訣煉就體內(nèi)一道黃氣,張嘴一哈,黃氣噴出,嗅到者當場死亡,故稱哈將。哼哈二將戰(zhàn)場相遇,一哼一哈各顯神通,難分上下。周滅商后,天下太平,姜子牙奉命封神,策封鄭倫和陳奇鎮(zhèn)守西釋山門,宣布教化,護持佛、法、僧三寶,稱密跡金剛和那羅延天。

        一般寺門都有三個門,且中間門大,兩邊門小,左邊叫無相門,中間叫空門,右邊叫無作門。三門都有脫離塵俗之意。由于佛寺多依山而建,所以寺門也稱“山門”。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

        (云夢絕頂)云夢絕頂東、西、北三面都是萬丈絕壁,邊緣有三個天然以觀景臺。在這里俯視,張家界城區(qū)的房屋街道,仙人溪兩邊的溝壑群峰都歷歷在目。還有西北面的朝天觀三姊妹峰,以及更遠處的永順、慈利、沅陵境內(nèi)的群山也清晰可見。真有“一覽眾山小”、“澧水瘦如腸”的感覺。雨后初晴,在這里觀云海將是一大享受。那不停翻滾著的云團,猶如排空巨浪,洶涌澎湃,給人以一種征服高山的豪邁和遠離的塵世的超脫。

        (周樸墓)周樸是五代后晉處士,慈利人。他學(xué)識淵博,為躲避當時的戰(zhàn)亂,隱居天門山靈泉院,以耕讀為娛。當時割據(jù)南方的楚王馬殷、馬希范父子,慕其才學(xué),多次請周樸出山,都被他婉言謝絕,后老死天門山。他的墓被一圈天生的環(huán)狀石牙包圍著,前面有三臺石砌的弧形拜塌,塌后是墓。周樸墓是山上的重要古跡。周樸在天門山著有《靈泉詩集》行世。其中有一首詠天門山靈泉院的詩:

        華亭參后最幽玄,一句能教萬古傳。

        猿抱子歸青嶂外,鳥銜花落碧崖前。

        雖知物理無窮際,卻恐滄溟有盡年。

        為抱五湖云外客,何妨來此老林泉。

        (大櫸戀石)櫸木是現(xiàn)代建筑裝修材料中的首選材料,十分珍貴。這棵大櫸長在一座兩米見方的大石上,幾條碩大虬曲的樹根,頑強的從巖石頂部伸向四周,然后插入地下,樹根與大石緊抱之狀,堪稱奇觀,也發(fā)人深思,于是,有人便給它取了個“大櫸戀石”的名字。櫸木在日本被奉為神木。

        (山頂涌水之謎)這里是個方圓約半畝,深1-2丈的天堰,平常無水,長滿樹木花草,可說不準哪一天,天池里突然涌出一股泉水,溢出天池,從天門山頂飛下萬丈絕壁,形成壯麗奇特的瀑布景觀。瀑布先急后緩,漸漸而成細沙,時間一般約15分鐘,有時長達半小時。飛瀑時,嘯聲如雷,地動山搖,10里之外的城區(qū)市民們便奔走相告,爭睹奇觀。

        關(guān)于天門山涌水,地質(zhì)學(xué)家覃功炯另有一番解釋。他在天門山進行一個多月的考察研究后,認為是一種自然的巖溶泉水涌水現(xiàn)象--從地質(zhì)特征來看,由于天門洞處于一個向斜的核部,加之兩邊的地形都比洞頂?shù)孛娓撸错斢?個巖溶漏斗,終年有細流不斷涌出。降雨時地表水順兩邊山坡流向漏斗,暴雨時地表水夾泥沙較多,可能一時將漏斗底部堵塞而發(fā)生積水現(xiàn)象,以至有一個滲入、淤積、疏流的過程。一旦經(jīng)過了這些過程,各方面匯集而來的地表水,包括巖溶漏斗中和積水向向斜翼部滲入的地下水都將從洞頂傾瀉而出,于是這洞頂涌水的奇觀就發(fā)生了。

        但是,覃先生之說仍有些牽強,因為天門絕頂涌洪水,基本上是五荒六月大旱發(fā)生,以上所舉實例,都是在中午太陽如火的時候發(fā)生。因而說,天門山頂涌水之謎等于沒有被人破的了。

        天門山的四大古謎等待著有識之士去破譯!

        朋友們,天門山旅游到此結(jié)束。不久的將來,游人們就可以乘坐世界最高最長的天門山觀光索道來飽覽天門山秀色了。

      沿途導(dǎo)游詞 篇3

        汽車在這里停一下。這里是巴朗山的貓鼻彎,是遙看四姑娘山全貌的最佳位置之一。當然也是以四姑娘山為背景的攝影最佳位置。請順我指的方向看去,那就是四姑娘山。你看她白玉般的容顏,銀光閃爍,亭亭玉立如一位少女,她的臉龐雖然被風(fēng)雪侵蝕長久,看上去略顯憔悴,但俊秀恬靜的儀表,秀美端莊的體態(tài),風(fēng)采依舊。時而有一縷白云象潔白的哈達繞在腰間,云動似山移,四姑娘像一個翩翩起舞的藏家少女,柔美中不乏陽剛之氣。與四姑娘相鄰,相對矮些的山就是她的三個姐姐。四姑娘害羞,很不容易露面,請大家抓緊時間拍照,以免錯過機會。(上車后)四姑娘山位于邛崍山脈中段,川西高原與四川盆地西部盆周山區(qū)的交接帶上,隸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東距成都220公里,景區(qū)總面積為450平方公里,由四姑山、巴朗山和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組成。1994年、1996年先后被列為全國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景區(qū)內(nèi)雪峰聳峙,冰川橫陳,空氣十分清新。自然生態(tài)保護良好,植被茂密,生物種類繁多,有金絲猴、扭角羚、毛冠鹿、雪豹、盤羊、黑熊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30多種,還有"雉類和畫眉樂園"的美稱。是一處景致奇特,生態(tài)原始,別具情韻的風(fēng)景區(qū)。外國的游客驚嘆她的美麗,稱之為"東方的阿爾卑斯"。

        四姑娘山是四座高度不同的女神山。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為邛崍山脈的最高峰,也是橫斷山脈僅次于"蜀山之王"貢嘎山(7556米)的第二高峰,有"蜀山皇后"之稱。其余3座依次分別為三姑娘5664米,二姑娘5456米,大姑娘5355米。需要說明的是,大姑娘山只看得見她的身體,所以沒有峰尖。1980年秋,四姑娘山對外開放,開展登山運動,1989年7月3日,日本同志社大學(xué)登山隊在5次試登后征服頂峰。迄今已有美、日、荷蘭、尼泊爾、瑞士、意大利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登山隊到四姑娘山登山探險。在日隆鎮(zhèn)的四姑娘山景區(qū)管理局,就掛滿了各國登山隊員署名的旗幟和留言。

      沿途導(dǎo)游詞 篇4

        從中岳廟向西約5公里是嵩陽書院,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院內(nèi)的兩株古柏,雖然飽經(jīng)風(fēng)霜浮皮脫落,但是仍然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據(jù)說漢武帝游覽嵩山時,古柏既在,曾封宦們是“大將軍”和“二將軍”。從那時算起,兩棵古柏現(xiàn)在至少日有20__多年的高齡了。

        嵩山西南麓山坳中還有兩處禪林點綴著山色。位于登封縣西北5公里處的嵩岳塔,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這座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的古塔,共15層,系磚構(gòu)密檐式,塔身造型渾圓,別具一格。嵩岳塔旁的嵩岳寺,是北魏宣武帝時營建的離宮。寺西約半公里的會善寺,被一片柏樹環(huán)繞。中國唐代著名大文學(xué)家僧一行曾在此寺出家。寺內(nèi)的大雄寶殿、唐塔、戒壇石柱、會善寺碑、造像碑等都保存完好,特別是造像碑上雕刻的幾百個小佛像,栩栩如生,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藝。

        高山東麓,保存著中國最早的天文臺之一——告成觀星臺。這座觀星臺建于公元1279年,是中國古代著名天文學(xué)家郭守敬設(shè)計創(chuàng)建的。當時,元世祖忽必烈派郭守敬等人改革歷法。郭守敬認為只有根據(jù)天象觀測的結(jié)果才能制定比較準確的歷法。于是他歷時3年時間,制作了13種天文儀器,在全國各地建立了27個觀測站。中岳一向被人稱作天下之中,所以告成天文臺就成為當時全國觀測站的中心。郭守敬利用這些觀測站的觀測數(shù)據(jù),進行了精確的計算,制定出歷史上有名的“授時歷”。這部歷法計算一個回歸年的時間,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的實際時間只差26秒,比現(xiàn)在國際上通用的格里歷要早出300多年。

        少室山是嵩山西邊的另一群山峰,群峰突兀爭奇,有“九鼎蓮花”之稱。主峰御寨山,海拔1400多米。山上怪石嶙峋,林木蒼翠,山頂寬平如寨,分為上下兩層,四面有天險可守。相傳明末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曾在此山安營扎寨,至今山頂上還留有當年起義軍用過的石碾、水柜等遺物。站在峰頂鳥瞰嵩山群峰,峰峰爭奇競秀。那蓮花峰猶如含苞待放的芙蓉;三鶴峰像三只仙鶴躍然欲飛;懸練峰似一股飛瀑自山頂飛瀉而下,如萬丈百練懸掛當空……

      沿途導(dǎo)游詞 篇5

        橫店——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我們平時喜歡看的許多電影電視是在橫店拍攝的,聽說還聚集著許多明星呢!我曾無數(shù)次的想去,想真實的體驗一下電影電視中的世界,說不定一不小心還能見到某位大明星,可是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去成。為了圓這個夢,爸爸請了二天假,終于要讓我夢想成真了。

        經(jīng)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到了橫店。初入橫店城并沒有發(fā)現(xiàn)這座小城與別的城市有什么不同,可是一到城內(nèi)就像穿越到了兩百年前的滿清時代,我們來到了萬園之園——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在歷經(jīng)磨難后在這里煥發(fā)出新的生機。一比一建造的故宮和清明上河圖重現(xiàn)了我國明清時期的繁華與強盛,讓我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做“一朝步入畫中,仿佛夢回千年”。接著我們還瀏覽了千年古剎“大智禪寺”,里面有著全國最高的佛像,歷經(jīng)了千年風(fēng)雨后依舊屹立。

        晚上我們夜游了“夢幻谷”觀賞了全球最大的實景火山演出——“夢幻太極”,節(jié)目里運用了大量的影視特效,我實在分辨不出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正當我沉醉在優(yōu)美的音樂里的時候,只聽見一聲巨響,火山爆發(fā)了!巖漿從火山口上像河流一樣流了下來,幾束美麗的煙火尖嘯著射向空中,全場觀眾的視線跟著那煙花飛進空中,真是太驚險壯觀了。隨后我們還觀賞了“暴雨山洪”演出,只聽見轟隆隆的響聲水就像發(fā)瘋似得沖了下來,山上的幾座房屋瞬間淹沒在洪水里,這場面,真驚心動魄!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總是這么渺小。

        我看著迷人的景色,陶醉了,多美的地方啊!就玩兩天夠嗎?但是美好的時光總是過的那么的快,由于爸爸要工作我們不得第二天早上就要回家,但是我決不會忘記這令人振奮的一天。

      沿途導(dǎo)游詞 篇6

        蘭州市の白塔山は蘭州市黃河の北岸に位置し、海抜千七百メートル余り、山が起伏しており、「拱抱金城」の雄姿がある。

        古代、ここは軍事の要衝で、山下は気勢の雄大な金城関、玉重ね関、王保城があります。山には幾重にも連なる峰があります。

        黃河の南岸に立って、北を見て、黃河鉄橋、白塔山公円建築群、白塔寺が渾然一體となって、眼底に収めて、「河橋の眺め」と呼ばれています。黃河鉄橋を渡って、白塔山の一、二、三臺の建築群が真正面にそびえ立っています。軒の赤い柱、緑の茂みの中で、これは一九五八年の円建て時に崩れ落ちた古い建築廃墟の上で再建されたもので、総建築面積は八千平方メートル余りです。この建築群は対稱的な石段、石壁、あずまや、回廊を一つに結(jié)んで、上下の通りがよく、階層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て、構(gòu)造が整然としていて、我が國の古代建築の中で獨特な風(fēng)格のある建築形式である。重さの軒が重なっている四角亭、対立式の二臺の碑ビル、レンガの木の構(gòu)造の三臺のホールなど、すべての建物にレンガの彫刻、木彫り、彩畫が配られています。

        三臺の建築群の正面は白塔の主峰で、山勢は急で、古代建築には「風(fēng)林の香りがしなやかである」鳥居、羅漢殿、三宮殿などがあります。

        山頂の古い建物には三星殿、旭客閣があり、欄干にもたれて日の出を眺め、黃河に目を向けています。

        白塔寺は元代に建てられました。記録によると、元太祖のジンギスカンは大元帝國の領(lǐng)土統(tǒng)一を完成する過程で、チベットの実権を持つサガサ派法王(ラマ教の一つ派、通稱黃教)を書簡しました。當時サガ派法王は有名なラマをモンゴルに派遣してジンギスカンに會いに行きましたが、甘粛蘭州に行きました。病気で亡くなりました。まもなく、元の朝は蘭州で塔の記念を作るよう命じました。元代に建てられた白塔はもう存在しなくなりました,F(xiàn)存する白塔系明景泰年間(西暦1450-456年)は甘粛內(nèi)監(jiān)劉永成を鎮(zhèn)守して再建しました。清康煕五十四年(西暦1715年)には扶養(yǎng)して新たに増築し、寺院の所在地を拡大しました。寺の名前は慈恩寺です。寺の中の白い塔は7級の8面で、上に緑の頂があって、下に円の基を築いて、高さの約17メートル。塔の外の階は白い灰を塗り、白い糊を塗るので、俗に白塔と呼ばれています。塔が建てられた後、何度も強烈な地震を経て、依然として屹立して動かないで、古代の労働人民の建築蕓術(shù)の上の知恵と才能を示しました。

        白塔寺はもともと「鎮(zhèn)山三寶」があります。象皮鼓、青銅鐘、荊の木です。象皮鼓はインドの僧が白塔に遊びに行った時に贈られたもので、今は模造品しかありません。青銅の鐘は清康熙年間に鋳造されています。重さは1535キロで、寺の中にあります。枝が多く葉の形をしたイバラは後代の人に重載されています。北端の山頭には牡丹亭があり、亭內(nèi)には碑があり、湖南衡陽市北の斜嶁山に原碑があると言われています。字が変で分かりにくいです。宋嘉定五年(西暦1212年)、何玫は岳麓書院に模寫されました。蘭州のこの碑は、咸豊11年(西暦1861年)を結(jié)んで、酒泉郡の侯建功模立、碑の高九尺、幅三尺、上に七十七字を刻んでいます。

        白い塔の山西の北方、林の木は青々と茂って、朝陽山、馬頭山、冠の雲(yún)山、環(huán)翠山の峰の連峰は積層します。深い陰には休憩室があり、観光客の休息に供されています。あずまやの前に貯水池がある。ここは山が高く林が密集していて、山に登って遠くを眺めるので、避暑して涼む良い地方を納めるのです!

      沿途導(dǎo)游詞 篇7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非常高興能夠在文化之都河南與諸位相識,請允許我代表河南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您此次中原之行的導(dǎo)游員小楊,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安全大使康師傅,接下來的幾天將由我和康師傅陪大家攜手去探尋厚重的河南文化,感悟禹定九州,逐鹿中原的歷史。我們希望真誠的服務(wù),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yōu)美的風(fēng)景,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在這里預(yù)祝大家玩的開心,游得愉快!

        現(xiàn)在,我們從鄭州出發(fā),前方客車大約行駛?cè)齻小時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商丘古城,上午我們參觀古城.中午在格林大酒店用餐.下午2點參觀莊子故里.下午4點返回鄭州粵海酒店休息和用晚餐。

        我利用車上的這段時間給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簡單的介紹一下河南的情況!滔滔黃河情無限,悠悠文明八千年。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的中原腹地,簡稱“豫”,素有“中原”“中州”之稱。五千年前,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大部分都在河南一帶繁衍生息。旅游界有句話說:中國旅游看三南,海南、云南,還有河南,海南具有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云南吸引游客去感受異域風(fēng)情,而河南的特點在于深厚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說到河南看點,可以概括為“古、河、拳、根、花、紅、綠”。說道“古”,想來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與河南息息相關(guān),中國歷史的興衰變化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四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河南有八座。而說到“河”,那當然就是我們的第二大河--黃河了。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jīng)九省。許多統(tǒng)治者選擇了地處中原位于黃河岸邊的洛陽和開封作為自己的都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跡。在三門峽你能夠看到“高峽出平湖”的美景,在鄭州你可以領(lǐng)略她滾滾東流的雄姿,在開封你可以感受動人心魄的“地上懸河”。

      沿途導(dǎo)游詞 篇8

        白帝城原名“赤甲城”,西漢居攝三年(公元8年)。大將公孫述見此地易守難攻便加固城池、后以城內(nèi)井中有白霧升騰,視為‘白龍獻瑞’,使自稱“白帝”改城名為白帝城。公孫述據(jù)蜀稱帝12年,后被劉秀所滅。公孫述被滅后蜀人念及他統(tǒng)治巴蜀期間人民生活相對安定,便在山上修白帝廟以示紀念。公元222年,劉備伐吳戰(zhàn)敗,退守白帝城,遂發(fā)生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劉備亦死于白帝城永安宮。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四川巡撫林浚認為公孫述稱帝屬大逆不道,不能享受祭祀,便將公孫述塑像毀掉,改把曾勸阻公孫述稱帝的漢將馬援和江神、土地,改店名為“三功飼”。明嘉靖十二年,巡撫朱廷立和按察司副使張儉等崇敬三國時代的劉備、諸葛亮,便改為祭祀劉備、諸葛亮,改詞名為“義正詞”、明嘉靖三十六年,巡撫段錦又在祠中加把張飛、關(guān)羽及諸葛瞻、諸葛尚的塑像自此,白帝廟成為祭掃蜀國君臣的祠廟。

        白帝城現(xiàn)在建筑有2600多平方米,大門依然書題“白帝廟”、“白帝城”。主體建筑明良殿,莊嚴雄偉,內(nèi)塑劉備、關(guān)羽、張飛、諸葛亮等塑像;西側(cè)武侯祠內(nèi)則是諸葛亮、諸葛瞻、諸葛尚祖孫三代塑像、新塑《劉備托孤》泥塑群像和《杜甫行吟》大型瓷畫,更為白帝城增添了文化內(nèi)涵、祠前有六角十二柱“觀星亭”,造型具有民族風(fēng)格,傳說是諸葛亮夜視星象的地方、白帝城內(nèi)收藏的文物書畫極為豐富!对娛诽谩酚欣畎住⒍鸥、陸游的古板木刻像和塑像及部分詩作版本。

        書畫室”內(nèi)陳列有周恩來1958年書寫的《早發(fā)白帝城》和現(xiàn)代名家書畫作品!拔奈锸摇眱(nèi)有本地出土文物數(shù)百件。明良殿東西兩側(cè)碑林內(nèi),陳列有各種書畫碑刻七十多件,最早有隋代《龍山公墓志碑》,集南(王羲之)北(索靖)兩派書法之精華。清康熙皇帝的《六言詩碑》亦很有特色!而P凰碑》和《竹葉碑》則是別具一格的藝術(shù)珍品。白帝城自古為名勝之地,唐宋以來,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武、陸游、范成大等都曾到此游覽題詠。留下許多珍貴墨跡。杜甫更在白帝城后草堂河邊建有“草堂”,居兩年之久。寫詩四百多首,是杜甫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名篇《秋興八首》、《古柏行》即寫于此時。所以白帝城又有“詩城”的美譽。

      沿途導(dǎo)游詞 篇9

        雙橋溝全長的公里,它是景區(qū)內(nèi)面積最大、景點最集中的區(qū)域。這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是景區(qū)內(nèi)唯一能以車代步欣賞風(fēng)光的區(qū)域。沿溝216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次第分布著幾十座山峰,如同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廊。

        有人說雙橋溝山勢奇峻,氛圍肅殺,好似將軍劍上的道道寒光。其實當大家走進雙橋溝將會發(fā)現(xiàn)并非全是這樣,嫵媚坦蕩的人參果坪、恬靜幽深的攆魚壩,便能給人以浪漫情懷。

        人參果坪是一塊15公頃的土地,此地產(chǎn)一種人參果,能不能吃,吃了會不會長生不老,我先按下不衰,到時間再說個就里。

        雙橋溝擁有國內(nèi)面積最大的原始沙棘林,與別處灌木狀的沙棘不同,這里的沙棘樹特點高大而且株型十分美麗,是極其珍貴的植物保護品種。每到秋冬季節(jié),滿溝的沙棘樹露出金黃的色彩,綺麗之狀令人不忍離去。這片綿延13公里的沙棘被稱之為"天然盆景園"。

        2.長坪溝

        位于四姑娘山腳下的長坪溝,全長34公里。古老的馬道是深入它的唯一途徑。

        長坪溝內(nèi)保存著千年依舊的莽莽林海,一列列高大的軀干伸出手臂交織纏繞,形成遮天蔽日的綠色帳蓬,它們和腳下永無休止的流水相伴,記錄著千百年來自然萬物的生命與輪回。

        這里沒有絲毫的人工雕飾,一切都是自然天成。長坪溝火一般的紅石奇觀,張揚著大自然的偉力。就連別具一格的嘉絨藏族村寨,也因為與環(huán)境的和諧一體,使人渾然忘卻其本是人文景物。

        3.海子溝

        海子溝全長19公里,一路上徑曲通幽,仿佛一條沒有盡頭的畫廊。

        大海子是溝里五個高山湖泊最大的一個。明鏡似的大海子波瀾不興,靜如處子,為遠道而來的游人滌盡心中的疲憊。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0

        出東大院的西堡門,走過一條馬蹄形的溝澗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稱紅門堡,是一處十分規(guī)則的城堡式封閉型住宅群,面向與背靠同東大院完全相同。俯視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規(guī)則的矩形,東西寬105米,南北長180米。只有一個堡門,開在南堡墻稍偏東的位置,正對著城堡的主街。雄偉的堡門為兩進兩層,一方刻有"恒禎堡"的青石牌匾鑲嵌在堡門正中央,因堡門為紅色,所以人們都叫西大院為"紅門堡"。堡墻外高八米,內(nèi)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磚砌筑。堡墻上有垛口。堡門外正對堡門的地方,有一座磚雕照壁。堡門左右及堡墻東北、西北角各有一條踏道可上堡墻。堡內(nèi)南北向有一條用大塊河卵石鋪成的主街,人稱"龍鱗街",街長133米,寬3.6米。主街將西大院劃為東、西兩大區(qū),東西方向有三條橫巷。橫巷把西大院分為南北四排。從下往上數(shù),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頂甲。一條縱街和三條橫巷相交,正好組成一個很大的"王"字。堡墻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樓一座。堡內(nèi)東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內(nèi)共有院落27座,除頂甲為6座外,其余三甲均為七座。各院的布局大同小異,多數(shù)為一正兩廂二進院,正面以窯洞加穿廊為主,頂層有建窯洞或建閣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東西基本對稱。也有一部分院落為偏正套院,院門偏在東南方向,院門內(nèi)是一條較長的通道,通道西側(cè)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門,北端是通往后院的門。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1

        蘭州は甘粛省の省都で、黃河の上流に位置し、中國の陸域の幾何學(xué)的中心であり、「西部黃河の都、絲路山水名城」と稱されています。蘭州は城関、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の5つの區(qū)と永登、楡中、さだめ蘭の3つの県を管轄しています。市域の総面積は1.31萬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で、その中の市街區(qū)の面積は1631.6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です。20__年全市の常住人口は362.09萬人です。戸籍の総人口は323.29萬人で、そのうち、市區(qū)の人口は209.06萬人です。戸籍総人口の中で非農(nóng)業(yè)人口は202.67萬人です。20__年、蘭州市の行政區(qū)畫は全部で城関、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の5つの市の管轄區(qū)を設(shè)置して、永登、さもなければ蘭、楡中の3つの市の管轄県。市は26の郷政府、35の鎮(zhèn)政府、52の街道事務(wù)所を管轄しています。399のコミュニティ委員會、731の村民委員會。

        蘭州は長い歴史と文化を持つ都市です。五千年前の新石器時代に中華民族の先達がここで繁殖しました。西漢の時に県制を設(shè)立し、金城湯池という意味で金城と呼ばれています。隋は初めて蘭州総管理府を改制した。漢唐以來、蘭州はシルクロードの交通の要路と商業(yè)の重鎮(zhèn)として、中國と西洋の経済文化交流の中で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ました。清康煕の時は甘粛省に従屬し、省都は隴西から蘭州に移ります。1941年に正式に市を設(shè)け、1949年8月26日に解放された。

        蘭州は黃河の上流の資源の豊富な地域の中心である。黒い金屬、非鉄金屬、貴金屬、レアアースなど35の鉱種が、潛在的な経済開発価値を有しています。蘭州は水力資源が豊富で、蘭州を中心とする黃河上流の幹流段に25基の大中型水力発電所が建設(shè)され、現(xiàn)在は劉家峽、八盤峽、塩鍋峽、大峽などの水力発電所が建設(shè)されました。蘭州は全國的に有名な「瓜果城」で、白蘭瓜、黃河メロン、軟児梨、桃などの果物を豊富に産出しています。ユリ、黒瓜子、バラ、水煙などの特産品が國內(nèi)外に飛來しています。蘭州の観光資源は広大な開発の見通しを持っています。市域內(nèi)には我が國が最も完全に保存している土司門があります!柑煜曼S河第一橋」――中山鉄橋があります。「隴右第一名山」があります。例えば、「隴上十三陵」――明粛王墓群などがあります。蘭州はシルクロードの大観光地の中心であり、東に天水麥積山、平?jīng)龀缛Y萘山があり、西には永靖炳霊寺があり、南には夏河拉卜龔寺があり、北には敦煌莫高窟がある。

        蘭州は大西北の交通通信の拠點である。蘭州西物駅は西北地區(qū)の最大規(guī)模で、技術(shù)の最も先進的な貨物輸送駅と新亜歐大陸橋の上で重要なコンテナ転送センターです。高速道路は6つの國道がここで交差し、周辺地域を放射する高速道路は4つ完成して開通しました。新しく拡張された蘭州の中川空港は市內(nèi)から38.5キロで、國內(nèi)の30以上の都市と直接運航して、シンガポール、日本、香港などの國と地域の旅行チャーター便の路線を開通しました,F(xiàn)在の西北地區(qū)の一流空港です。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2

        白玉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旅順口區(qū)南部,是大連市10大景區(qū)之一。景區(qū)內(nèi)的雞冠山、城頭山、蠻子營、老虎尾灘頭等都是歷史上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并留下了許多重要的戰(zhàn)爭遺址遺跡,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白玉山]

        我們所在的這座山叫白玉山,海拔 134.6米,此山原來叫西官山,據(jù)說在1881年(清光緒七年),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陪同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到這座山頂視察,當他聽說對面的山叫黃金山時,隨口說道:“既有黃金,當有白玉。”從此,這座山就改名為白玉山。

        白玉山位于旅順市區(qū)中心,臨海岸聳立,漫山林木,景色怡人。南麓有空中索道直達山頂。白玉山是旅順的象征,在此可以盡情眺望旅順口的市區(qū)風(fēng)光和旅順軍港的全貌。

        [軍港]

        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便是舉世聞名的旅順軍港。它的地勢是天然形成的,只有中間一條窄窄的水道與外海相同,也是軍艦出入的航道,每次盡可通過一艘。航道兩側(cè)各有一座山,東側(cè)是雄偉的黃金山,西側(cè)是老虎尾半島。兩山對峙,緊鉗一條水道,呈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同時又擋住了外海的風(fēng)浪,使港內(nèi)風(fēng)平浪靜。

        旅順軍港的險要之處全在于航道兩側(cè)的山上。所以,無論是甲午戰(zhàn)爭還是日俄戰(zhàn)爭,日軍都沒有能從海上攻進旅順,正如一個外國人所說:“旅順一口,天然形勝,縱有千軍萬馬,斷不能破。”

        旅順軍港是由海岸炮臺、港灣和船塢三大部分組成。這些炮臺的大炮除了少數(shù)小口徑的是中國制造的外,大多數(shù)的大炮和炮彈都是從德國克虜伯工廠購買的。 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由于清政府的腐敗,旅順軍港曾為日寇侵占,后又因沙俄聯(lián)合德、法列強佯作干涉,日寇被迫歸還,繼而被沙俄強行“租借”達7年之久。日俄戰(zhàn)爭沙俄敗北,日寇再次侵占旅順達40年。直到1945年8月22日,旅順港才獲得解放。根據(jù)中蘇簽訂的條約,旅順港為中蘇兩國共同使用。1955年5月31日,蘇軍全面撤離回國后,該港口歸我人民海軍管轄至今。

        [老鐵山]

        大家從這里往西南方向看,那座最高的山就是老鐵山,海拔466米。在山上有一處自然和人文完美結(jié)合的景觀,就是聞名天下的“塔觀雙海”,即老鐵山燈塔和黃、渤兩海,它是20xx年大連新8景之一。

        老鐵山有一個突出的岬角,直伸進海里,這個角就是黃海和渤海的分界點,也是我國東北大陸南端的盡頭,因此又被稱作東北的“天涯海角”。

        [白玉山塔]

        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殖民者為了炫耀其“勝利戰(zhàn)功”,安慰戰(zhàn)死者的靈魂,決定在白玉山北巔修建“納骨祠”,接著又決定修建“表忠塔”,即為現(xiàn)在的白玉山塔,意思是要向日本天皇表忠。有的人說白玉山塔整體造型是一枚放大的榴彈炮炮彈,也有人說白玉山塔整體造型是一支蠟燭,這兩種說法都符合設(shè)計者的本意。 1985年,旅順口區(qū)政府將塔名依據(jù)山名改為“白玉山塔”,作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罪證供人們參觀。

        [兵器館]

        兵器館位于白玉山頂西北部,原為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殖民者修建“白玉神社納骨祠”的地方。開館與1988年7月,由原副主席劉華清題寫?zhàn)^名,是

        我國東北地區(qū)唯一的兵器館,展示我國自行設(shè)計和建造的海軍兵器600多種1000多件。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3

        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兩個副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重點風(fēng)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有多項旅游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紀錄,創(chuàng)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歷史源遠流長,自秦設(shè)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還是五代吳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杭州擁有兩個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西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兩江兩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湘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天目山、清涼峰自然 保護區(qū);七個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廬瑤琳森林公園;一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全國首個國家級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個、國家級博物館9個。著名的旅游勝地有瑤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廟、三潭映月、蘇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靈隱寺、跨湖橋遺址等。20xx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fēng)性氣候,四季分明,適合四季旅游。春日,蘇堤楊柳依依;盛夏,西湖十里荷香;中秋,三潭印月;冬季,斷橋殘雪。

        杭州位于長江三角洲南沿,錢塘江下游,轄8個市轄區(qū)、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上城區(qū)、下城區(qū)、江干區(qū)、拱墅區(qū)、西湖區(qū)、濱江區(qū)、蕭山區(qū)、余杭區(qū)、桐廬區(qū)、建德市、富陽市、臨安市、淳安縣。

        杭州鐘靈毓秀,數(shù)千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燦爛的“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和“南宋文化”。大禹治水時,在前往會稽(今紹興)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陸。航即方舟,“航”與“杭”通假,于是便有了“禹杭”的地名。此后杭州也就因此而得名。杭州建城有20xx多年的歷史。隋朝杭州作為南北大運河的終端,以商業(yè)經(jīng)濟為主的城市化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元代初年,訪游過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歷明、清直到當代,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古老而又年輕的杭州,走過了千年發(fā)展變遷歷程,雖歷經(jīng)滄桑,如今已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西湖景色流光溢彩,正步入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黃金歲月,一個人文杭州、休閑杭州、最具有活力的杭州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4

        朋友們,馬上就到駐馬店嵖岈山小區(qū)了,接下來我向大家先介紹一下概況,嵖岈山位于駐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寶玲瓏山。相傳這里過去沒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時的說法,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掌管本地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神仙,這里的神仙叫嵖岈,當時他很年輕,有一年這里遭遇水災(zāi)后,他沒有辦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園的石頭一塊塊的仍下來,記過天上的石頭壘成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來玉皇大帝為了獎勵他的愛民之舉,就以他的名字給這座山封名—嵖岈山。嵖岈山景區(qū)面積148平方公里,以供的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4級景區(qū),嵖岈山氣候宜人,景色優(yōu)美,區(qū)位優(yōu)勢的嵖岈山優(yōu)勢與華山之險,峨眉之秀,雁蕩之幽,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譽。

        好了,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嵖岈山風(fēng)景區(qū),整個景區(qū)分作蜜蠟山、南山、北山、六峰山四部分,景區(qū)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蜜蠟山部分,請大家注意看湖對面這座獨立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越百丈,就是蜜蠟山峰了。為什么去這樣一個名字呢?據(jù)說這里滿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兒招來很多蜜蜂在此菜花釀蜜,釀的蜜多,又沒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縫里,每到夏季,經(jīng)太陽的強烈照射,蜂蜜被曬化后都流了出來,整個山的外表就好像途了一層厚厚的蜜蠟,所以人們吧這座山取名為“蜜蠟山”。附近的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藥,放羊時,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聽起來是在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山腳下的這個湖叫“秀蜜湖”。經(jīng)過秀蜜湖,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好漢坡”,為什么叫好漢坡呢?因為蜜蠟山體陡峭,中間沒有斷層在1990年春天的時候以為中國臺灣游客來嵖岈山游玩,走累了就坐下來休息,無意間回頭看了蜜蠟山這個狀況不由感慨:“不要說前面那個大坡了,就是近處的這個小坡準能爬上去就是好漢,我賞他8000臺幣,山下的一位山民聽到后,光著兩只腳一會功夫就到了山頂,這位中國臺灣游客給了這個山民8000臺幣,后找人寫了“好漢坡”三個字,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5

        老潭溝景區(qū)的特點為山雄水秀,峰高瀑急,沿水路溯水而上。山勢高峻挺拔,水流急湍深邃。

        過了低山頭,前面出現(xiàn)了兩條岔道,一條是臺階石梯,登上后可沿山坡石坂路向前行,路兩旁郁郁蔥蔥,樹可遮天,這些樹木在石縫中生長,多有幾百年的樹齡;一條路是水路,橡皮船過“幽潭”,攀“仙渡”,可見昔屋一間,有若與世隔絕,旁有小道,直通“天瀑”。

        “天瀑“是云臺山景觀之最,也是中華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寬約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如雷貫耳,沿途我們早有所聞,其勢之壯,不見其面,已早聞其聲。

        與天瀑遙遙相望的對面山上,有“觀瀑臺“,此臺為看水景的最佳觀賞點。觀瀑臺邊有一組山瀑持壁,瀑上青苔恰似孔雀落壁,被美稱為“孔雀泉”

        另外溝內(nèi)還有“私語泉”“波浪石坪”’獨秀峰””雙秀峰””路功”等景點。沿路登監(jiān)山頂,便是豫、晉兩省分界處。

        出了老潭溝不遠處,有一石橋橫架河谷,是通往”小寨溝”風(fēng)云景區(qū)的通道。

        踏階而行,路邊有碑,上書”小寨溝”。站在此處向?qū)γ嫔椒彘g尋找,可見高山群嵐之中,有一古代官吏,頭戴烏紗帽,樂悠悠地坐在山上,這就是當?shù)厝藗髡f的唐公石。傳說,明朝嘉慶年間,唐成因?qū)徚苏a命,名聲大振,卻又遭到排擠,仕途坎坷,歷遭磨難,在遭貶途中,經(jīng)此地游山玩水以泄愁悶,越覺官場險惡。從此消了仕途之念,在此化仙而云,留下了這塊山峰供后人紀念。

        “小寨溝”舊名”小潭溝”,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來了劉武周,此處是隋營唐寨,故名小寨溝。溝內(nèi)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勝,故也稱”潭瀑川”。眼前出現(xiàn)了第一潭,即”龍蛇潭”,小寨溝地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水多,潮濕,常有蛇蟒出入。相傳有家夫進山砍柴,見有巨蟒在此飲水,蛇大為龍,因而得名。

        過了龍蛇潭,有上下或者稱山水兩條道路通往景區(qū)。水路是供游客游覽的,山路是回來的路,水路走不遠,即見有群瀑自高巖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個斷層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一個潭里,如情人一般,故此稱”情人瀑”。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6

        蘇州建城于公元前520xx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都城,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guān)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

        蘇州城建城早,規(guī)模大,水陸并行,河街相鄰,古城區(qū)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nèi)外所罕見。

        蘇州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占有拙政園、留園兩席;

        “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游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游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鐘聲。

        姑蘇城外自然風(fēng)光秀麗,靈巖、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于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fēng)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7

        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過了石人洞,舞陽洞,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嵖岈山四大奇觀的飛來石,看過《西游記》的朋友們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開一次蟠桃會,傳說有一年的蟠桃會介紹后各路神仙都在為王母娘娘祝壽,這是一只調(diào)皮的猴子跑到供桌偷了一個蟠桃,拔腿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的一位仙女發(fā)現(xiàn)了,這個仙女就撿了塊石頭向猴子砸去,猴子一驚,桃子就順手丟了,不偏不遠恰好落在了我們面前這座山頭上,,大家看一下這座獨立的山頭像不像一個猴子?并且摔裂了一條縫,而砸猴子的那塊石頭恰好落在了峽谷的頂端,所以取名飛來石。步入石猴過猶如進入了一個猴子的溫馨家園,三只猴子,其樂融融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和諧的家庭場景。

        大家眼前的這尊猴石山谷全世界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逼真的石猴。站在蓬萊洞看猴石,就好像是一對年輕的情人擁擠在一起,在蜜蠟湖地點觀看似大猴背小猴的猴背猴狀,可謂一石三鳥,F(xiàn)在我們看見嵖岈山上最有特使經(jīng)管一線天,他高10米,長20多米,寬30厘米。人們從里面抬頭看天只能看到一條先故名一線天。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8

        尊敬的客人:

        一路辛苦了!

        此刻,您已經(jīng)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張家界。我叫__,是__旅行社的職業(yè)導(dǎo)游,持證號碼是_______號,市旅游投訴電話號碼是:8380193。今天能為大家作導(dǎo)游,十分榮幸,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wù),共同度過美好的張家界之旅。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脈的腹心地段,所轄面積9563平方公里,總?cè)丝?55.2萬,張家界是個多民族聚居區(qū),以土家族為主體的19個少數(shù)民族達111.84萬人,占全市總?cè)丝诘?2.06%,其中土家族98萬人,白族10.8萬人,苗族2.69萬人(據(jù)1998年年底統(tǒng)計)。

        張家界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6.8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無霜期258天,暑月平均氣溫28攝氏度,寒月平均氣溫5.1攝氏度,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氣溫宜人,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請你們回頭一看:那就是聞名世界的天門山,相信大家對1999年12月舉行的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飛機穿越天門洞那壯麗的一幕仍記憶猶新。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條河,叫澧水,它發(fā)源于賀龍元帥的家鄉(xiāng)桑植縣的八大公山,穿越斷崖峽谷達數(shù)百公里,流入八百里洞庭湖,是湖南四大河流中較少污染的、風(fēng)光最美的“生態(tài)河”。國內(nèi)首創(chuàng)的無動力橡皮舟旅游漂流,就在澧水上段中最精采的茅巖河。

        張家界現(xiàn)代地貌骨架的初步形成,大約是在距今一億年左右的中、新生代燕山--喜山時期。由于位處云貴高原隆起區(qū)與洞庭湖沉降區(qū)之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我們造就了壯觀的峽谷、湍急的河流、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溶洞、神出鬼沒的地下陰河。我們此行第一站--張家界武陵源風(fēng)景名勝區(qū),就是大自然造山運動的經(jīng)典之作。

      沿途導(dǎo)游詞 篇19

        1961年,國務(wù)院公布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wù)院又公布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__年6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國家4A級景區(qū)。

        話說到這里,白馬寺到了,請大家關(guān)好車窗,帶好貴重物品,記清我們停車的位置和車牌號碼及集合的時間,地點。隨我下車去參觀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吧!白馬寺游覽示意圖及導(dǎo)游詞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便來到了白馬寺的山門前了。寺前的這兩匹白馬,是宋江代附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兩件優(yōu)秀的宋江代石刻。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師重修白馬寺時,將他們置于山門前。我們看到的這座山門呢,始建于明代,1981年翻修頂部,“白馬寺”三個字是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

        會長趙赴初先生題寫的。山門這三個洞稱“三解脫門”即無作門,無相門和空門,F(xiàn)在清各位隨我進入白馬寺。在我的左手側(cè)有鼓樓,右手側(cè)有鐘樓。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分別是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墓。他們共同譯出了第一本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就不去參觀了。請大家隨我直接進入第一重殿——天王殿。

        迎面坐的大肚佛是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左手握布帶,右手持念珠,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品。要告訴大家的是啊,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后,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使人們對佛門產(chǎn)生一種親切之感。四周貢奉的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一,西方廣目,南方增長一龍,北方多聞一年。四大天王喻意風(fēng)調(diào)調(diào)雨順。四大天王為清代泥塑。在天王殿東西兩側(cè),有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水“,而白馬寺的石榴是白色的。

        河南白馬寺導(dǎo)游詞4

        這尊面北泥像佛為韋馱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彌勒佛后,正對大佛殿的釋迦牟尼佛,執(zhí)行著維護講經(jīng)道場,不許邪摩侵擾的任務(wù),為清代泥塑。第年農(nóng)歷四月份,樹上開滿了晶瑩潔白的石榴,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啊”!

        天王殿參觀到此結(jié)束,請大家隨我繼續(xù)向前走,參觀白馬寺第二重大殿——大佛殿。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便進入大佛殿了。大佛殿是寺內(nèi)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F(xiàn)存大佛殿是明代重修的。殿內(nèi)正中供奉七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供養(yǎng)天人共七尊。主佛釋迦牟尼佛,坐須彌座上,像高2.4米,據(jù)說這是他不語說法時的樣子。大佛胸口的字符表示大佛“福德無量”。釋迦牟尼左側(cè)為大弟子摩湯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佛祖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舉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師。在側(cè)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識,被稱“多聞第一”,中國禪宗推舉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珈葉左側(cè)為文殊菩薩,右手持經(jīng)書《般若經(jīng)》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cè)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陽行圓滿,功過天地,以“行愿”著稱。釋迦牟尼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釋迦三圣”。東西待立的兩位供養(yǎng)天人,手持鮮花,體態(tài)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jīng)時,供養(yǎng)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由此而來。還告訴大家的是大佛殿東南角是一口重2500斤的明代大鐘,殿西南角為大法鼓。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進入下一個殿——大雄殿。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0

        至此,張家界總算完成了漫漫時空的跨越,終于從“深閨”中走出湘西,走出湖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為了早日實現(xiàn)江提出的奮斗目標,張家界市制定了“旅游帶動”發(fā)展戰(zhàn)略,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并明確張家界要把旅游業(yè)作為全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導(dǎo)產(chǎn)業(yè),作為富民強市的支柱產(chǎn)業(yè)。

        從1982年國家森林公園成立時算起,張家界經(jīng)過近二十年的開發(fā),其主導(dǎo)產(chǎn)業(yè)地位進一步得到了明確,建市以來,全市累訐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1680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40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收入30億元。1999年全市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32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9.5億元,分別居全省第二位。旅游收入相當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2.34%提高到1999年的16.9%,旅游業(yè)已成為帶動全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龍頭產(chǎn)業(yè),在全省乃至全國旅游格局中發(fā)展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三次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由1989年的47:18:35調(diào)整到1999年的27.0:26.4:46.6,第三產(chǎn)業(yè)的主導(dǎo)地位更加突出,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趨于合理。已初步建成了擁有機場、海關(guān)、火車站、高等級公路、現(xiàn)代通訊、星級賓館、大中專學(xué)校、先進醫(yī)療衛(wèi)生設(shè)施、民族民俗文化展示基地以及不斷擴大和功能日趨完善的大旅游環(huán)境格局。目前,張家界火車站已與國內(nèi)10多個大中城市開通了旅客列車。張家界機場開通了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的航班,空港口岸和香港、澳門、曼谷的包機航線業(yè)已開通。全市擁有賓館飯店400多家(其中星級飯店20余家),床位總數(shù)已4萬張。全市現(xiàn)有旅行社52家,其中國際社5家,國內(nèi)社47家。旅游從業(yè)人員1.8萬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娛、購”為一體的配套服務(wù)設(shè)施。同時,我們成功地接待了一大批黨和、外國元首及國際友人;成功地舉辦了數(shù)屆國際森林保護節(jié)及世界特技飛行大賽,從而為張家界贏得了聲譽,擴大了知名度。張家界旅游業(yè)正在走向成熟。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1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是詩仙李白在白帝城寫下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李白詩怎樣寫出這樣的好詩來的呢?想要知道答案,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西漢末年公孫述據(jù)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長冒白氣,宛如白龍,也便借此自號白帝。并名此城為白帝城,它位于江北岸,距奉節(jié)城東約15華里,掩映在郁郁蔥蔥的綠樹叢中,是三峽的西口,入川的門戶。

        白帝城四面環(huán)水,形成孤獨峙,氣相簫森,在雄偉險峻的夔門山水中,顯得格外秀麗。過風(fēng)雨廊橋拾階而上,要攀登近千級石階,才能到達山頂白帝廟前,在那觀賞夔門的雄壯氣勢。繞至廟后,可見蜿蜒秀麗的草堂河從白帝山下入江中。白帝廟內(nèi)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清明建筑,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劉禹錫等詩人在這里留下100余首詩,又叫“詩城”

        白帝城不僅漂亮,而且這里還是劉備托孤的地方,許多游人也是為了來觀看和了解劉備托孤的歷史故事,進一步加深對三國文化的了解。

        原來,詩人們是被這美景給迷住了,才寫下了那么多氣勢磅礴、朗朗上口的詩,朋友們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上了白帝城了呢?快來看看吧!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2

        王氏家庭從道光后逐漸衰落,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讀為本,有的不持續(xù)以商發(fā)展,有的滿足于一官半職,有的安樂于錦衣玉食,不少人既無承繼先業(yè)之志,亦無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為盜賊、乞丐或不惜賣兒賣女之“莠民”.于是紅門堡內(nèi)便有一家先將祖院出賣。出賣后,異姓新主人不滿于堡門樓上“合堡同宗”之匾,執(zhí)意要取,王家不得已改一字為“合堡同德”暫存。到光緒十七年(1891年),建筑豪華,包括院落26座,房屋218間、面積達11728平方米的高家崖堡,僅以964兩紋銀,又易主他姓。再后來,當年合族引以為榮、奉旨為王夢鵬修建的大型石雕孝義坊和面積為428平方米的孝義祠,也只以20__吊銅錢賣出。1937年,蘆溝橋事變前后,王氏家族中當時資財還比較雄厚的二十一世王飲讓,匆匆地將其在靜升本土和晉南、晉中、石家莊、保定及京津一帶的商號全部變賣處理,爾后舉家南遷。自此,作為一方望族的王家,歷經(jīng)600多年的奮發(fā)與輝煌,終于銷聲匿跡,僅僅成為一方土地上的歷史話題了。1950年土地改革后,王家大院已屬于貧下中農(nóng)所有。貧下中農(nóng)居住期間,許多主體建筑,非但未遭破壞,且大部分還保持了原有風(fēng)貌。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3

        石門廟,系指三潭之上所有廟院的總稱。有關(guān)帝、龍王、靈宮、王母洞等,其中規(guī)模宏偉,密集緊湊的有朝陽宮、太平宮、三仙宮、合稱石門三宮。創(chuàng)建于宋,最盛時期三宮為入進院落,院院相通,有房屋130余間。三宮中朝陽宮最大,大殿敬奉王母娘娘,配殿供奉十一神像。相傳朝陽宮很有靈氣,因此每日香客絡(luò)繹不絕,每年二月,十月都要在此舉行一個月的盛大廟會,商賈云集,熱鬧非凡,香火集盛。抗日時期,八路軍武工隊在此活動,日偽軍曾多次進攻這里,屢攻屢敗,日偽軍認為這是神靈在保佑我軍,于是便火燒三宮,整整燒了七天七夜,所有建筑化為灰燼,然而敵軍還是未能取勝。

        壯士崖,位于三潭西岸。1948年6月,太行軍區(qū)48團與國民黨反動派在此激戰(zhàn),消滅敵軍400多人。為掩護主力撤退轉(zhuǎn)移,8名戰(zhàn)士奉命留下阻擊,在彈盡路絕的情況下,他們堅貞不屈,英勇跳崖,除一人被樹叢攔截而幸存外,其他人皆壯烈犧牲,列為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8月1日,又在此建“英烈亭”。《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原型,曾獲太行英雄稱號,曾任北疆軍區(qū)司令員的輝縣籍郭興同志,親手書寫“勇士屹立太行頭,浴血奮戰(zhàn)殺敵寇,糧盡彈絕無退路,一躍黑潭寫春秋!币辉娏⒈,以示紀念。

        黑老潭,位于松樹坪村南二里許的石門水庫內(nèi),潭長14余里,寬5-6米,深不可測,水呈黛色,故叫黑老潭。聽說常有一黑婆婆出入水面,故又叫黑老婆潭。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4

        今天帶團去了嵩山,就把嵩山的導(dǎo)游詞簡單給介紹一下.

        說起嵩山,大家一定就想到了少林寺。少林寺就坐落于嵩山之上。不過少林寺只是嵩山的一部分。

        自古嵩山被稱為“萬方山”,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稱“岳山”,自周平王遷都洛陽以后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定嵩山為中岳。與我國的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并稱為我國的五岳。說中岳嵩山,它東不如泰山雄偉,西不如華山險峻,南不如衡山秀麗,北不如恒山崎嶇,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嵩山以其獨特的風(fēng)貌,燦爛的文化和天然的地質(zhì)博物館而馳名中外。那么為什么說是天然的地質(zhì)博物館呢?因為嵩山經(jīng)過幾億萬年的褶皺、地殼運動和造山運動形成了跨幾個時代的巖層。它們分別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zhì)時期的地層,是研究地質(zhì)構(gòu)造的一個良好的實踐基地,這在國內(nèi)乃至世界上都是很少見的,被地質(zhì)學(xué)家形象的稱為“天然的地質(zhì)博物館”,為中外學(xué)者矚目。

        嵩山有兩大山群組成,大致以少溪河為界。在以西為太室山,它東西橫亙,逶迤連綿,宛如醉臥蒼龍。它的主峰峻極峰,海拔1494米。以西為少室山,它由御寨山和九朵蓮花山組成,其特點是山高、路險、峰林、石怪,宛如鳳凰起舞。明代付梅詩云:“太室似龍臥,少室如鳳舞;左右郁相望,唯岳垂千古;往來臨其惦,去天余尺五!边@是對太室山和少室山的高度概括和生動寫照。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5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定遠”艦景區(qū),位于山東省風(fēng)光旖旎的海濱城市威海市的城區(qū)繁華地帶,主體景觀為按原貌復(fù)制再現(xiàn)的清末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歷史上的“定遠”艦,是19世紀工業(yè)文明的產(chǎn)物,因為武備強大、防護完善,見證象征了中國海洋上一段輝煌的.往事。這艘軍艦又因濃濃的甲午風(fēng)云,和在甲午海戰(zhàn)中的不屈表現(xiàn),贏得了“永不沉沒的‘定遠’”之稱,成為國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圖騰。

        清光緒六年(1880年),北洋大臣李鴻章通過中國駐德國公使李鳳苞向德國坦特伯雷度的伏爾鏗造船廠訂造,該級艦設(shè)計時集中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鐵甲艦,為“遍地球_等之鐵甲艦”,北洋大臣李鴻章親自為二艦命名,“定”、“鎮(zhèn)”二艦和濟遠艦為同批建造,本應(yīng)于1884交付中國,但當時正值中法開戰(zhàn),德國遂以此為理由拒絕交艦,直到1885年中法議和后方將交付中國,于1885年10月底抵達天津大沽口交付中國,其中“定遠”艦成為北洋水師旗艦。

        “1894年,定遠號作為北洋艦隊旗艦,帶領(lǐng)十多艘戰(zhàn)艦參加9月17日與日本聯(lián)合艦隊在黃海上的遭遇決戰(zhàn)。當日下午12時50分,由定遠先向日艦開炮。不幸地,在戰(zhàn)事開始時定遠的一次主炮齊發(fā)中,其艦橋突然斷裂,丁汝昌身負重傷,旗艦亦不能掛旗指揮各艦。而鎮(zhèn)遠的管帶為林泰曾。戰(zhàn)事一直由中午持續(xù)至下午5時,期間定遠、鎮(zhèn)遠一直堅持作戰(zhàn),是戰(zhàn)斗的主力;曾以主炮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使其彈庫起火退出戰(zhàn)斗。

        不過由于定遠及鎮(zhèn)遠二艦火炮射速太低(原本用作更換主炮的經(jīng)費被皇室轉(zhuǎn)作修建頤和園等其它用途),彈亦不足;在下午戰(zhàn)事完結(jié)時,鎮(zhèn)遠主炮炮彈只馀25發(fā),副炮更全部打完,在戰(zhàn)事中未有發(fā)揮更大的威力。而黃海戰(zhàn)役亦以北洋水師損失五艘戰(zhàn)艦、日方五艦重創(chuàng)而結(jié)束。

        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接收鎮(zhèn)遠為戰(zhàn)利品,于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衛(wèi)被日本海軍接收。1904年2月6日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后,鎮(zhèn)遠隨日本聯(lián)合艦隊第五艦隊參加朝鮮海峽警備作戰(zhàn)和旅順口封鎖作戰(zhàn),并參加了黃海海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政府向日本政府索回原屬鎮(zhèn)遠的遺物,于1947年5月18日從日本運抵中國上!,F(xiàn)在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內(nèi)展出。

        20__年,為紀念這艘名艦,更為使今人不忘歷史、牢記國恥,激發(fā)民族自強精神,在威海市政府支持下,由威海市港務(wù)局為主斥資復(fù)制了“定遠”號紀念艦。20__年5月,“定遠”號紀念艦正式停泊于威海港北碼頭,與劉公島隔海相望,成為威海海邊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和標志性人文景觀。

        謝謝大家!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6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一路旅途辛苦了,首先我代表億萬河南人民歡迎朋們的到來.我是旅行社導(dǎo)游。這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今天少林寺景區(qū)的旅行就由我們兩位為大家全程服務(wù)了,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使大家對少林寺景區(qū)有新的認識.

        河南位于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qū)在黃河以南,所以稱為河南。古代稱為“豫州”,簡稱“豫”,又因古時豫州位于九州中心,因此又有“中州”、“中原”之稱。鄭州是河南省會,是河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與七朝古都開封和九朝古都洛陽東西相臨,為全國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也是國家開放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八大古都之首。早在3600年前,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鄭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孕育了中華民族及其光輝燦爛的文化。轄區(qū)內(nèi)發(fā)現(xiàn)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和通濟渠后,鄭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絕”,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在鄭州周圍,還有星羅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關(guān)隘和古戰(zhàn)場遺址,中華人文始祖黃帝,著名歷史人物列子、杜甫、白居易等就出生在鄭州。1923年,鄭州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現(xiàn)在城中還保存有”二七“紀念塔,是鄭州的標志性建筑,在中國工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鄭州交通便利,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京廣、隴海鐵路在此交匯,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最現(xiàn)代的貨運編組站;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是中國第21個國際機場和十大機場之一。107和310國道、連霍和京珠高速在此交匯。

        我們現(xiàn)在所走的是鄭少高速,也是鄭州連接少林寺的高速快車道,我們兩邊的蔥山峻陵就是被武則天御封的中岳嵩山,嵩山博大精深,獨領(lǐng)風(fēng)騷,猶如一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向人們展現(xiàn)出華夏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現(xiàn)代文明禮貌的壯麗畫卷。黃帝曾在此游歷,唐堯彎弓獰獵,大禹虔誠祭奠……周公姬旦,漢武帝劉徹、唐高宗李治、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乾隆等一代天驕,相繼在此祭祀封禪。李白、杜甫、歐陽修、范仲淹、理學(xué)大師程頤、程灝在此游學(xué)。這里有中國最古老的北魏嵩岳寺塔,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測景臺和元代觀星臺、有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有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廟,有蒼翠清幽的大法王寺等,“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規(guī)模宏大的塔林就坐落在嵩山腳下,威震海內(nèi)外的少林功夫就從這里走向世界。

        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城市就是登封市,天冊萬歲元年(695年)武則天封嵩山為中岳,改年號為“萬歲登封”元年。登封一名,由此而得。我們留意一下,路邊有很多的武術(shù)學(xué)校,對了,少林寺就快到了,少林寺就在登封境內(nèi)。登封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域,是全國著名的“文物之鄉(xiāng)”和“武術(shù)之鄉(xiāng)”。登封歷史悠久,據(jù)史書記載,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最早在陽城建都,

        好了朋友們,少林寺到了,我們在少林寺的游覽時間是兩個小時,十一點我們在車上準時集合,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是豫A,我的導(dǎo)游旗是綠色的――旅行社。請帶好你們的貴重物品下車集合,一會我辦完夠票手續(xù)后我們集體進景區(qū)。

      沿途導(dǎo)游詞 篇27

        今天我要帶領(lǐng)大家參觀的是洛陽市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白馬寺。白馬寺位于今洛陽城東約12公里處,這里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在它的東面不遠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續(xù)續(xù)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宏偉輪廓。那就是東漢洛陽城的舊址。

        白馬寺初創(chuàng)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府正式創(chuàng)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fā)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搬屧础奔捶鸾讨l(fā)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發(fā)展各國人民的友誼,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國務(wù)院公布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國務(wù)院又公布白馬寺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前不久,即20__年6月2日,白馬寺又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

        白馬寺自東漢創(chuàng)建起,到董卓火燒洛陽時第一次被毀,其后興衰毀建,到武則天時,由主持薛懷義大興土木,達到了鼎盛。隨后又毀建不斷,最近一次大規(guī)模重修是1972年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經(jīng)周總理批示而進行的。

        現(xiàn)存白馬寺坐北朝南,為一長方形的院落,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左右。門前有寬闊的廣場。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軸線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盧閣,東西兩側(cè)分別有鐘、鼓樓,齋堂、客堂,禪堂、祖堂,藏經(jīng)閣、法寶閣等附屬建筑,左右對稱,布局規(guī)整。山門前的這兩匹石馬,通高1.8米,身長2.2米,形象溫馴,雕工圓潤。大家可能會問,這兩匹馬是否和白馬寺的創(chuàng)建歷史有關(guān)呢?

        關(guān)于白馬寺的創(chuàng)建,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即“白馬馱經(jīng)”說。據(jù)在關(guān)佛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神,人們稱其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信以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jīng)、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別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經(jīng)”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jīng)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誠懇邀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yīng)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jīng)、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zé)外交事務(wù)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之,因此取名“白馬寺”!八隆弊旨丛从邙櫯F寺之“寺”字。再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說到白馬寺,不少游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jīng)”早560多年。

        我們眼前的這兩匹石馬,原是宋代太師太保、右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兩件優(yōu)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師重修白馬寺時,將它們遷置于山門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頂部,木質(zhì)匾額上的“白馬寺”三字,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三個門洞,象征著佛教所說的“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磐之門。三個門洞都是用磚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從字體上看此種券石應(yīng)是東漢遺物,是白馬寺內(nèi)現(xiàn)存最早的文物。

        白馬寺山門內(nèi)西側(cè),有一巨大的半截殘碑,殘高約1.7米,寬1.4米,相傳此碑為宋代翰林學(xué)士、著名文人蘇易簡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幾排寫出來,別具格式,故稱“斷文碑”,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山門東側(cè),為元代所遺存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通高3.5米,寬1.15米,碑額“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八字為篆書。此碑立于元代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華嚴名僧仲華文才撰文,內(nèi)有“上夢金人,自西飛至,身光煒,以遲旦告所夢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訪至天竺,遇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等句子,碑文稱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并說“釋源居中天,權(quán)輿佛法之地”,實為“騰、蘭二神僧開教之緒”。仲華文才后來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五臺山名剎佑國寺的開山第一代主持。這篇碑文,應(yīng)是他卓錫白馬寺時所撰。碑文楷書,字體瀟灑工整,豐神秀骨,實為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shù)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書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誰手,遂成一樁懸案。但字體為“趙體”。

        前面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筑,東側(cè)為新建的鐘樓,鐘樓前有民國時期所建的五間“門頭堂”;西側(cè)為新建的鼓樓,鼓樓前有民國時所建的“云水堂”!伴T頭堂”、“云水堂”現(xiàn)已辟為佛教法物流通處和旅游接中心。

        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靠近東西兩側(cè)圍墻,分別為攝摩騰、竺法蘭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長期禪居白馬寺內(nèi)譯經(jīng)傳教,在這里他們共同譯出了中國最早的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他們先后圓寂于白馬寺,就葬于寺內(nèi),現(xiàn)墓前有明代崇禎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騰蘭墓”也為白馬寺六景之一。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殿稱為天王殿,是白馬寺內(nèi)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內(nèi)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帶,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中,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會對佛門產(chǎn)生一種親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這一座大佛龕,共雕有五十多條姿態(tài)各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shù)品。

        大殿內(nèi)兩側(cè),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長天王,右手持傘,左手握妖;西方廣目天王,一手握龍,一手持寶珠;北方多聞天王,手托寶塔。按照中國個習(xí)慣,一他們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們分別代表著“風(fēng)”“調(diào)”“雨”“順”,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風(fēng)凜凜,是一組清代泥塑作品。

        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于彌勒像后,正對釋迦牟尼佛,執(zhí)行著維護講經(jīng)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wù),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cè),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里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nóng)歷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東側(cè),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黃錦撰文的《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高3.8米,寬1.03米,這方石碑對研究白馬寺的歷史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佛殿是寺內(nèi)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動,均在這里舉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雖經(jīng)后世重修,單仍不失明代建筑風(fēng)格。

        殿內(nèi)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jié)跏趺坐于須彌座上,像高2.4米。

        這里的塑像,據(jù)說是他最后一次講經(jīng)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jīng),他并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字符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

        釋迦牟尼的左側(cè),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

        右側(cè)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

        珈葉左側(cè)為文殊菩薩,右持經(jīng)書,《般若經(jīng)》,以知識淵博,聰明智慧著稱;阿難右側(cè)為普賢菩薩,手持如意鉤,德行圓滿,功過無邊,以“行愿”著稱。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圣”,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東西侍立的是兩尊供養(yǎng)天人,手持鮮花,體態(tài)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jīng)時,供養(yǎng)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一詞由此而來。

      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27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沿途導(dǎo)游詞十篇

        張家界市區(qū)以前不叫張家界,叫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史書記載:“庸,國名!蹲髠鳌肺墓(公元前611年),楚滅庸!惫视小按笥,古庸國是也”的說法。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

      • 麗水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3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余悅。歡迎大家來到東西巖游玩,希望大家旅途愉快!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東西巖的概況。東西巖坐落在麗水市西北部,總面積9.03平方公里,共有100多個景點。東西巖因有東西兩峰而得名。...

      • 威海市區(qū)沿途導(dǎo)游詞(通用3篇)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華夏城項目占地16.28平方公里,規(guī)劃有東方文化區(qū)、服務(wù)中心區(qū)、黃金小鎮(zhèn)、養(yǎng)生區(qū)、世外桃源、紅色圣地、健康運動區(qū)、冒險山、VIP區(qū)、民俗風(fēng)情區(qū)等功能...

      • 殷墟沿途的導(dǎo)游詞(精選4篇)

        常言道:“世界武術(shù)看-中-國,中國武術(shù)看河南”,河南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同時還是少林拳、陳氏太極拳等大拳種的發(fā)源地。技冠天下,德播神州。早就享有武術(shù)之鄉(xiāng)和功夫之鄉(xiāng)的美譽。...

      • 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23篇)

        康乾嘉期間,王家人通過正途科考,異途捐保和祖德蔭襲三條途徑,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贈在內(nèi)的各種大夫達42人。躋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余人,另有貢生、監(jiān)生、生員125人。...

      • 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19篇)

        我愛鄭州市的夜景,因為它繁華而熱鬧;我愛鄭州市的夜景,因為它美麗而迷人。我要用心中灼熱的愛展開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鄭州夜景。每當夜幕降臨,無論是德化街、二七路,還是嵩山路、中原路,都一律的熱鬧非凡。...

      • 威海市區(qū)沿途導(dǎo)游詞(通用3篇)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華夏城項目占地16.28平方公里,規(guī)劃有東方文化區(qū)、服務(wù)中心區(qū)、黃金小鎮(zhèn)、養(yǎng)生區(qū)、世外桃源、紅色圣地、健康運動區(qū)、冒險山、VIP區(qū)、民俗風(fēng)情區(qū)等功能...

      • 沿途導(dǎo)游詞(通用14篇)

        我們六人爬山涉水,向大瀑布發(fā)起“進軍”。瀑布雖然不是很壯觀,但是它那一瀉千里的氣勢,博得了游人的贊賞,也使我想起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

      • 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12篇)

        王相巖景區(qū),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西側(cè)峭壁環(huán)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對面山崖上的朱雀相迎,暗合了中國古代風(fēng)水學(xué)“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士來此修身隱居。...

      • 威海市區(qū)沿途導(dǎo)游詞(精選3篇)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岸ㄟh”艦景區(qū),位于山東省風(fēng)光旖旎的海濱城市威海市的城區(qū)繁華地帶,主體景觀為按原貌復(fù)制再現(xiàn)的清末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

      • 沿途導(dǎo)游詞(通用15篇)

        康乾嘉期間,王家人通過正途科考,異途捐保和祖德蔭襲三條途徑,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贈在內(nèi)的各種大夫達42人。躋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余人,另有貢生、監(jiān)生、生員125人。...

      • 威海市區(qū)沿途導(dǎo)游詞(通用5篇)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岸ㄟh”艦景區(qū),位于山東省風(fēng)光旖旎的海濱城市威海市的城區(qū)繁華地帶,主體景觀為按原貌復(fù)制再現(xiàn)的清末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

      • 殷墟沿途的導(dǎo)游詞(精選5篇)

        其次我們再介紹一下青銅器。殷都以冶銅工業(yè)最為著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氣勢向億萬人展示了手工業(yè)的“絕活”。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件青銅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

      • 殷墟沿途的導(dǎo)游詞(精選16篇)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河南參觀旅游,我是來自鄭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導(dǎo)游,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稱呼我為小王。坐在我旁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陳先生,此次的安陽殷墟之旅將由我和陳師傅來共同為大家提供服務(wù),希望大家能夠...

      • 威海市區(qū)沿途導(dǎo)游詞(通用19篇)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威海!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華夏城項目占地16.28平方公里,規(guī)劃有東方文化區(qū)、服務(wù)中心區(qū)、黃金小鎮(zhèn)、養(yǎng)生區(qū)、世外桃源、紅色圣地、健康運動區(qū)、冒險山、VIP區(qū)、民俗風(fēng)情區(qū)等功能...

      • 導(dǎo)游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