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育人故事的演講稿(精選4篇)
幼兒教師育人故事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在我開始演講之前,先做一個,我是x班的,我叫,同學們應該都認識我。今天我在這里做這個演講呢,是以“教書育人”這四個字作為主題的,希能夠認真的聽。不止是老師們需要認真的聽,同學們也要認真的聽。
教書育人,這四個字其實就概括了我們老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任務,就是傳授給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可能聽起來是很簡單的,但是其中的辛苦和艱辛也只有我們做老師的人才會懂。我對這四個字的理解就是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過程中,也要培育學生。老師所要教授的不僅僅只是課本上的知識,也有其他各方面的知識,比如人生道理,還有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除了傳授書本上的知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了,這是一個比較難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做到的`,要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學生的,改變學生的行為,在此之前,就需要老師們以身作則,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給學生們做一個好的示范。我是這樣的理解的,也是這樣的去做的,不知道在你們其他人的眼中,我算不算是一個好老師,但我自己覺得我是做到了我應該要做的的。
在很多外行人眼里教師是一個很輕松的職業(yè),每天只有幾節(jié)課,還有寒暑假,雙休日,可能很多人認為教師是最輕松的職業(yè)了。但是在上課之外教師還要批改作業(yè),備課,備課是最花時間的,一節(jié)課45分鐘的時間,在課下我們可能要花很多天的時間去備課。這并不是最難的,我也不是來賣慘的,我們老師在這個崗位上,是肯定會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我們應該要做的工作的,但最讓我們難過或者想要放棄的是來自學生和家長們的不理解。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也會讓我們很難過,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的工作都像做了無用功一樣。當然,這只是我們小部分的時間的想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依舊是奮斗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的學生。
其實當老師是一個比較的有成就感的事情,我們老師日復一日的工作,只希望同學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我們老師的愿望就是上課的時候同學們能夠認真的聽課,用優(yōu)秀的成績來報答我們,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謝謝大家!
幼兒教師育人故事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傳道,育人唯美》。
誠信,為做人之本;傳道,乃師者之責;育人,為師者之職;唯美,乃畢生追求。作為鹽城中學的一名普通,每天,我在晨霧蒙蒙中帶著激情與理想前行;在暮色沉沉中帶著疲憊和欣慰歸來。誠信傳道,焚膏油以繼晷;育人唯美,恒兀兀以窮年。鹽中校園,共青山上,誠信之木郁郁蔥蔥,少先湖邊,美德之花馥郁芬芳。
朋友們,早在兩千多年前,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深刻闡述誠信是立身之本,興業(yè)之本,是立國之本。他的經典論述,依然穿越時空、代代相傳、內化為中華民族的內在品質,并作為華夏文明的精髓傳播全球。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東西能引起人心的震撼。一個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當種種因誠信缺失頻頻挑戰(zhàn)法律和道德底線的事情,在不斷突破我們的極限認知的時候,令我們倍感欣慰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誠信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從公民層面呼喚誠信的回歸。如果把誠信比作一朵嬌艷的花朵,那么家庭、社會就是播種誠信的土壤,學校就是誠信的種子生根發(fā)芽的綠洲,教師則是播撒誠信種子的耕耘者。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只有樹立高尚的師德,做誠信的教師,才能成為傳播真善美的使者。
前不久,我收到曾經的學生發(fā)來的一則短信,短信說:"老師,謝謝您!如果沒有當初您的鼓勵,就沒有現(xiàn)在的我。是您的信任,給了我重新振作的希望。也許您已經記不清我的名字,但我卻牢牢記得您對我說的"誠信者行天下"。我走上社會,一直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雖然辛苦,雖然很累,但我學會了以誠待人,也因此換來了信任,慢慢的我開始收獲成功……"。這則短信我一直保留,每翻看一次,就會讓我有更深層次的感悟和反思,我付出的那一份真誠和信任,點亮了一盞迷茫的心燈,讓我收獲了滿滿的喜悅和甜蜜。
今年,我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已經十年;厥资辏疑钌畹母惺艿剑鹤鳛榻處,哪里有誠信,哪里就會春風化雨;哪里有信任,哪里就會春暖花開。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用自身的道德操守去影響和改變學生,用誠實守信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作為教師,每當面對學生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睛,我常問自己:你是否做到了全力以赴,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世界?是否做到了無微不至,去撫慰每一顆需要呵護的心靈?是否做到了誠信傳道育人,讓孩子們收獲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有人說誠信的老師是最美的。因為誠信的老師一定是愛崗敬業(yè)的,不論寒暑交替、四季輪回,都不離三尺講臺數(shù)十課桌;誠信的老師一定是淡泊名利的,不論披星戴月、風雨無阻,平凡之中任歲月蹉跎、斗轉星移。是的,我們也有酸甜苦辣,也知世事冷暖,也食人間煙。但面對孩子們那一雙雙清澈明亮的眼眸,面對家庭和社會對我們熱切的期望,我們唯有擦干汗滴,讓春風輕拂蓓蕾,唯有登上講壇,傳道授業(yè),讓智慧播灑希望,然后靜靜聆聽花開的聲音。
細細想來,"誠信傳道,育人唯美",平淡之語,飽含大意。待生以誠信,如同明月之清輝普照大地。老師們,讓我們以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之心和愛滿天下的師者情懷,做誠信教育的倡導者、追隨者和踐行者!
幼兒教師育人故事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自豪,因為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童年時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師,記得最牢的一句話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是這份激情,這份執(zhí)著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我毅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
可常常會迎面遇見那么鄙夷的一瞥,或是那么譏諷的一笑:“哼,高級保姆”——這就是他們贈送給我的雅號,但我并不為此感到難為情。著名的作家高爾基都在為我們辯護。他說:“單單愛孩子,母雞也會這樣做,但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卻是一件偉大的公共事業(yè)!庇變航處熤愿呒,就在于她不僅要愛孩子,照料孩子,還要教孩子怎樣去認識世界,怎樣去生活,怎樣去做人。幼兒教師是人類知識的開拓者。未來的領袖和將軍,科學家和詩人也將在幼兒園成長。能說幼教工作不神圣,不偉大嗎?
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國教師;
我自豪,我是一名青年教師;
我自豪,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
然而,俗話說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為了帶好一個班,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常常日思夜想,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認真閱讀各種有關的參考資料,有時已是夜深人靜,勞累了一天后,躺在床上,但滿腦子仍是問題、答案,靈感一來便忘記了疲勞,一骨碌爬起來寫,直至滿意為止。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所以我們要努力。
雖然有時感到有壓力,時間不夠用,工作忙而瑣碎,但是對于當初的選擇,我無怨無悔。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中國教育明天的太陽!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幼兒教師育人故事的演講稿 篇4
各位尊敬的、代表: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大會這樣一個平臺,讓青年教師來談談教書育人方面的想法。
昨天,許院長在《學院工作報告》(第25頁)學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時講到: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這充分說明學院對育人工作的重視。
接到樓書記給我的這個題目,我在課間把題目給學生,讓他們幫我想想,大學老師怎么育人?一個女生講很干脆--“言傳身教”。至于怎么樣“言傳身教”,她答不上來。
但是,她絕沒說錯!言傳身教、教書育人一直是教師的天職。《禮記》有:“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睈垡蛩固挂舱f:“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這都表明,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陶行知先生曾講:“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所以,學生學生,關鍵在于學習人生。高等教育也不是以浪費著課桌前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
目前,高校老師面臨著四重考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育人工作(包括我們的班導師工作),我稱其為“四輪驅動”。
第一個驅動:教學。教學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教學關不過,何能成其為“師”。
第二個驅動:科研。科研是教師的強身之道。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教師職稱晉升的資本。
第三個驅動:社會服務。社會服務是教師的奉獻之舉。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職責。
第四個驅動:教書育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職責。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
而在這“四輪驅動”中,育人工作是根本。西方哲人普德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播種一種,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教師的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人生命運,責任可謂大也。
那么,在“四輪驅動”下,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什么樣的。據我近五年的觀察,他們是一個“四要四不要”的群體。
1.“要學”跟“不要學習”的學生并存。
2.“要管”跟“不要管”的現(xiàn)象共生。
3.“要強”跟“不要強”的群體分化。
4.“要思考”跟“不要思考”的人群明顯。
這就是學校學生的群體現(xiàn)狀,而“80年后”學生最大的特征就是“罐頭型”,一般都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這樣的群體怎么育人?
我覺得,首先是要對育人分層。幼兒園、小學的育人,側重于行為規(guī)范;而大學育人,重點在培養(yǎng)一種。具體來講,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1.要當“設計師”,不要當“園丁”。“園丁”是從早到晚不停地修剪,把學生都修剪成了“標準件”、“通用件”。大學生必須注重其個性的張揚和素質的提升,必須由“園丁”轉向“設計師”,通過各種育人手段,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他們“百花齊放”。
2.要當“導演”,不要當“演員”。你只需做個導演,一個指揮者。給學生足夠的舞臺,或者為他們搭建舞蹈。有句廣告語說的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法傳分院在教學育人方面,探索了一些途徑:如廣告專業(yè),樹立“以項目促教學,以比賽促學習”教學理念;在具體的做法中,進行“四課堂教學”的聯(lián)動。目前,從學生獲獎,學習積極性等方面來看,都做的很好,也出了不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