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寄暢園楹聯(lián)
〖惠山寄暢園簡介〗 寄暢園初名鳳谷行窩,又名秦園,位于惠山橫街,毗鄰錫山和惠山寺,面積15畝。明正德中1506-1520年,秦金以惠山寺僧舍改作別業(yè),萬歷時,園再傳至秦耀,理荒雜草,變造陵谷,列十二景,借王羲之詩意,改名寄暢園。是江南著名的明代山麓別墅園林,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獨擅山水之勝,深得借景之妙,以精湛的造園藝術(shù)和獨特的風(fēng)格而著稱于世。1982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F(xiàn)已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明末清初,園曾分割。清順治末康熙初,秦耀曾孫將其合并,并加改筑,延請造園名家張欽掇山理水,疏泉立石,園景益勝。康熙、乾隆兩帝各六次南巡,必到此園,乾隆仿此園于頤和園中建“惠山園”(諧趣園)咸豐同治年間,寄暢園多數(shù)建筑毀于兵火,后稍作補茸。1952年秦氏后裔將私園獻(xiàn)給國家,即作保護性修復(fù);又將園西南角建于雍正時之貞節(jié)祠劃入園中,后陸續(xù)重修園內(nèi)景點。園景布局以山池為中心,假山依惠山東麓山脈作余脈狀;又構(gòu)曲澗,引“二泉”水流注其中,潺潺有聲,園內(nèi)大樹參天,竹影婆婆,蒼涼廓落,古樸清幽,經(jīng)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精美的山水,洗練的建筑,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各,屬山麓別墅園林,F(xiàn)在園內(nèi)的主要景點有:錦匯漪、七星橋、知魚檻、郁盤、八音澗、九獅臺、美人石、含貞齋、秉禮堂、鳳谷行窩、鄰梵閣等。1988年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鳴湍空塵意;
列岫澹煙光。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題惠山寄暢園
徑從古樹蔭中度;
泉向奇峰罅處潺。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題惠山寄暢園
月鏡光含宙瀲瀲;
云紳聲落澗潺潺。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題惠山寄暢園
清泉白石自神境;
玉竹冰梅總化工。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題惠山寄暢園
池含林采明于纈;
石貽苔華媚若鈿。
——錢南周題寄暢園
“纈”,染花的絲織品、織物上的印染花紋。
雜樹垂萌,煙輕云談;
風(fēng)澤清暢,氣爽節(jié)和。
——清·翁同龢題惠山寄暢園
荇藻瀠洄,三面波光映紫壁;
樹木陰翳,半園山色上朱闌。
——秦岐農(nóng)題惠山寄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