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知識——意境與技巧的融合
(一)意境是主題,技巧是修飾。
意境與技巧的融合,就必須符合“意境是主題,技巧是修飾”這樣一種格調(diào)。否則,就又跑到純意境與純技巧的路子上。古聯(lián)句中,如“綠水無憂,因風(fēng)皺面;青山不老,為雪白頭!被颉芭喝胗倌,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筆點天文!钡鹊龋际且饩撑c技巧相融合的例子,就不多言,F(xiàn)以第五屆擂臺聯(lián)賽出句為例來討論:
出句:把酒邀春,春日人三醉
出句機巧說明:
1)第二小句中“日、人、三”拼合為“春”字
2)兩小句之間“頂真”相接
3)“醉”在意義上與“酒”呼應(yīng),全句意在表達“春日之時,人們由于高興,
把酒邀春,三餐皆醉”的喜興之情 。
余認(rèn)為“春日人三醉”解釋為“春日的人三餐皆醉”這是一種比較淺白的意境,應(yīng)該還可以解釋為“春日人三者皆醉”,這是對聯(lián)句意境一個更高的提升。賽事中多數(shù)對者注意到了這兩層關(guān)系,所以對句都做到了照顧意境與技巧相融合;匚哆^來,“春日人三醉”在語法上兼顧到了兩種解釋,也以“春日人三醉”在技巧上為表達春節(jié)的喜悅起到很好的修飾作用。故只有如此才能在聯(lián)句的意境與技巧融合作到無懈可擊。曾試對:
把酒邀春,春日人三醉
唱歌舞袖,袖衣口十新。
再以第九屆聯(lián)賽意境與技巧出句來討論。
出句:田園趣,山水情,潛心修意堪陶醉
說明:
1) 從句意上看,可以這樣理解:
田園之趣,山水之情,能讓人真正地靜下心來,修養(yǎng)自已的性情,陶冶自已的情操,而人在這潛心修意的過程中,更會感覺到山水之美,田園之趣,所謂樂在其中,“欲辨已忘言”,我能不陶醉嗎?
2) 機巧部分:
潛心、修意、陶醉雙關(guān)。
陶令之趣在疏淡自然的田園,而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間也。
潛、修其名也。陶指陶令,醉指醉翁。
余認(rèn)為出句是個好句,很好的典故與嵌名聯(lián)。直點陶潛即可,但可惜與歐陽修扯到一起,就有輕重的區(qū)別。陶和歐是不同時代的人物,且其起到的文學(xué)價值的作用是不能相題并論的,陶可以說是完全在個人的仕途不得意才潛,歐的修是種政治大家的博大胸懷才修的。故出句存在搭配強弱的矛盾。另外以歐陽修的號與名各取一字來嵌名,同樣顯得生硬。聯(lián)句在考慮技巧為前提的情況下,忽略了主題的統(tǒng)一性。所以余覺得此技巧在出句解釋上比較失敗。曾對:
田園趣,山水情,潛心修意堪陶醉
民眾憂,家國患,易室安居自樂天
余再看,自己出句亦含李清照和白居易。李清照字易安居士。然考慮出句,堅持自己的看法以白居易勉強對之。
綜合兩個比較典型的聯(lián)句,不難看出,若忽略了技巧是為意境服務(wù)的情況下,就連出句創(chuàng)作者都很難把握出句的主題。所以創(chuàng)作者應(yīng)盡量避免技巧為先,這樣才可能創(chuàng)作出意境與技巧相融合的好聯(lián)句。
(二)技巧在譴詞造句中逐漸走向文字的美感,達到意境與技巧的相互融合
技巧的方法多種,給意境增添趣味,使語句精彩,漂亮,富有生氣,增加感人力度。然在表達同一個主題思想的情況下,技巧只需要稍加變化,在譴詞造句中琢磨些成分,就可以把一個純技巧的句子變?yōu)橐饩撑c技巧相融合的好句,以下面三組句為例:
1.果老騎驢敲竹杠
一徑清風(fēng)敲竹杠
院里打秋風(fēng),竊語絲絲敲竹杠
在同為表達“敲竹杠”這樣一個主題,第一句以神話原型引出技巧,第二句以擬人修辭格引出技巧,第三句在擬人格上更進一步生動形象化。聯(lián)友可試著自己體會其中的差異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2.吳剛揮斧月不滿
玉斧磨成削月瘦
試問新月,為誰消得十分清瘦
同理,第一句以神話原型引出技巧“月不滿”。第二句嵌帶吳剛伐桂的典故“削月瘦”。第三句撇開神話,以擬人修辭格引出“十分清瘦”。從中不難看出,一句比一句更走向文字的美感。從而造成意境審美上的效果也不同。
3.攔路爬山虎
剪徑老山藤
此兩句稍對比下,更容易體會到兩句在造字上的差異而造成的意境效果不同。
綜上所述,創(chuàng)作者可在創(chuàng)作句時,盡量減少白話,加些細膩,貫入自己的體會與感情,做到趣巧結(jié)合,色香調(diào)和。通過利用“拆字,嵌字,雙關(guān),頂針,回文,摹狀,繪聲,復(fù)辭,成語,比擬......”等等修飾手段,來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聯(lián)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