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精選2篇)
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 篇1
茨 威 格
教學目標
1.散文的情與景的完美結合。
2.體會文章取材小而立意深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評價文章的能力。
2.體會作者對偉人列夫•托爾斯泰的祟敬之情。
3.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分析.討論
一.導入 新課
由托爾斯泰的墓導入 。
二.介紹作家茨威格(見課件)
三.簡介列夫•托爾斯泰(見課件)
四.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找出描寫托爾斯泰墓的句子。
2.初步體會作者的主觀情意。
五.檢查學生思考的情況
六.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1.請學生朗讀寫托爾斯泰墓的有關句子。
。ò鍟皦災埂保
2這些句子體現(xiàn)了托爾斯泰墳墓怎樣的特點?
明確:自然﹑簡樸﹑樸素。
3.這種美是一種什么樣的美?
明確:樸素美。
4.作者認為樸素的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這種感情?
明確:“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更感人的了”,“他的墳墓成了世間……最感人墳墓”,“人們重新感到……更打動人心的了”,“看上去再也沒有像樹林中……內心深藏著的感情”。
5.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注意重音。
6.分析“他的外孫女……”一段文字,你能從這些文字里感受到什么?
明確:追求一種自然寧靜的遠離世俗的幸福。
7.文中哪些文字體現(xiàn)了托爾斯泰所追求的意境?
明確:“夏天……冬天……”
8.“這個小的……當中的一個。”由此作者聯(lián)想到了拿破侖﹑歌德﹑莎士亞 的墓冢,并進行了比較,你能說說作者的用意嗎?
明確:反襯出托爾斯泰偉大的人格美。
七.拓展訓練1
讓學生做91年高考是題。
九、拓展訓練3
“椅子墳”的調查。
附:板書設計
世間最美的墳墓
——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
[1]
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 篇2
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
茨威格
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這快將被后代永遠懷著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圣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蔭里。順著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便到了墓冢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庇。他的外孫女跟我講,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風中微微搖動的樹木是托爾斯泰親手栽種的。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尼古萊和他聽保姆或村婦講過一個古老傳說,提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們倆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栽了幾株樹苗,這個兒童游戲不久也就忘了。托爾斯泰晚年才想起這樁兒時往事和關于幸福的奇妙許諾,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中獲到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啟示。他當即表示愿意將來埋骨于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
后來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fā)現(xiàn)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后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而通常,人們卻總是懷著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里,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閑情,并且不容許你大聲說話。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著,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溫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無論你在夏天還是冬天經過這兒,你都想象不到,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包容著當代最偉大的人物當中的一個。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弦: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后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老殘軍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侖的墓穴,魏瑪公候之墓中歌德的靈寢,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亞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