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
【設計說明】大綱指出:要通過高中語文教學,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說:“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詞語的任意堆砌!备咧形难晕慕虒W首先使讓學生將文言文讀懂讀透,在理解上下一番功夫然后才是鑒賞與品讀。而語文特級教師洪鎮(zhèn)濤也說:“學習語言要把讀作為開啟語言寶庫的鑰匙,讀出思想,讀出情感,讀出形象,讀出韻味,讀是語文課第一教法。對于抒情性極強且語言優(yōu)美的文言文,更是如此。
《離騷》是一個自言其憂而又苦不得志的人生故事,是一番志行高潔而又憂國憂民的心靈追問,是一曲超脫世俗而又高奏自我的華麗樂章。針對這樣的文章,我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合作解決疏通文意,共同探究文章內涵,引導學生感悟《離騷》的魅力,理解屈原的人生追求的五彩之夢,在朗讀與探究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背誦全詩。
2.了解“騷體詩”的形式特點,體會節(jié)奏感、韻律美。
3.積累重點詞語,疏通詩句,理解作品內容。
4.初步感受并理解屈原所表達的愛國憂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誦讀全詩,感受“騷體詩”的語言特點;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愛國憂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詩歌的語言特點。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文本
(播放電影<屈原>片段)
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誰?
生 (齊聲)屈原
( 字幕屈原)
師 大家對屈原了解多少?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 屈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楚國貴族,與懷王同祖。屈原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輔佐懷王,
參與議論國事及應對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對外參加合縱派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因受小人陷害,他兩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羅江而死,以明忠貞愛國之懷。
師 非常好,他介紹的非常全面,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生 (齊聲)《離騷》
師 那么“離騷”是什么意思呢?
生 (充滿 疑惑)
師 離通“罹”,遭遇;騷:憂愁!半x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
全詩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
《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本文選自《楚辭》。(投影)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為主體的詩歌總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文《離騷》, 因此后人又把“楚辭”的體裁稱為“騷體”。
《離騷》與《詩經》在文學史上并稱“風騷”,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屈原為什么作《離騷》呢?
生 苦悶 憂愁
生 不得志
生 被流放了
師 都可以,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這樣說的: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