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生 導學案
課題《尊生》
石油中學 樊金梅
學習目標:
找出文中出現的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能直譯課文中的重點句子。認識莊子不要讓生命淪為工具的思想及對生命價值和尊嚴的張揚,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習運用寓言故事說理的技巧。
明確自學目標:
(1)、清理字音障礙。(2)、了解故事基本內容。
重點難點
分析個別句子中的重要文言知識點,并結合分析結果直譯句子。結合寓言故事和生活實際分析莊子的“尊生”思想。
課時安排:1課時
自主學習
一、教師檢查自學成果:
1、(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櫟樹( lì)絜( xié)棺。 guǒ )液樠( mán )柱蠹(dù )見夢( xiàn)果蓏(luǒ )掊擊(pǒu )
(2)、提問:本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提示:人物——匠石 櫟樹 事件——匠石認為長壽的櫟樹是無用的,櫟樹托夢向匠石證明自己是有用的。 結果——無用乃為大用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行翻譯全文
明確目標:
(1)、逐句梳理其大意。
(2)、找出重點文言語法現象,并作思考分析。
2、教師檢查自學成果: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文言現象,作以解釋并對句子進行翻譯。
(1)、匠石之齊——之,動詞,到,往。翻譯:匠石到齊國去。
(2)、其大蔽數千牛——大,形容詞作名詞。翻譯:這棵樹大的樹冠可以遮蔽數千頭牛。
(3)、其高臨山——高,形容詞作名詞。翻譯:這棵樹的高度可以俯瞰大山。
(4)、匠伯不顧,遂行不輟——不顧,不回頭看。輟,停止。翻譯:匠人連看也不看,只是不停地向前走。
(5)、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定語后置。翻譯:從來沒見過像這樣壯美的木材。
(6)、以為柱則蠹——蠹,名詞作動詞。被動句。翻譯:用它做成屋柱定會被蟲蛀蝕。
(7)、是不材之木也——材,名詞作動詞。翻譯:這是不能成材的樹木。
(8)、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于文木邪?——賓語前置,介詞結構后置。翻譯:你將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將拿有用的樹木和我相比嗎?
(9)、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獎儯,折,泄皆為被動用法。翻譯:果實成熟后就會被擊打,被擊打后就會被摧殘;大的枝干被折斷,小的枝干被拽下來。
(10)、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能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于世俗者也!e語前置。苦,終,使動用法。于,被。翻譯: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的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受苦的例子,所以常常不能終其天年而中途夭折,是自己使自己被世俗打擊。
(11)、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物,名詞作動詞。翻譯;況且你和我都是物,為什么把對方看成是物呢?
(12)、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獝,哪里。你這個快要死的無用之人,又哪里理解無用之木呢!
二、師生研習課文
1、明確目標:對故事情節(jié)極其所反應的思想有所把握。學生思考
(1)、曲轅有一棵怎樣的櫟樹?提示:外形—— 影響——
(2)、匠石作為一個愛木之人,對這棵人人仰慕的奇樹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為什么?
(3)、櫟樹托夢給匠石,告訴匠石它之所以長到今天這樣一棵奇樹的原因,這原因是什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講出來的?
(4)、“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包含了幾層關于如何看待生命之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