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美文欣賞范文(精選4篇)
八年級美文欣賞范文 篇1
我心中的長城
有人說,它是曠世奇觀,有人說,它是千年沉淀,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里程碑,在華夏文化史上,留下一抹濃墨。
它,見證了這歷代英雄的成長,與中華的命運緊緊相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甚至是成吉思汗,無一不經歷戰(zhàn)火,而它,便是最堅固的防線。
它,是一條巨龍,曾傷痕累累,曾低泄不前,但風沙與冰雪淹沒不了他叱咤的雄風,刀光劍影磨滅不了它那悲壯的雄魂。那一段段曾經,激烈也好,平淡也罷,給它留下的只是那厚重的歷史烙印。
在感嘆它的壯觀時,有人卻說它是一切罪惡的根源,無數生命因它消殆,秦始皇的殘忍,與它相連,但英雄總有遺憾,正因如此,才應更加珍愛這用鮮血換來的遺產;“起舞高歌鎮(zhèn)魂曲,祭奠千年亡魂夢”過往那段歷史的恩怨,在幾經戰(zhàn)火洗禮,歲月的考驗,長城的長早無法去量衡,只得用千年時光去品味,他那獨有的味道……
八年級美文欣賞范文 篇2
蠟燭流淚了
一天晚上,爸爸、媽媽和奶奶在客廳看電視,我一個人在房間寫作業(yè)。這時,我們家突然停電了,眼前頓時一片漆黑。奶奶摸索著墻壁從抽屜里拿出一根蠟燭,用打火機點燃后,把它放在了我的書桌上,好讓我繼續(xù)寫作業(yè)。
我寫著寫著,抬頭一看,啊!蠟燭已經燃燒一半了,上面的蠟油在一點一滴地流下來,流到煙缸里。我突發(fā)奇想,那一點一滴的蠟油,不就是蠟燭傷心的淚水嗎?它為大家?guī)砹斯饷,而它卻在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轉眼間,蠟燭只剩下小半截了,它的那條小生命也就快結束了,然而,它的內心卻在閃爍著淚花。漸漸地,蠟燭熄滅了,正在這時,我們家的電來了,眼前一片光明。
我想,蠟燭的光雖然很微弱,但它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卻令我終生難忘。當國家有難時(地震、山洪……),我便會想起蠟燭那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儲存了一年多的零花錢,捐獻給災區(qū)人民。
八年級美文欣賞范文 篇3
有夢,怎追
夢中。我看見一個不大點的孩子,一直在跑,一直……一路有坑坑洼洼的泥濘,有平坦寬闊的瀝青,累,很累,汗在流,淚在哭。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堅持,停下吧。他擦完汗,繼續(xù)往前,沒理我,我再次問,他轉過頭來笑了,笑得燦爛,氣喘吁吁的回我:我有一個夢,我不想放棄,我相信不斷追逐,定會成功,你信嗎?
可是,天亮了,他們早已在忙碌中……
考試并不是那么簡單,不像小說寫的那樣,上課不聽,照樣一百;無形補課,也能出色。你只欠缺一個美其名曰:爆發(fā)力的東西。小學成績真的很好,可是初中呢,再想的那么呆板就玩完了,記的背的,理解的,都多了,可是我又懶,退的真的挺快,更不必說高中,我不敢幻想了。在這種消沉的狀態(tài)下,我迷戀上了網絡。小說、漫畫、電視劇……無一不看,在學校就昏昏欲睡,在家就精神抖擻。后來我發(fā)現自己完全是喪失自我,正在淪陷那個大洞。我嘗試著去改變,有希望。一段時間后,我……又恢復了重啟模式,又和媽媽鬧了一場,她說不再管我了,也是天天念著看書寫作業(yè),我煩,她也煩……
寫作業(yè),就是為了,不寫作業(yè);完成任務,就是為了寫作業(yè)。這個夢我做的好辛苦,原來的努力,都白費了,更別談什么夢想了。
我想追夢,我還如何,誰知道。
八年級美文欣賞范文 篇4
我的老師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莻炎夏,那個小鎮(zhèn),那個只有初中文化的中年婦女,徹徹底底地讓我對這句話深有感慨。
這時一陣吆喝聲吸引了我:“來來來,新鮮的打糕,蜂蜜花生的嘞!”聞聲望去,那是一個穿著紅圍裙的大娘,她正分切著一塊塊白嫩嫩,沾著花生碎,外皮有些晶瑩的打糕,帶著白手套的雙手揮著鏟刀,幾下的工夫,一盤整整齊齊的打糕便擺放在她旁邊棕色的木桌上“擇地不如撞地,就這兒了。”我一邊給自己鼓氣一邊向她走過去。
“您好…這糕多少錢呀”一個稚嫩的童音打斷了她的“課堂”,“三塊錢一盤哩”“太好啦,我正好有四塊錢。”那個小男孩清澈地眸子放出了光,白胖的小手指著一盤說:“我要這盤行不?”“好好,來,再給你加點糖!”大娘似乎極喜愛孩子,小心翼翼地在男孩的那盤又淋了厚厚一層糖汁“謝謝大娘”。小男孩一邊蹦跳著離開,一邊向這邊揮手致謝,可這一蹦便出了事,只見他身子一歪,腳似絆倒了什么似的,接著,整個人便摔了下去。“呀!”大娘和我聞聲趕緊出攤看,那小男孩倒是并無大礙,只是可惜了那盤白白的打糕,一個個盡數散落在地上,眼看卻是不能吃了,小男孩眼巴巴地看著,嘴一徶,眼淚便大粒大粒地向下落,大娘一看,著急了,還不等我回神便又端來了一盤熱乎乎的打糕“娃娃別哭,來你吃這個吧。”大娘說著將新的打糕塞到男孩手里,“可是我錢不夠了。”“不要錢,大娘送你的,你看,這個我也淋了糖汁兒呢!”水男孩眨了眨眼睛,破涕為笑,大娘也笑了,眼角的魚尾紋,那一瞬間竟化為一絲溫流填滿了我的心……
再后來,就沒有后來了,記得道別時她親手塞給我一盤打糕,說是我“拜師學藝”很是辛苦,而我留給她的最后一句話是“謝謝大娘!”
就是這樣一個鄉(xiāng)下大娘,我欠她一聲老師,她卻教予了我畢生受益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