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黨員申報材料——腳踏實地,不懈努力
個人簡介:陳桂龍,08旅游管理班學生,中共預備黨員,大學期間任班級班長,曾任青年志愿者服務總隊實踐部部長、09旅游管理班助理班主任。
個人格言:做人以誠,做事以真
個人獲獎情況:1、XX年獲國家助學金。
2、XX年獲國家助學金。
3、XX年獲國家勵志獎學金。
4、獲XX年“環(huán)保時裝秀”優(yōu)秀設計師和優(yōu)秀模特獎。
5、獲-XX年“優(yōu)秀入黨積極分子”稱號。
6、獲-XX年“優(yōu)秀團員干部”稱號。
職業(yè)資格證書、計算機、英語等級考試等情況:取得計算機應用等級b級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種可以終生奉行的信仰的話,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在很多事情上會很胡涂,不知道怎么處理,日子也過得漫無目的,浪費時光。有信仰才能有動力,才有原則,才會讓自己覺得很充實,才可以分辨是非。
一、在思想上
進入大學以后,這個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通過對實事對黨政策的了解,更加堅定了他的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因為他得共產(chǎn)主義是最科學,最先進的,揭示了歷史的發(fā)展趨勢,未來的世界也將是這樣的,自己理應為真實的未來而努力。XX年10月,他和班里的其他幾位同學一起進黨校學習,雖然學習一個星期只有一次課,但收益卻頗大。老師的講課都是比較精辟的,老師們的真心話語和精彩的分析讓他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對黨有了更深入和真實的認識?粗@么多同學和他一起奮斗,更看到了我黨堅實的群眾基礎。看到了黨員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盡心盡力的赤子之心。對他心里的觸動很大,他也感覺到了自己的基礎知識有所不足。但學無止境,他會繼續(xù)抱著嚴謹?shù)膽B(tài)度學習黨的知識,關心實事和黨的政策;同時平時做事從小事做起,盡量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在XX年1月份的時候,學校安排08旅游管理班到酒店進行頂崗實習。在去到酒店的那一天,班上的同學因為住宿的問題,拒絕了學校安排的實習任務。那時,在他的腦海就只閃過一個念頭,我是一名預備黨員,我要服從上級的安排,要能起到帶頭作用,當時他毅然決定,就算只剩他一個人,他也要留在哪里。后來班上的同學真的回去了,而他跟另一名同學就留在了哪里。最后因為其他因素,他們還是被學校叫了回去。
二、在工作上
進入大學以來,他先后擔任過08旅游管理班班長、青年志愿者服務總隊實踐部部長、09旅游管理班助理班主任。雖然身兼數(shù)職,但他嚴格要求自己要做到忙而有序,繁而不亂。盡自己的努力去為同學服務,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生活。在擔任青年志愿者服務總隊實踐部部長期間,多次組織同學到敬老院、助殘院等地慰問看望老人和殘疾兒童;曾參與組織“環(huán)保時裝秀”、四校聯(lián)誼、汶川地震1周年紀念活動、旅游專業(yè)歌舞晚會等大型活動;參加蘿崗區(qū)組織的迎五四遠足活動。在工作的時候,還利用其自身多重身份的特殊性,能充分調動人力、物力,保證每一個活動都能順利舉行,更能讓同學們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讓同學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到奉獻也是一種快樂,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除了在校期間的學生工作上,他嚴格按照黨員的要求鞭策自己。在頂崗實習和畢業(yè)的時候,其本人也身先士卒,做好帶頭做用,深受企業(yè)領導的好評。在頂崗實習時,在完成每天自己的工作任務之后,他都會主動去幫助其他未完成任務的同學,在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問題之后,他都會為同學指出問題所在,并提出修改建議,以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在畢業(yè)實習之前,他主動聯(lián)系了好幾家單位,都碰壁了。但是他并沒有灰心,而是努力繼續(xù)找實習單位,終于被一家酒店錄取為客房領班。在剛去工作的時候,由于經(jīng)驗不足,許多事都不知道怎么樣去處理,所以經(jīng)常犯錯。那時候他感覺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一樣,覺得壓力好大,甚至想過要辭掉工作。但是做為預備黨員的他,不僅頂住了壓力,還化壓力為動力,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每天經(jīng)常義務加班,為的就是想學到更多東西。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主動去請教下屬的老員工或領導。在學習工作上所需的技能外,還主動去請教其他部門的同事,學習更多的技能。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調整,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能很好地勝任這份工作了,而且得到部門領導的肯定。
在這三年的學生工作和社會實踐中,他說他收獲了許多,在此我跟大家談談他的幾點自身體會:一、我始終堅信“態(tài)度決定一切”,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否則是無法全心全意的去完成工作。二、在為人處事方面,一定要真誠,只有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待。三、在工作上,一定要“真”,只有真正為同學,為下屬辦好實事,他們才會服從你,尊敬你。四、要勤于開口,不懂就問。五、要以禮相待,正所謂“禮多人怪”,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六、要及時有效地進行溝通,不僅要做一個述說者,更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學會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