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guān)于知錯就改的作文
【篇一】
人非圣賢,每個人都一定有做錯事的經(jīng)驗。當然,我也不例外。但只要肯彌補自己所造成的傷害與錯誤,并且誠心誠意的悔改,承諾下不為例,就能夠得到原諒。而一次做錯事的經(jīng)驗,能夠讓自己成長,并且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事情。
記得那是六歲時發(fā)生的事,那時的我乳臭未干、調(diào)皮至極。有一天,我不小心把爸爸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拿來畫圖,畫完之后順手將文件丟到垃圾桶里。年紀尚小的我,當然不知這文件里的字字句句代表的意義是多么的重要,也不知已犯了滔天大罪,只顧著嬉戲打鬧。直到看似十分緊張的爸爸問我有沒有拿他桌上的一張紙時,我才了解自己犯了一件大錯。幼小的心靈很怕被爸爸“修理”,所以就撒了一個天大的謊言,撇清了責(zé)任,內(nèi)心卻是十分的不安。
紙終究包不住火。有一次,一向自認精明的我不小心說溜了嘴,經(jīng)不起父親再三的詢問,“哇~”震天價地的一聲,響徹云霄似地哭了起來,等心里平靜之后,才道出那天事情的經(jīng)過。爸爸一聽,頓時怒氣沖天、暴跳如雷,拿起棍子就想往我身上打。我大聲的哀嚎、哭喊著,希望慈愛的母親可以替我求情說些好話。但媽媽也擺出一副愛莫能助的表情,叫我心情直落谷底,遍體擅抖不已,令我很傷心。
夜幕低垂,我拖著狼狽不堪的身子上床睡覺,我一夜無眠的想著這件事情,在事件里繞來繞去,始終繞不出來,就好像是迷路的人,在山中迷霧里繞不出去一般。突然之間,我想通了,也知曉為什么平時和藹可親的爸爸頓時火冒三丈,因為一份文件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要小看那“舉手之勞”的“小惡”,這個“小惡”簡直使爸爸發(fā)狂至極,可見此文件的重要。古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睂崬橹晾名言,想起昨天的教訓(xùn)全都是老天爺給我的懲罰,我的心中沒半點怨恨,反而學(xué)到很多。
之后,我拖著疲乏的身子向爸爸的房間走去,向爸爸說聲對不起,已經(jīng)氣消了的爸爸欣慰的摟著我說:“算了,往者已矣。全天下每個人都曾犯錯過,但只要知錯能改,就可以取得原諒!甭犃诉@番話,悔悟不已的我早已淚眼婆娑了。
世界上沒有不會犯錯的人,但是,只要愿意真心悔改,就可以被原諒。從那時起,我就不再說謊,決不重蹈覆轍,并且教導(dǎo)弟妹“不說謊”的道理,使我的人生過著坦蕩蕩的生活。
【篇二】
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一個人難免犯錯誤,關(guān)鍵在于犯錯之后能夠嚴肅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
楚文王曾經(jīng)沉迷于打獵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對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堅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細荊條捆在一起,跪著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來,這樣反復(fù)做了兩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說:“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頓吧!”太保申卻說:“我聽說,對于君子,要使他們心里感到羞恥;對于小人,要讓他們皮肉嘗到疼痛。如果說讓君子感到羞恥仍不能改正,那么讓他嘗到疼痛又有何用處?”楚文王聽后深深自責(zé),從此不再去打獵,也不再沉迷女色,奮發(fā)圖強,不久就兼并了39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疆土。
文王因改過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國的盛況,然而有著西楚霸王之稱的項羽卻因為不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剛愎自用,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一次錯誤就是一次教訓(xùn),改過自新,才能不斷成熟起來。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寫過的《懺悔錄》,他要做的是“把一個人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因此在《屬性錄》中,他直面自己的隱私,痛責(zé)自己的過錯。他曾寫道,自己少年當仆人,偷過主人家一條用舊的絲帶,主人發(fā)現(xiàn)后,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此嫁禍于誠實的女仆瑪麗,破壞了她純潔、善良的名聲。
那時的盧梭是可惡的,自己偷東西還嫁禍于人,但后來他仍受人敬重,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他能勇于承認錯誤,并能及時改正錯誤,而不是掩飾自己的錯誤。作文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索?死账挂舱f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承認錯誤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棄,而是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銳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