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歌——《元夕無月·其二》
《元夕無月·其二》原文
三年此夕月無光,
明月多應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
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夕無月·其二》譯文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見月光,
美麗的月亮大概在中國臺灣故鄉(xiāng)。
想到海天之外去尋找明月,
半夜里做夢,神魂飛渡重洋。
《元夕無月·其二》作者簡介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中國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中國臺灣,到中國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后又于中國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