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理想(精選12篇)
6理想 篇1
——我心中的夢
泰日中學 初三(4)班 執(zhí)教:楊莉莉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學生們的美好,使大家懂得樹立的重要性。
2、同時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明白為實現(xiàn)應不怕苦去努力奮斗拼搏的道理。
3、培養(yǎng)學生在公眾面前表達自我的能力。
二、活動主題的說明:
1、活動針對初三部分學生在面臨人生的轉(zhuǎn)折點時,出現(xiàn)思想認識上的誤區(qū)(對未來的迷茫),行為上的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消極的對待學業(yè)),設計了這堂課。
2、本堂課的特點是以小品的形式貫穿整個過程,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fā)點,最后以學生簽名留言結(jié)束。在輕松、上進的氣氛中,使每位學生都有感悟,并通過留言加深印象。
3、本班學生尤其是男同學性格內(nèi)向,不敢在公眾面前講話,所以,通過這次主題班會,給他們一次鍛煉的機會。
三、活動準備:
1、布置作文:你的是什么?產(chǎn)生的原因?為實現(xiàn)你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上述材料收集起來進行綜合處理,選出有代表性的內(nèi)容,編成小品等形式予以表現(xiàn)。
3、準備兩首歌曲:一首表現(xiàn)對實現(xiàn)的渴望;一首表現(xiàn)為實現(xiàn)需奮斗拼搏。
4、準備一面寫滿同學的旗幟。
四、場景設計:
用各種彩帶布置教室,使其充滿輕松快樂的氣氛。同學們座位圍成山形,增加親切感。
主持人:殷秋芬、孫俊(小品中的主角)
五、活動過程 :
殷:“——我心中的夢”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孫:(背著書包上場,嘴里唱著)最近比較煩、比較煩……
殷:咦,孫俊,最近怎么老聽你唱這幾句?什么事讓你這么煩?
孫:別提了。自從開學以來,整天被作業(yè) 包圍著,快把我累死了。昨天語文老師布置的作文《我的》又害我想了一晚。真搞不懂,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現(xiàn)在要它何用?
殷:你這么想就大錯特錯了。一個人有了,也就有了奮斗的目標方向。當你獨自走在漆黑的路上找不到出路時,就是一盞探路燈,為你指明方向。有了它,才會發(fā)憤圖強、力爭上游,與困難對抗。你聽,同學們已在暢談起他們的來了。
(同學們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有簡單的幾句話;有詩朗誦;有小品表演;有機器人滅火表演;有小組唱)
殷:歌聲唱出了對美好的渴望。不過,要達到的彼岸,可得費一番功夫呢!(相聲:《我的》)
殷:看了以上的節(jié)目,你有何感想?
孫:主持人,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為什么李華的英語成績那么好?因為他曾經(jīng)對我提起過,他的是成為一名外交官。是驅(qū)使我們努力學習的動力。
殷:對啊,有,就有進步,有作為。
孫:其實,我也不是沒有。不過,我的有時是教師,有時是醫(yī)生,有時又是其他的……
殷:在實現(xiàn)的道路上,并非是一帆風順的。面對挑戰(zhàn),沒有堅強的毅力,沒有刻苦拼搏的精神,結(jié)果只能是一事無成。下面這個小品也許就是你的鏡子。
(張潔等人表演小品)
殷:相聲和小品的內(nèi)容來源于生活,反映了大家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孫:看了這些節(jié)目,我相信同學們和我一樣有很多感觸。
殷:我們還是先請張潔——小品中的主人公來說說吧!
張潔:小品中我所扮演的那位同學,是美好的,可在為實現(xiàn)的道路上,總是半途而廢。應以扎實的知識為后盾。
周麗花:從小品中,可得到啟示:做任何事都得細心。(其他話略)
方芳:相聲給我的感觸很深:的確,我也曾像程群那樣為了自己的暗暗下決心:一定為了自己的腳踏實地的學習。但是,總會遇到許多挫折,而我總是逃避。通過相聲,讓我懂得了“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正意義。從現(xiàn)在起,我要化為行動,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面對挫折用意志戰(zhàn)勝它,我相信我一定能實現(xiàn)。(其他同學的發(fā)言略)
殷:同學分析的真好!同學中存在著各種不良現(xiàn)象:作業(yè) 馬虎,遇到難題就放棄,體育課上碰到長跑就紛紛想辦法逃避。這些都表明大家怕吃苦。沒有頑強的毅力、怕吃苦可是人生路上的大敵。
孫:人應該有堅定不移的。我們必須用十二分的努力去爭取實現(xiàn)它。在這中間,挫折會像惡魔一樣擋在你面前。我們要用頑強的堅韌精神去克服它。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最終達到我們心中的夢。為了表達這種想法,我想演唱一首《真心英雄》。同學們和我一起唱,好嗎?(全體演唱)
殷:最后請班主任楊老師給大家做總結(jié)。(略)
(同學在旗幟上留言鼓勵自己。)
6理想 篇2
青島 鄭衛(wèi)國
○教學目標
、儆懈星榈乩首x、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②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jīng)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蹣淞⑦h大,并為之奮斗
○教學重點
①朗讀訓練。
②理解詩歌的主旨。
、圪p析詩歌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搜集有關為而奮斗的名人名言及其優(yōu)秀事跡。
、陬A習課文,就自己疑難和感興趣的問題,準備發(fā)言材料。
、劢處煖蕚滗浺舸艓В袟l件的可制作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俜磸屠首x這首詩歌。
、诎盐赵姼璧慕Y(jié)構(gòu)。
、劾斫庠姼璧闹髦肌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xiàn)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蓖瑢W們,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如何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
、俜蹲x
最好由教師范讀或放錄音磁帶,學生聽讀、欣賞。教師不必提任何要求,讓學生自行調(diào)動情緒,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diào),把握韻律、節(jié)奏。
②正音、正字、釋詞
、勰x
感知課文內(nèi)容:
a,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b.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主旨的?c.試著分析詩歌的結(jié)構(gòu)
④集體朗讀,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菡n堂發(fā)言
小組代表發(fā)言,解決上述問題,逐漸明確詩歌主旨及結(jié)構(gòu)。
板書:
歷史意義(2、3)
的意義(1) {人格意義(4、5、6、?)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并為之奮斗(12)
人生意義(8、9、10、11)
研討與賞析(上)
①精讀
逐段(1—7節(jié))理解研討,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谡n堂討論
研討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形象化語言:
第l節(jié),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它對于表現(xiàn)思想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這一節(jié)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有關提示:采用比喻、頂針和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內(nèi)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jié)總說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tǒng)領的作用。
第2節(jié),表達了什么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教師應啟發(fā)學生舉例證明。
第3節(jié),這一節(jié)是從什么角度談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關提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第4節(jié),在內(nèi)容上是怎樣安排層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義?
第5節(jié),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樹立遠大的重大意義。
提示:a.使人積極樂觀。b.使人斗志頑強。c.使人永遠年青。d.使人充滿活力。
第6節(jié),怎樣理解“獲得”與“犧牲”?你對詩歌所說的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7節(jié),“副產(chǎn)品”的本體是什么?有的人為什么也會“酸辛”?
有關提示:崇高的追求的是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等,決不是個人榮譽。的實現(xiàn)可能給會個人帶來榮譽,但這正像“副產(chǎn)品”不是主要的。在這里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榮譽。
解決了以上問題,對所學的內(nèi)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師可根據(jù)需求,對以上問題作出增刪取舍,但不可將結(jié)論和盤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簡單的問答形式,要特別注重討論分析過程。應當由教師點撥、引導,讓同學自主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分析、解決問題。對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應予重視。8—12節(jié)教學研討,也應如此。
作業(yè)
、俪瓕懖⒆R記字詞。
、诒痴b這首詩歌。
、弁瓿伞把杏懪c練習”二(準備課堂交流)。
、茴A習剩余部分內(nèi)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贆z查作業(yè) 。
、诶^續(xù)研討與賞析。
、語言運用。
○教學設計
檢查作業(yè)
、僮R記字詞。 ②朗讀、背誦。
研討與賞析(二)
課堂討論(8——12節(jié))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第8節(jié),你能從現(xiàn)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教師引導學生舉出實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認識的人生意義。
第9節(jié),這一節(jié)與上一節(jié)有什么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點?作用是什么?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義?
提示:并列關系,都是寫對人生的意義。上一節(jié)是從正面寫,這一節(jié)是從反面寫。第三、四句是兩個倒裝句,分別強調(diào)“給罪人新生”和“喚浪子回頭”。典型意義是連“罪人”和“浪子”都因為有而改變了自己,何況是一般人呢。
第10、11節(jié),這兩節(jié)詩歌在結(jié)構(gòu)上是什么關系?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么?
提示:層進關系。第10節(jié)從被動方面寫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么辦。第1l節(jié)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而產(chǎn)生的后果。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zhuǎn)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第12節(jié),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體驗
組織學生對照課文,聯(lián)系自己,談談應怎樣樹立遠大,并為之努力奮斗。
教師應讓學生自由論談,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言運用
①語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jié),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這個練習難度比較大,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這段文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鼓勵學生大但嘗試,并多給予賞識性評價。
、谛揶o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可由教師或同學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jié)構(gòu),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并為實現(xiàn)自己的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作業(yè)
、偻瓿伞把杏懪c練習”一。②將“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隨筆。
點 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人文精神方面,著力將課文表現(xiàn)的思想觀念,轉(zhuǎn)化為學生自身的情感意識。在語文素養(yǎng)方面,抓住了詩歌教學的主要特點,重在品味和賞析詩歌形象化的語言特點。教學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讀訓練和思維訓練,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符合新課改的精神。閱讀過程注重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學生易于接受;問題的設置,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前后貫通,相互照應,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特別是在學法指導上,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的自主、合作、探究,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的組織作用和引導作用得到鮮明的體現(xiàn)。本教案注重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注重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與表達能力,且兼顧了知識與能力教學目標 的綜合。
6理想 篇3
○教學目標
、儆懈星榈乩首x、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诼(lián)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jīng)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蹣淞⑦h大,并為之奮斗
○教學重點
①朗讀訓練。
、诶斫庠姼璧闹髦。
、圪p析詩歌的語言。
○課前準備
、偎鸭嘘P為而奮斗的名人名言及其優(yōu)秀事跡。
、陬A習課文,就自己疑難和感興趣的問題,準備發(fā)言材料。
、劢處煖蕚滗浺舸艓,有條件的可制作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俜磸屠首x這首詩歌。
、诎盐赵姼璧慕Y(jié)構(gòu)。
、劾斫庠姼璧闹髦。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xiàn)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蓖瑢W們,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如何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
、俜蹲x
最好由教師范讀或放錄音磁帶,學生聽讀、欣賞。教師不必提任何要求,讓學生自行調(diào)動情緒,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diào),把握韻律、節(jié)奏。
②正音、正字、釋詞
、勰x
感知課文內(nèi)容:
a,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b.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主旨的?c.試著分析詩歌的結(jié)構(gòu)
、芗w朗讀,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菡n堂發(fā)言
小組代表發(fā)言,解決上述問題,逐漸明確詩歌主旨及結(jié)構(gòu)。
板書:
歷史意義(2、3)
的意義(1){人格意義(4、5、6、?)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并為之奮斗(12)
人生意義(8、9、10、11)
研討與賞析(上)
①精讀
逐段(1—7節(jié))理解研討,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谡n堂討論
研討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形象化語言:
第l節(jié),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它對于表現(xiàn)思想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這一節(jié)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有關提示:采用比喻、頂針和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內(nèi)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jié)總說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tǒng)領的作用。
第2節(jié),表達了什么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教師應啟發(fā)學生舉例證明。
第3節(jié),這一節(jié)是從什么角度談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關提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第4節(jié),在內(nèi)容上是怎樣安排層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義?
第5節(jié),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樹立遠大的重大意義。
提示:a.使人積極樂觀。b.使人斗志頑強。c.使人永遠年青。d.使人充滿活力。
第6節(jié),怎樣理解“獲得”與“犧牲”?你對詩歌所說的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7節(jié),“副產(chǎn)品”的本體是什么?有的人為什么也會“酸辛”?
有關提示:崇高的追求的是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等,決不是個人榮譽。的實現(xiàn)可能給會個人帶來榮譽,但這正像“副產(chǎn)品”不是主要的。在這里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榮譽。
解決了以上問題,對所學的內(nèi)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師可根據(jù)需求,對以上問題作出增刪取舍,但不可將結(jié)論和盤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簡單的問答形式,要特別注重討論分析過程。應當由教師點撥、引導,讓同學自主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分析、解決問題。對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應予重視。8—12節(jié)教學研討,也應如此。
作業(yè)
、俪瓕懖⒆R記字詞。
②背誦這首詩歌。
③完成“研討與練習”二(準備課堂交流)。
、茴A習剩余部分內(nèi)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①檢查作業(yè) 。
、诶^續(xù)研討與賞析。
、壅Z言運用。
○教學設計
檢查作業(yè)
、僮R記字詞。 ②朗讀、背誦。
研討與賞析(二)
課堂討論(8——12節(jié))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第8節(jié),你能從現(xiàn)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教師引導學生舉出實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認識的人生意義。
第9節(jié),這一節(jié)與上一節(jié)有什么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點?作用是什么?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義?
提示:并列關系,都是寫對人生的意義。上一節(jié)是從正面寫,這一節(jié)是從反面寫。第三、四句是兩個倒裝句,分別強調(diào)“給罪人新生”和“喚浪子回頭”。典型意義是連“罪人”和“浪子”都因為有而改變了自己,何況是一般人呢。
第10、11節(jié),這兩節(jié)詩歌在結(jié)構(gòu)上是什么關系?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么?
提示:層進關系。第10節(jié)從被動方面寫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么辦。第1l節(jié)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而產(chǎn)生的后果。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zhuǎn)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第12節(jié),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體驗
組織學生對照課文,聯(lián)系自己,談談應怎樣樹立遠大,并為之努力奮斗。
教師應讓學生自由論談,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言運用
、僬Z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jié),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這個練習難度比較大,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這段文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鼓勵學生大但嘗試,并多給予賞識性評價。
、谛揶o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可由教師或同學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jié)構(gòu),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并為實現(xiàn)自己的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作業(yè)
、偻瓿伞把杏懪c練習”一。②將“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隨筆。
點 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人文精神方面,著力將課文表現(xiàn)的思想觀念,轉(zhuǎn)化為學生自身的情感意識。在語文素養(yǎng)方面,抓住了詩歌教學的主要特點,重在品味和賞析詩歌形象化的語言特點。教學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讀訓練和思維訓練,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符合新課改的精神。閱讀過程注重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學生易于接受;問題的設置,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前后貫通,相互照應,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特別是在學法指導上,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的自主、合作、探究,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的組織作用和引導作用得到鮮明的體現(xiàn)。本教案注重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注重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與表達能力,且兼顧了知識與能力教學目標 的綜合。
6理想 篇4
導語 :這是著名詩人流沙河對理想的禮贊。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比喻、優(yōu)美的詩句謳歌了理想,激勵我們?yōu)槔硐攵鴬^斗。讓我們把這首詩,牢牢記在心中;讓我們時時高唱理想之歌。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
理想是珍珠,一顆綴聯(lián)著一顆;/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美麗的珍珠鏈,歷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古,先輩照子孫。//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與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理想使你忘記鬢發(fā)早白;/理想使你頭白依然天真。
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chǎn)品,/而更多地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有理想者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yún)s從來不拋棄任何人,/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理想被扒竊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來,以后要當心。//
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可厭地夸耀著當年的功勛;/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終身,/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huán)境。//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jié)果;/理想抽芽,揄揚必有濃陰;/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6理想 篇5
導語 :這是著名詩人流沙河對理想的禮贊。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比喻、優(yōu)美的詩句謳歌了理想,激勵我們?yōu)槔硐攵鴬^斗。讓我們把這首詩,牢牢記在心中;讓我們時時高唱理想之歌。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
理想是珍珠,一顆綴聯(lián)著一顆;/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美麗的珍珠鏈,歷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古,先輩照子孫。//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與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理想使你忘記鬢發(fā)早白;/理想使你頭白依然天真。
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chǎn)品,/而更多地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有理想者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yún)s從來不拋棄任何人,/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理想被扒竊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來,以后要當心。//
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可厭地夸耀著當年的功勛;/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終身,/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huán)境。//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jié)果;/理想抽芽,揄揚必有濃陰;/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6理想 篇6
流沙河
理想,多么誘人的字眼!人類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斷向前發(fā)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努力。理想是什么?讀了這首詩,你對理想的內(nèi)涵也許會有新的理解。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饑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溫飽;
溫飽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離亂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榮。
理想如珍珠,一顆綴連著一顆,
貫古今,串未來,瑩瑩光無盡。
美麗的珍珠鏈,歷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來,先輩照子孫。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
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
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
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理想使你忘記鬢發(fā)早白;
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種獲得,
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
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chǎn)品,
而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
理想?yún)s從來不拋棄任何人。
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
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
理想被扒竊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來,以后要當心!
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
可厭地夸耀著當年的功勛;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終生,
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huán)境。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jié)甜果;
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研討與練習
一 朗讀這首詩,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問題。
1你怎樣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這兩句詩的含義?
2詩人說:“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終生,/可笑地詛咒著眼前的環(huán)境!蹦阃膺@些說法嗎?與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3你能說說《理想》與《在山的那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嗎?找出這兩首詩中內(nèi)涵相同的詩句。
二 詩人給理想打了許多比方,異彩紛呈,含義深刻。試模仿第一段也寫幾句。
三 舉行一次朗誦比賽,比一比,看誰朗誦得最好。
讀一讀,寫一寫
蛻 饑寒 離亂 綴連 遠行 倔強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竊
詛咒 濃陰 海天相吻 浪子回頭 碌碌終生 絕處逢生 可望不可即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蟹颉ね袪査固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垡蛩固梗
彩虹,經(jīng)過與雷電激戰(zhàn)之后才出現(xiàn);
理想,經(jīng)過與困難搏斗之后才誕生。
。ㄖV語)
回首昨天,應該是問心無愧的;
面對今天,應該是倍加珍惜的;
展望明天,應該是信心百倍的。
。ㄖV語)
6理想 篇7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诼(lián)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jīng)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蹣淞⑦h大理想,并為之奮斗
○教學重點
①朗讀訓練。
、诶斫庠姼璧闹髦。
③賞析詩歌的語言。
○課前準備
、偎鸭嘘P為理想而奮斗的名人名言及其優(yōu)秀事跡。
、陬A習課文,就自己疑難和感興趣的問題,準備發(fā)言材料。
、劢處煖蕚滗浺舸艓,有條件的可制作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俜磸屠首x這首詩歌。
、诎盐赵姼璧慕Y(jié)構(gòu)。
③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xiàn)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蓖瑢W們,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
①范讀
最好由教師范讀或放錄音磁帶,學生聽讀、欣賞。教師不必提任何要求,讓學生自行調(diào)動情緒,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diào),把握韻律、節(jié)奏。
、谡簟⒄、釋詞
、勰x
感知課文內(nèi)容:
a,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b.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主旨的?c.試著分析詩歌的結(jié)構(gòu)
、芗w朗讀,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菡n堂發(fā)言
小組代表發(fā)言,解決上述問題,逐漸明確詩歌主旨及結(jié)構(gòu)。
板書:
歷史意義(2、3)
理想的意義(1){人格意義(4、5、6、?)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12)
人生意義(8、9、10、11)
研討與賞析(上)
、倬x
逐段(1—7節(jié))理解研討,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谡n堂討論
研討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形象化語言:
第l節(jié),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它對于表現(xiàn)思想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這一節(jié)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有關提示:采用比喻、頂針和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內(nèi)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jié)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tǒng)領的作用。
第2節(jié),表達了什么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教師應啟發(fā)學生舉例證明。
第3節(jié),這一節(jié)是從什么角度談理想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關提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理想,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第4節(jié),在內(nèi)容上是怎樣安排層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義?
第5節(jié),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樹立遠大理想的重大意義。
提示:a.理想使人積極樂觀。b.理想使人斗志頑強。c.理想使人永遠年青。d.理想使人充滿活力。
第6節(jié),怎樣理解“獲得”與“犧牲”?你對詩歌所說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7節(jié),“副產(chǎn)品”的本體是什么?有理想的人為什么也會“酸辛”?
有關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等,決不是個人榮譽。理想的實現(xiàn)可能給會個人帶來榮譽,但這正像“副產(chǎn)品”不是主要的。在這里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榮譽。
解決了以上問題,對所學的內(nèi)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師可根據(jù)需求,對以上問題作出增刪取舍,但不可將結(jié)論和盤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簡單的問答形式,要特別注重討論分析過程。應當由教師點撥、引導,讓同學自主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分析、解決問題。對獨到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應予重視。8—12節(jié)教學研討,也應如此。
作業(yè)
、俪瓕懖⒆R記字詞。
、诒痴b這首詩歌。
、弁瓿伞把杏懪c練習”二(準備課堂交流)。
、茴A習剩余部分內(nèi)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贆z查作業(yè) 。
、诶^續(xù)研討與賞析。
、壅Z言運用。
○教學設計
檢查作業(yè)
、僮R記字詞。 ②朗讀、背誦。
研討與賞析(二)
課堂討論(8——12節(jié))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第8節(jié),你能從現(xiàn)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教師引導學生舉出實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認識理想的人生意義。
第9節(jié),這一節(jié)與上一節(jié)有什么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點?作用是什么?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義?
提示:并列關系,都是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上一節(jié)是從正面寫,這一節(jié)是從反面寫。第三、四句是兩個倒裝句,分別強調(diào)“給罪人新生”和“喚浪子回頭”。典型意義是連“罪人”和“浪子”都因為有理想而改變了自己,何況是一般人呢。
第10、11節(jié),這兩節(jié)詩歌在結(jié)構(gòu)上是什么關系?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么?
提示:層進關系。第10節(jié)從被動方面寫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么辦。第1l節(jié)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理想而產(chǎn)生的后果。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zhuǎn)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第12節(jié),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體驗
組織學生對照課文,聯(lián)系自己,談談應怎樣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
教師應讓學生自由論談,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言運用
、僬Z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jié),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這個練習難度比較大,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這段文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鼓勵學生大但嘗試,并多給予賞識性評價。
、谛揶o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可由教師或同學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jié)構(gòu),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作業(yè)
、偻瓿伞把杏懪c練習”一。②將“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隨筆。
6理想 篇8
羅源
[知識與技能]
1練習詩歌的朗誦。
2學習比喻、頂針、擬人修辭在詩歌中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
朗讀,討論,仿寫,體會。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理解作者對理想的解釋和對有理想的人的贊美。
2萌發(fā)樹立遠大理想的感覺。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預習,聽寫。
范讀(聽錄音),齊讀,一人一句開火車讀,結(jié)尾齊讀。
分析第一、二小節(jié)詩的含義、修辭。
第一小節(jié):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運用了比喻、排比、頂針的修辭。頂針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應該揭示其特點,并且舉例:“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第1、2個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節(jié):理想有時代性。
第12和34句之間為何是句號而不是分號?
[作業(yè) ]:模仿第一、二小節(jié)寫8句詩,要運用三種修辭,內(nèi)容自定。
聽寫改錯。
第二課時:
齊讀。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節(jié)。
三: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歷史的發(fā)展。
“歷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實現(xiàn)要經(jīng)歷多次的挫折和失敗。
與《在山的那邊》相同的詩句是哪些?
五:理想給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寫理想給人何種力量?
與34句含義相同的古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曹操)聯(lián)系書后背誦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chǎn)品”?
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不幸”指哪些?
“大寫的人”指什么樣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對理想要執(zhí)著。
“玷污”和“被扒竊”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對人生的重要性。
[作業(yè) ]:做課程探究。
第三課時:
交流仿寫的詩。
十二: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比喻的內(nèi)涵。
結(jié)尾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與本詩結(jié)尾含義相同的《在山的那邊》的詩句是哪些?
記憶附錄中關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講課程探究。
[作業(yè) ]:預習
作者郵箱:
6理想 篇9
流沙河課型:講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jīng)歷,理解詩歌的主旨。能力目標:模仿課文的寫法,寫短小的詩句。 (仿寫)情感目標:樹立為遠大的理想而奮斗的信念。教學重點:朗讀訓練,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詩歌的結(jié)構(gòu),理解詩歌的主旨,賞析詩歌的語言。教學難點:反復朗讀這首詩歌,討論、理解詩歌的主旨。教學方式:朗讀教學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
第1課時一、導入新課: 1、導語: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xiàn)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边@里的“!敝傅氖鞘裁茨兀渴侵咐硐氲木辰。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個人就會不畏勞苦地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2、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國作協(xié)理事、四川作協(xié)副主席。作品出版20種。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范讀 2、 正音、正字 蛻 饑寒 離亂 綴連 遠行 倔強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竊 詛咒 濃陰 海天相吻 3、釋詞 寂寥 浪子回頭 碌碌終生 絕處逢生 可望不可即 4、學生默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 (1)理想究竟是什么? (2)理清文章脈絡 (帶領學生邊讀邊理清每一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第l節(jié),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tǒng)領的作用。第2節(jié),理想有時代性,理想有層次性。第3節(jié),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第4節(jié),理想使人明確方向。第5節(jié),理想給人力量。一是樂觀,二是斗志,三是活力。 第6節(jié), 為崇高的社會理想而奮斗,就顧不得個人發(fā)財,也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他所獲得的是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理想實現(xiàn)后的喜悅,犧牲的是其他個人利益。第7節(jié),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而不是個人榮譽。第8節(jié), 理想對人生的意義。第9節(jié),理想對人生的意義。第10節(jié),要把理想視為生命。第11節(jié),正反對比,突出理想對于人生的重要。第12節(jié),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探究此詩脈絡) 第l節(jié),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tǒng)領的作用。2、3兩節(jié) “理想的歷史意義”;4、5、6、7節(jié) “理想的人格意義”;8、9、10、11節(jié) “理想的人生意義”。第12節(jié),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四、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從哪可以看出來? ( 學生默讀后小組討論,回答,互相補充) 要點: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五、作業(yè): 抄寫字詞 完成學探診第六課1-8題
第2課時一、語段賞析哪些詞語最能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 ( 同學自讀課文,然后小組交流,代表回答。 不求一致,重點是賞析語言。) 二、語言運用 1、語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jié),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2 、修辭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1節(jié)四個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體會每個比喻的喻意,從石到火,從火到燈,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huán)的,這在修辭手法上又叫“頂針”。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后兩個比喻上!袄杳鳌敝咐硐刖辰纭B谝估,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說“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見,這一節(jié)的意思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聯(lián)系實際,就很好懂。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樹立了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理想,這個理想像燈一樣,照亮了夜行的路。這個理想像路一樣,引中國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國,引中國人民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前兩個比喻,從星星之火,到點燃熄滅的燈,說的是理想傳播的過程,例如李大釗等人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時,共產(chǎn)主義理想在中國是星星之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就有如一盞明燈了。到達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長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理想的實現(xiàn)給人帶來美好的新生。(教師或同學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三、質(zhì)疑和交流:1、 學生質(zhì)疑,互相交流。教師積極引導,生生互動。 2、 談談學習本課受到的啟發(fā)。 言之成理即可。 3、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 四、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jié)構(gòu),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五、作業(yè):1、完成學探診第六課10-15。 2、仿寫練習: 例句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板書設計: 理想(流沙河)脈絡: 總----第l節(jié),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分----2、3兩節(jié) “理想的歷史意義”; 4、5、6、7節(jié) “理想的人格意義”; 8、9、10、11節(jié) “理想的人生意義”。 總----第12節(jié),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教學反思:初一學生讀這首詩,一方面要充分調(diào)動他自己的人生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聯(lián)系一些典型事例,去領悟詩句的含義。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強調(diào)朗讀的重要性,要多讀,多理解基礎上的有感情的朗讀。
6理想 篇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春天,作者回憶了自己學生時代的一位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贊揚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和藹可親,對生活無比熱愛的精神,表現(xiàn)了作者對老師尊敬、愛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采用倒敘的寫法,觸景生情,回憶了自己的親眼所見。文章語言生動,飽含深情。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劉老師之間的關系。把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討論解決。
3.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師生情,受到劉老師人格魅力的影響和熏陶,熱愛生活、勇敢地面對生活。
4.學習作者見物思人、列舉事例、邊敘邊議的寫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從作者含蓄的敘述中,體會文章表達的中心:熱愛生活,頑強地面對生活。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1.教師手拿風箏,問,這是什么?(板書課題),說說你在放風箏時的心理感受。
2.師導入 :然而作者對風箏卻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風箏就是理想的象征。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教師出示提綱,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1.讀通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找出文中具體描寫春天景色的句子,認真品讀,聯(lián)系全文,想想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義。
3.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文中圍繞劉老師講了哪些事。
4.標出文中令你感動的句子,說說自己為什么感動?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
三、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逐題反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ㄒ唬z查生字
(二)檢查讀通課文情況。
(三)結(jié)合問題反饋,深入理解課文,體會思想。
1.品讀描繪春天景色的語段。
2.讀文,了解劉老師,受他人格魅力的影響和熏陶。
3.談談你了解到關于劉老師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總結(jié)全文,感情朗讀課文。
1.談談你學文后有何收獲。
。ń處熞龑W生從兩方面來談。課文內(nèi)容思想;文章的表達方法。)
2.教師系統(tǒng)地小結(jié)。
3.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
上課 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和藹可親
14.理想的風箏
放風箏 熱愛生活自強不息
6理想 篇11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見一些身體有殘疾的人。有些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走出了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理想的風箏”講述的就是一個殘疾人的故事。
板書: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再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nèi)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匯報。
。1)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里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么關系?(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對結(jié)尾句有什么理解?(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贊嘆,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chuàng)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么含義?(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托自己要在廣闊的天地間在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jié)擴展
1、通讀全文,或聽范讀錄音。
2、談談對課文或?qū)⒗蠋煹挠∠蟆?/p>
3、寫法上啟示。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
課上:跳躍旋轉(zhuǎn) 關愛學生 生命頑強
劉老師
課下:放飛風箏 追趕風箏 熱愛生活
6理想 篇12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 點擊數(shù):160
一個理想的課堂應該能聽到學生的聲音——《陳毅探母》。
教學內(nèi)容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wǎng)!請在站內(nèi)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wǎng))網(wǎng)址是www.yuxin186.com】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陳毅探母》。
建議思考的問題
1.怎樣面對學生在課堂上說“不”?
2.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3.第一范文上該體現(xiàn)“現(xiàn)實主義”還是“人文主義”?
案例描述
左右為難
剛剛踏上工作崗位,就撞上了大刀闊斧的課程改革。教師要從原來的主導者、指揮者轉(zhuǎn)變成服務學生的組織者、參與者,第一范文應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必須堅持個性化表達、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等等。這一切都讓我對教書育人充滿了思索。如何讓只有六歲的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又具備現(xiàn)代文明素質(zhì),有秩序、合情理地自主學習,就成了大多數(shù)教師左右為難的一件事。
“我知道陳毅”
今天早上的第一節(jié)課就是語文,校領導要來聽課。為此我精心準備了一節(jié)常規(guī)課《陳毅探母》,光那一疊的字卡和獎品就讓我昨天忙到半夜。我對這堂課沒有多少把握,只在心中祈求少兩個插嘴的和唱反調(diào)的。伴隨著上課鈴,我提起精神小心謹慎地走進了課堂。
剛走進教室,就聽見班長,撛聨е嗤劾餐劾驳刈x書聲,看來課前準備就緒,我心中一陣暗喜。再看看學生們,一個個瞪著圓溜溜的眼睛盯著我,好像已經(jīng)意識到這堂課絕不能胡來,這讓我放心了許多。
開課不到5分鐘,在引出課題時,我給全班提了一個問題:“你們對陳毅了解多少?”這問題仿佛一滴水掉進了滾燙的油鍋,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這勢頭讓我感覺不妙。
果然,在指名一兩個學生發(fā)言后,還有好幾個學生不肯“罷手”,我知道,這必然會誤了主要任務,于是開始用眼神、手勢來提醒他們:“就此算了吧!”可學生哪里顧得了我的想法。而我呢,為了貫徹“服務學生”的宗旨,不得不聽他們講了一段段陳毅的簡介。
“小大人”張紫貽說:“陳毅是四川人,是共產(chǎn)黨員,當過副總理、外交官和上海市市長!”那口氣得意得好像在說他爹!按罄取崩钭雨险f:“陳毅是我國十大元帥之一,是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被稱為‘文武全才’!”“小靈通”田萌甚至說:“我還知道他的一個小故事,想講給大家聽!”接著娓娓道來。我心中焦急萬分,后悔不該布置收集陳毅資料的作業(yè),看這情景,再不剎車就沒救了。我借評價學生之機把話頭一轉(zhuǎn):“小朋友們說的都是陳毅馳騁沙場的豐功偉績,可你們知道嗎?在家中,在年邁的母親眼里,他又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我們來一起讀課文吧!”我暗自嘆了一口氣——終于完成導入了。
“我有不同意見”
我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下“孝順”一詞,“請小朋友自由地朗讀課文12自然段,然后談談你從哪里看出陳毅很孝順?”話音剛落,學生們又活躍起來,幾個讀書快的學生一會兒就搶著舉手回答,大家你來我往、互相補充,說得頭頭是道。最后,我總結(jié)性地接過話題:“是呀,你們看書上那幅圖,陳毅元帥非常擔心母親的健康,非常關心母親的病情!”我似乎已進入狀況,開始和學生自然交流了,正在我以為可以順水推舟的時候,“小炮筒”田楊嚷開了:“我不同意!我有不同意見!”這叫我如何是好!“這冷水潑不得”,我這樣告訴自己。只見田楊站起來理直氣壯地說:“陳毅一點也不擔心母親,圖上畫著他的表情是笑瞇瞇的,非常開心,他希望母親生病!痹谖蚁雭聿怀蓡栴}的問題,竟成了學生理解課文的絆腳石,這是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
這時我看到一向不愛發(fā)言的張詩琪舉手了,心頭一喜,立馬把機會給了她,她站起來大大方方地說:“陳毅元帥難得回家一次,見到母親能不高興嗎?”我贊許地點點頭,看到了她臉上少有的得意神情。
接著,特有人情味的楊天碩也站起來為陳毅元帥打抱不平:“病人生病本來就很痛苦了,如果你多對她笑,就能讓她忘掉痛苦,這樣,病會好得快些。”我豎起一個大拇指夸他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學生,他滿意地笑了。
我再看看田楊,他若有所思的樣子,似乎沒有剛才那么咄咄逼人了。誰知他眼前一亮,又站起來發(fā)問了:“陳毅的母親是裝。 边@話把全班給怔住了。也許是田楊的再三刺激給了我靈感,我突然意識到這將是引導學生體會母子情深的切入口,于是追問道:“為什么?”“她也是笑瞇瞇的,一點也不像有。 敝灰姟霸u論家”張玄奧站起來反駁道:“母親在病中沒人照顧,看到兒子從老遠趕回來看她,她能不開心地笑嗎?”“插嘴王”胡成蹊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喊道:“媽媽想念兒子是人之常情,陳毅的母親看到兒子,病就好了一半了,他就是媽媽的靈丹妙藥!”我萬萬沒想到這回胡成蹊插嘴插出了彩,“你真能理解媽媽的心情!”我微笑著表揚他,大家也都默默地點點頭,田楊被說服了,像一只泄了氣的皮球,可我認為他更充實了。
“書上錯了!”
終于進入到最后一段的教學。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巡視過程中,“個性派”胡睿佶突然拉住我衣袖說:“劉老師,書上錯了!”我好奇地追問,只聽他振振有詞地說:“這里用‘你’太不尊重母親了,應該用‘您’!蔽彝鴷详愐阏f的那句“從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意味深長地點點頭,“有道理,我還想聽聽其他小朋友的意見!
自讀結(jié)束后,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給全班探討,大家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習委員蒙心田的話最有說服力:“‘您’是對長輩的稱呼,這樣能表達陳毅元帥對母親的敬愛之情!痹诖蠡锏囊庖娺_成一致之后,我大力表揚了這個敢于挑戰(zhàn)書本的學生,全班同學都為他鼓掌,他得意地笑了,那是麥哲倫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欣喜表情。
接著,我讓學生拿出鉛筆,當堂把“你”改成“您”。在學生動筆的過程中,我又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把這一段中所有的“你”都改成了“您”,包括陳毅母親說的那句“你也五十多歲了,還替娘洗衣服”中的“你”。我立馬又把這個“你”字提出來給大家討論,反對的學生很多,理由也很充分,連一向害羞的張磊也藝高膽大起來:“長輩對晚輩說話時用‘你’,這里改成‘您’不是弄反了嗎?那會鬧笑話的!笨吹剿麄兡茏灾鞯靥岢鰡栴},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我覺得輕松自然了許多,學生們也在主動自覺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陶冶了情操。
最后,課文在學生們有感情的朗讀聲中結(jié)束了。
課后反思
“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這是我們在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課堂上老師在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必須善于駕馭學生的主動性并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大的收獲。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別怕聽到學生們說“不!”
這節(jié)課上,我最擔心的插嘴和唱反調(diào)的情況都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當時的我確實很焦急,然而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掐斷這根激起全體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的導火索,因為我知道:一個理想的課堂應該能聽到兒童的聲音。有問題才證明在思考,有討論才證明在探究。兒童喜歡隨心地去接受知識,這是他們的天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我認為,第一范文既要成為學生傳承文化的接力賽場,又要能讓學生在馳騁中逐漸激發(fā)自我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因此,“現(xiàn)實主義”和“人文主義”必須緊密結(jié)合起來,在一張一弛中牢牢把握住第一范文的性質(zhì)。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達到語文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徑。這節(jié)課中,我試著給了學生更多的發(fā)言權(quán),甚至是可以完全沒有老師的生生直接交流,漸漸地,課堂像被注入了活力,自己動了起來。這種學習方式不再是被動、封閉、接受性地學習的一種補充,更不可能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調(diào)料”和“興奮劑”,而是一種學習的革命,一種學習理念的根本轉(zhuǎn)變。
轉(zhuǎn)載自好題網(wǎng)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wǎng)!請在站內(nèi)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wǎng))網(wǎng)址是www.yuxin1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