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健康教育教案(精選2篇)
高中生健康教育教案 篇1
一、課程設(shè)計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是否過渡得順利,影響一生的發(fā)展。因此,高中階段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其中,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狀況,正確對待和異性的交往,建立對他人的積極情感反應(yīng)和體驗?释、喜歡與異性同學交往,這是青春期學生性心理發(fā)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異性交往方面卻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現(xiàn)象,比如有的學生因為受傳統(tǒng)“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的影響,或個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經(jīng)驗的影響,或個性的內(nèi)向、膽小、缺乏自信等影響,表現(xiàn)為異性交往時過分的害怕、緊張、甚至恐懼;有的學生則受西方文化或現(xiàn)代社會風氣的影響而表現(xiàn)為異性交往過分隨便、沒有分寸、容易陷入早戀。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通過“如何與異性交往”的心理教育課,來引導學生認識到適應(yīng)異性交往的原則,并學習以正確的方式方法與異性同學交往,這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學目的
1、增進青春期學生對異性生理、心理特點的認識,認識到異性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體歷程中的必經(jīng)階段。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并掌握一些與異性相處的原則和方法,克服異性交往的偏差,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體驗自身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煩惱和困惑,通過討論和活動,體會到友情的珍貴,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感情,與異性同學友好的交往。
三、教學方式
1、講述與討論
2、劇情表演
3、心情表白
四、教學準備
1、收集有說服力的故事2、準備幾個異性同學交往的情景(有適當?shù)暮筒贿m當?shù)模?、準備短片《樂樂的心事》4、每個學生準備一張白紙
五、教學對象:
高一(9)班學生
六、教學步驟
。ㄒ唬┕适聦耄骸毒G鵝的故事》
意大利文學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談》一書中講過一個故事:一位父親把兒子送到深山修行,兒子長到18歲時,父親帶他下山去佛羅倫薩,迎面遇見一群美麗的姑娘。兒子即問:“這是些什么東西?”父親急忙說:“趕快低頭,眼睛看著地下,別去盯她們。”“可是她們叫啥名字呢?”兒子刨根問底。父親趕忙編瞎話:“她們叫‘綠鵝’。”說來也怪,小伙子生平還從沒見過大千世界,更沒見過女人。他對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沒興趣,卻令其父意外地說道:“父親,讓我?guī)б恢痪G鵝回去吧我要喂她。”
教師引導:這個寓言故事其實揭示了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人的自然成長的力量遠遠大于教化的能力,傾慕異性是人之本能,是正常之事,如果你們對異性同學有這樣的感覺,是人之常情的,不要覺得難為情,那么,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yīng)該如何與異性同學交往呢?下面我們請同學來表演我們生活中常碰到的情景,大家來評價。
(二)情景劇表演
劇情一;課后,一位男同學向旁邊的女同學求教,女同學給予講解。
劇情二;為了討論班上活動安排,班長(男)請文娛委員(女)到湖邊進行討論。劇情三;全班同學在一起進行郊外活動,兩位男女同學卻總是獨自在一塊活動。劇情四;一個男同學在路上向一位女同學打招呼,并想給她談點事,后者感到非常緊張,臉也紅了,手足都不知該怎么放。
請兩位同學根據(jù)劇情逐一進行短劇表演,讓同學們對正;虿贿m當?shù)漠愋越煌懈行缘恼J識。
學生有針對性地討論,教師總結(jié)引導,問題大體包括以下幾點:
。╝)與異性交往時,應(yīng)該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
(b)在交往方式上(如時間、地點、場合等),怎樣才是恰當?shù)模?/p>
。╟)如何區(qū)別異性間的友誼與愛情?
。╠)如何把握好異性朋友的雙邊關(guān)系?
。╡)怎樣克服異性交往時的緊張、羞澀的心理?
附參考、建議:
。╝)男女交往是正常的,是青春期性心理發(fā)展之必然,因此無需緊張、害怕。
。╞)對待異性同學要自然,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像建立同性關(guān)系那樣建立異性關(guān)系。
。╟)與異性同學交往時,要相互尊重、接納、體諒和信任,做到真誠相待。
。╠)男女間的交往應(yīng)該是集體、公開的,應(yīng)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
。╡)異性交往時,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要把握好雙邊關(guān)系的程度,避免超越正常異性交往界限。
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討論,講解異性同學交往的重要作用。比如:男女中學生的交往有利于增進對異性的了解,有助于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可以擴大社會交往的范圍,在學習上得到異性同學的幫助,增強與人溝通的社會交往能力,促進人格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等。鼓勵學生以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異性交往問題。
。ㄈ┬⌒≌{(diào)查——《花季、雨季,你贊成中學生戀愛嗎?》(通過表態(tài)、討論,認識中學生戀愛的“利”與“弊”,引導正確認識。)
學生拿出白紙,寫上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教師提供表格作參考)學生發(fā)言,也可以反駁其他同學的觀點。
教師引導:從同學們的真知灼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同學們都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說明大家對生活,對異性的感覺還是非常敏銳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最終的目的是要讓我們正確認識中學生戀愛的“弊”,使我們既不陷入早戀的迷途,又能在高中階段收獲珍貴的異性友誼。下面,我們一下來探討中學早戀的特點,同學們也許從中會受到啟發(fā)。
。ㄋ模⒎治鲋袑W生戀愛的特點
1、不穩(wěn)定性: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長期,也是心理和生理急劇變化的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青少年的理想、志趣、愛好、性格等都會發(fā)生很大的改變,從而引起愛情的變化。
舉例:講述故事——父親的教誨
2、盲目性:同學們,仔細考慮我們?yōu)槭裁匆敲丛缯剳賽,有人說是為了避免孤單,想找個人陪陪,有人說是為了尋找一種不一樣的感受和生活,有人說不為什么,就是喜歡和她(他)在一起,而實際上,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因為自己周圍的朋友都有了“女朋友”或“男朋友”,如果自己不談的話,男生會被認為沒有本事,女生會被認為不可愛,沒人愛。由此,帶有此種念頭的戀愛是盲目的戀愛,為所謂的面子,不值得。
舉例:堅守防線,相約大學!
3、外在性:中學生的戀愛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戀愛,他們更多地關(guān)注的是對方的外表,是對方對自己好不好,而當有一天,交際圈子更廣了,如果認識了更為優(yōu)秀的對象,你會堅守自己的承諾嗎?所以,中學時代的戀愛往往是沒有結(jié)果的花。舉例:追求戀愛的真、善、美。
。ㄎ澹┣榫澳M: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
請同學們觀看短片《樂樂的心事》,提問學生:你認為樂樂要不要寄出這封信,為什么?如果寄出這封信,會給男女生帶來什么后果?
教師小結(jié):進入青春期后男女生對異性產(chǎn)生朦朧的情感,是一種特殊又相當正常和健康的心理體驗。劇中主人公不必因此自責,但是,如果莫憂寄出了那封信,而且放任自己情緒沖動而戀愛,就有可能荒廢學業(yè),貽誤青春年華。所以,青春期的男女生交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原則。
(六)總結(jié)中學生異性交往的原則
首先要克服羞怯。與異性交往要感情自然,儀態(tài)大方,不失常態(tài)。以免使正常的異性交往誤入歧途。
其次,真實坦誠。在交往過程中要做到坦蕩無私,以誠相待,這是建立和發(fā)展良好關(guān)系的前提和基礎(chǔ)。切忌以“友誼”或“友情”為幌子招搖撞騙,心術(shù)不正地騙取異性的感情。
再次,留有余地。雖然結(jié)交的是知心朋友,但是,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無顧忌。比如談話中涉及兩性之間的一些敏感話題時要盡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體接觸要把握好分寸,不能過于輕浮,也不要過分拘謹。在與某一個異性長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雙方的關(guān)系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遠”,以免超越正常交往的界限。另外,男女交往還要在談話中避免糾纏那些不良情緒、行為;在集體活動中避免過多的單獨相處;在交友范圍上不作過多限制。與更多的同性異性同學交往,也可避免異性單獨相處時產(chǎn)生的不適應(yīng)和不自然心理。
。ㄆ撸┳哌M心靈——增強你的性別魅力
教師:同學們,我們認識了如何與異性交往的同時更應(yīng)該把大好的時光用在增強自身性別魅力上面,這點必須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使得自己成為一個受別人歡迎,有涵養(yǎng)、有魅力的人。請同學們各拿出一張白紙,寫下你對以下題目的看法,以思考來結(jié)束今天的學習。
女生做題:(各寫三點以上)
我所欣賞的男生特征是:我所討厭的男生特征是:
我認為男生所欣賞的女生特征是:我認為男生所討厭的女生特征是:男生做題:(各寫三點以上)
我所欣賞的女生特征是:我所討厭的女生特征是:我認為女生所欣賞的男生特征是:我認為男生所討厭的男生特征是:
七、補充活動
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如拔河比賽、男女雙打比賽、合唱比賽、參觀活動等,制造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機會,對比較害羞的同學更應(yīng)鼓勵積極參加。
八、課程教學建議
由于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影響,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學生的異性交往問題,都是持比較反對的態(tài)度,或以各種正當理由約束之,或明確反對之。尤其是對女生,發(fā)現(xiàn)她與異性同學交往,則非常緊張,甚至反復叮囑其警惕男性。這種消極的反對態(tài)度不利于青春期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進行“如何與異性同學交往”心理教育課時,首先自己對學生的異性交往問題要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會得到學生的信任與認同。其次,組織教學時,宜注意正面引導,在鼓勵異性交往的基礎(chǔ)上,通過一些事例來使學生認識到不適當?shù)漠愋越煌牟涣己蠊瑥亩囵B(yǎng)學生正確的異性交往意識和適當?shù)姆绞椒椒ā?/p>
高中生健康教育教案 篇2
【設(shè)計理念】
本活動是針對青少年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缺乏目標意識,一部分青少年學生缺乏遠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點而設(shè)計的。
青少年學生盡管在意志品質(zhì)的發(fā)展方面隨年齡的增長有所進步,但有些學生的自控能力還是不夠,耐挫能力低,怕苦,怕累,同時也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因此,很有必要進行關(guān)于立志方面的學習,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是獲得成功的基礎(chǔ),激勵學生追求美好的理想,確立遠大的志向,學習一些如何達到目標的具體方法,并通過榜樣的學習進一步增強自我激勵水平,形成奮發(fā)向上、勇于進取的精神風貌。
【活動目標】
1、通過聯(lián)想、討論、小組交流、合理設(shè)計未來等活動,使學生懂得目標對人生的引導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標。
2、學習達到某一目標的具體實施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體驗達到目標時的激動心情,促進學生更加奮發(fā)向上,向新的目標邁進。
難點:幫助學生確立適合自己的奮斗目標以及為達到目標制訂可實施的計劃或方案。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張白紙、一個信封。
2、一盒舒展、悠揚的音樂磁帶。
【適應(yīng)對象】
中學生。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引題
教師:同學們,你們設(shè)想過自己的未來嗎?生命的旅行將如何到達理想的彼岸?自己將成為怎樣一個人?從事什么工作?取得怎樣的成績?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其實是非常有意義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非常有趣的游戲。
二、游戲活動:未來暢想曲
1、教師指導學生做“看未來”的游戲
。P(guān)掉教室的燈光,有窗簾的把窗簾拉上)請學生找一個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身體放松,情緒放松,靜下心來,平穩(wěn)呼吸。
“時間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頓)
“我們繼續(xù)前進,時間慢慢地流逝。10年了、這時,你又在哪里?從事什么職業(yè)?”(稍作停頓)
“再往前走,時間不斷地流逝。15年了,我們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體是否健康?
“工作是否取得成績?少年時的夢想是否實現(xiàn)?”
。ㄍnD一會兒)“大家慢慢地睜開眼睛,回到現(xiàn)實!
。ń處熢谥v導語時,要做到聲音低沉、平穩(wěn)、緩慢,留有空間,令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
2、交流分享活動
先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分享‘看未來”的經(jīng)歷。交流時可提出這些問題:看到自己的將來了嗎?看見了什么?如沒看見,想一想,為什么看不見?然后請幾位學生參加全班交流。
3、教師點評、歸納
同學們對未來的夢想或設(shè)想即是每個人的人生目標。而目標就是你通過活動希望得到的結(jié)果。每個同學看到的景象并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實現(xiàn)的程度也不一樣。
目標有理想目標(長期目標)和現(xiàn)實目標(階段目標)之分。理想目標的實現(xiàn)需通過一個個階段目標的實現(xiàn)來完成,并在階段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中根據(jù)社會需要、環(huán)境的改變和自身興趣的轉(zhuǎn)移而不斷地修正。一個恰當?shù)娜松繕藨?yīng)當介于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人生是由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連續(xù)統(tǒng)一體。人生的意義不在于過去,也不在于未來,而在于人的現(xiàn)實活動,在于對現(xiàn)實的突破和超越。
三、情景討論:目標是海上航行的燈塔
1、出示材料:在一個跳高實驗中,實驗對象被分成兩組,第一組,教練不作任何技術(shù)指導,只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和差異,每天確定不同的跳高目標。另一組也不作任何技術(shù)指導,不具體確定跳高目標,完全隨實驗者自己的意愿,想跳多高就跳多高。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有目標的一組與無目標的一組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
2、小組討論:兩個組的跳高成績?yōu)楹纬霈F(xiàn)明顯差異?
3、教師歸納
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人在一個確定的目標下,會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從心理到生理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沒有目標,生活就是盲目的,人就不會運用和發(fā)揮自己的智慧才能,就會無所事事、庸庸碌碌、虛度光陰。確定積極的人生目標,能幫助我們掌握自己的生活,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潛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服務(wù)于社會的發(fā)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填寫“問卷”:檢視自己的目標概況
1、你曾經(jīng)有過哪些目標?
提示:包括學習方面的,人際關(guān)系方面的,以及其他日;顒樱缬斡、學自行車、做風箏等。
2、你認為哪些成功了?哪些失敗了?
3、原因是什么?
4、交流分享“問卷”的前兩個問題。
五、講述名人故事:引導學生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
1、教師向?qū)W生介紹約翰·戈達德的故事:
約翰·戈達德,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會員和紐約探險家俱樂部的會員。他出生在洛杉磯,從小就充滿了幻想。15歲那年,他把自己一生想干的事情列在一張表上,題名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著:“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和麥特荷思山;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游覽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結(jié)婚生子;參觀全球”每一項都編了號,一共有127個目標。現(xiàn)在約翰·戈達德在經(jīng)歷了8次死里逃生和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后,已經(jīng)完成了其中的106個目標。他說下一個目標就是游覽中國的長城。約翰·戈達德常說的話就是“我決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目標,一有機會到來,我總是準備就緒”。
2、小組討論:約翰·戈達德是怎樣為自己確立目標的,又是怎樣付諸行動的?你聽了約翰·戈達德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和體會?
3、教師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回顧與展望,與學生分享成長的喜悅。(教師介紹小時候的夢想、對未來的設(shè)計以及人生格言)
4、請學生靜靜地回顧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來,寫自己《一生的志愿》及人生格言。要求:認真思考,想想自己究竟有些什么愿望,不管暫時有無實現(xiàn)的可能,寫下來。鄭重寫上自己的姓名、班級、學號與日期,作為送給老師的珍貴禮物。我們約定30年后再啟封,看看自己的愿望實現(xiàn)了多少。
六、“心理透析”:分享將夢想變成現(xiàn)實的策略,設(shè)計實現(xiàn)目標的計劃或方案
1、教師講述:“人無志不立”,“立志不定,終不濟事”。理想是人生的燈塔,志向是生活的路標。中學時代,正是立志的最好時機。馬克思就是在中學時代立下了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的遠大理想,并為此奮斗了終生。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時代讀到一本《世界英雄豪杰傳》,他為書中介紹的華盛頓、林肯、拿破侖、彼得大帝等的英雄業(yè)績所感染,即給自己起名“子任”,表示要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茖W史上許多大科學家,也都是在中學時代立下攀登科學高峰的宏偉志愿,為人類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明代學者王守仁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比绻阆霝樽鎳姆睒s富強大干一番事業(yè),那就應(yīng)該早早確立自己遠大的理想。一個人到了中學時代還渾渾噩噩沒有明確的志向,就會造成終生的遺憾。
2、出示配圖多媒體:向?qū)W生介紹“立志”的三個心理過程:
動機斗爭——確立目標。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我要考上某某大學”、“我要在初二年級加入共青團組織”等等。
暗示成功——相信夢想能實現(xiàn)。夢想是很有力的暗示,雖然夢想不一定會實現(xiàn),但沒有夢想?yún)s是“零”;如果一開始就感覺自己會輸,那么肯定會失敗。
自我激勵——實現(xiàn)目標。每個人都能通過暗示或自我暗示激勵自己。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就是記住一句話,以便在需要的時候這句話能從下意識心理狀態(tài)閃現(xiàn)到意識心理狀態(tài)。夢開始時總是可望不可及的,惟有不斷地自我激勵才能獲得成功。
3、小組討論:對“立志”的三個心理過程的理解。
七、行為訓練
學生自行設(shè)計一個實現(xiàn)目標的方案(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技能、習慣、健美等都可以)。
示鋼
目標:減肥。
步驟:購買吃了不會發(fā)胖的食物;不要像過去一樣無節(jié)制地飲食;計劃在第一星期后減輕體重一公斤;堅持每天跑三千米;把自己較瘦時的照片貼在床頭。
八、結(jié)束活動
再做一次“看未來”的游戲:
“每個人都有一個未來,每個人的未來都不一樣,這完全取決于每個人過去的經(jīng)歷和付出的努力。”
“我有一個遠大的目標,有一個理想的目標。我正在慢慢地接近這個目標。5年了10年了l5年了我看到了曾向往的事情變成了現(xiàn)實。我慶幸自己少年時確立了志向,慶幸自己不斷朝這個目標努力,才有這樣的成長和收獲。”
“啊,我感到快樂,感到幸福,感到人生是多么地美好”
九、擴展活動
回家調(diào)查父母或親戚朋友年輕時的理想是什么?現(xiàn)在是否實現(xiàn)?怎樣實現(xiàn)的?如果沒有實現(xiàn),是什么原因阻礙他實現(xiàn)的?
【活動后記】
這是一堂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心理滿足、使學生難以忘懷的心理輔導課。在課堂上,通過聯(lián)想、討論、小組交流、合理設(shè)計未來等活動,學生們不僅思考、分析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懂得了目標對人生的引導作用,初步確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他們更從約翰·戈達德特別是馬克思、毛澤東等偉人身上汲取了向上的動力,也從他們平凡的心理老師身上看到了腳踏實地所帶來的人生回報。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沉浸在對自己美好未來的憧憬之中。對自己的人生設(shè)計,少的十多條,多的七十多條。他們這種對自己未來人生志向的安排,對于我們研究、掌握和指導當代青少年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