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禮節(jié)上禮賓的次序與國旗的懸掛
總之,在具體工作中,要耐心、細(xì)致、反復(fù)考慮研究、設(shè)想多種方案,以避免因禮賓次序方面的問題引起一些不愉快。
二、 國 旗 的 懸 掛
國旗是國家的一種標(biāo)志,是國家的象征。人們往往通過懸掛國旗,表示對本國的熱愛或?qū)λ麌淖鹬亍5,在一個主權(quán)國家領(lǐng)土上,一般不得隨意懸掛他國國旗。不少國家對懸掛外國國旗都有專門的規(guī)定。在國際交往中,還形成了懸掛國旗的一些慣例,為各國所公認(rèn)。
按國際關(guān)系準(zhǔn)則,一國元首、政府首腦在他國領(lǐng)土上訪問,在其住所及交通工具上懸掛國旗(有的是元首旗)是一種外交特權(quán)。東道國接待來訪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時,在隆重的場合,在貴賓下榻的賓館、乘坐的汽車上懸掛對方(或雙方)的國旗(或元首旗),這是一處禮遇。此外國際上公認(rèn),一個國家的外交代表在接受國境內(nèi)有權(quán)在其辦公處和官邸,以及交通工具上懸掛本國國旗。
在國際會議上,除會場懸掛與會國國旗外,各國政府代表團(tuán)團(tuán)長亦按會議組織者有關(guān)規(guī)定在一些場所或車輛上懸掛本國國旗(也有不掛國旗的)。有些展覽會、體育比賽等國際性活動,也往往懸掛有關(guān)國家的國旗。
在建筑物上,或在室外懸掛國旗,一般應(yīng)日出升旗,日落降旗。遇需懸旗志哀,通常的做法是降半旗,即先將旗升至桿頂,再下降至離桿頂相當(dāng)于桿長三分之一的地方。降旗時,先將旗升至桿頂,然后再下降。也有的國家不降半旗,而是在國旗上方掛黑紗志哀。升降國旗時,服裝要整齊,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不能使用破損和污損的國旗。國旗一定在升至桿頂。
懸掛雙方國旗,按國際慣例,以右為上,左為下。兩國國旗并掛,以旗本身面向?yàn)闇?zhǔn),右掛客方國旗,左掛本國國旗。汽車上掛旗,則以汽車行進(jìn)方向?yàn)闇?zhǔn),駕駛員左手為主方,右手為客方。所謂主客,不以活動舉行所在國為依據(jù),而以舉辦活動的主人為依據(jù)。例如,外國代表團(tuán)來訪,東道國舉行的歡迎宴會,東道國為主人;答謝宴會,來訪者是主人。也有個別國家,把本國國旗掛在上首。
幾種掛旗法:
(1)兩面國旗并掛
。2)三面以上國旗并掛
注:多面并列,主方在最后。如系國際會議,無主客之分,則按會議規(guī)定之禮賓順序排列。
(3)并列懸掛
。4)交叉懸掛
。5)交叉掛
(6)豎掛(客方為反面,主方為正面)
。7)豎掛(雙方均為正面)
國旗不能倒掛,一些國家的國旗由于文字和圖案的原因,也不能豎掛或反掛。有的國家明確規(guī)定,豎掛需另制旗,將圖案轉(zhuǎn)正。例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旗豎掛時,五角星的星尖依然朝上。有的國家則無明確規(guī)定。因此,正式場合懸掛國旗宜以正面(即旗套在旗的右方)面向觀眾,不用反面。如果旗是掛在墻壁上,避免交叉掛法和豎掛。如果懸空掛旗,則不成問題。
各國國旗圖案、式樣、顏色、比例均由本國憲法規(guī)定。不同國家的國旗,如果比例不同,用同樣尺寸制作,兩面旗幟放在一起,就會顯得大小不一。例如,同樣六尺寬的旗,三比二的就顯得較二比一的大。因此,并排懸掛不同比例的國旗,應(yīng)將其中一面略放大或縮小,以使旗的面積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