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用西餐應(yīng)注意禮儀(精選3篇)
享用西餐應(yīng)注意禮儀 篇1
使用刀叉
如在用餐時要放下刀叉,應(yīng)將其放在盤子兩邊,刀與叉子頭向內(nèi)。
如用完了餐(即使盤中仍有剩余食物),應(yīng)把刀叉平行斜放入盤中,叉齒朝下。叉離自己近、刀離自己遠(yuǎn)。
在將盤中食物推到叉上去時,應(yīng)使用面包,而不要用刀去推。
不要始終拿著刀,也不要刀朝上。而要在切好食物后,便放下刀,讓刀放在盤子平行的右側(cè),然后使用叉吃。
注意,如果不知該怎么正確使用刀叉時,就看別人如何做,依樣畫葫蘆。
在有許多刀叉排列在桌上時,使用規(guī)則也是每次使用最外側(cè)的刀與叉。
在使用刀時,應(yīng)刀刃向下、食指按在刀脊上切割。
選用酒杯
如果你面前放著四個杯子,不要隨便拿起哪只就用。要知道其中的區(qū)分。
大杯用于盛水,人們不用它來干杯。因此,干杯時不能舉這個大杯。
中杯用于盛紅葡萄酒。小杯用于盛白葡萄酒。細(xì)長杯子用來盛香檳酒。
食用面包
將面包放在自己左面小盤中。在食用面包時,是不用刀去切割面包的,而是用手撕下一塊一塊面包,然后再放入嘴中。因此,人們也不用嘴去直接咬面包,除非是三明治。
如果要將黃油涂上面包,應(yīng)是用手一塊塊撕下面包,然后一小塊一小塊涂。不要一下子將整個面包涂滿。當(dāng)然在早餐時,可以在一長條半片棍子面包上涂上黃油、果醬。但在正餐中就不能這樣了。
飲酒、水、飲料時應(yīng)注意事項
在飲用杯中物時,應(yīng)先將口中咀嚼物咽下,然后將刀、叉在盤中放成八字形或交叉,再用餐巾紙將嘴唇擦拭干凈。然后再喝酒、水等。
在喝酒、水等時,中國人習(xí)慣舉杯仰頭痛飲,一口喝光。而在西方這卻恰恰是應(yīng)避免的。最文明的方式在西方是頭保持平直、一口口啜飲。喝到底時,杯中總還是留一點酒。
在喝飲料、湯、酒、水等時,不要用嘴唇吸出聲音來,而應(yīng)一口一口地輕輕喝。
在祝酒時,總是由主人或是地位、身份最高者倡議。
在握杯時,應(yīng)一手抓滿杯子,不要在擎杯時翹起小指或其它手指。
享用西餐應(yīng)注意禮儀 篇2
1、西餐紅酒禮儀
第一步:酒溫
冰鎮(zhèn)后紅酒味道較澀。
傳統(tǒng)上,飲用紅酒的溫度是清涼室溫,18至21攝氏度之間,在這溫度下,各種年份的紅酒都在最佳狀態(tài)下。一瓶經(jīng)過冰鎮(zhèn)的紅酒,比清涼室溫下的紅酒丹寧特性會更為明顯,因而味道較澀。
第二步:醒酒
紅酒充分氧化后才夠香。
一瓶佳釀通常是塵封多年的,剛剛打開時會有異味出現(xiàn),這時就需要“喚醒”這支酒,在將酒倒入醒酒器后稍待十分鐘,酒的異味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讓酒和氧氣的接觸面最大,紅酒充分氧化之后,濃郁的香味就流露出來了。
第三步:觀酒
陳年佳釀的酒邊呈棕色。
紅酒的那種紅色足以撩人心扉,紅酒斟酒時以酒杯橫置,酒不溢出為基本要求。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將紅酒杯橫置在白紙上,觀看紅酒的邊緣就能判斷出酒的年齡。層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顏色均勻的是有點歲數(shù)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陳年佳釀。
第四步:飲酒
讓它在口腔內(nèi)多留片刻。
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時已能領(lǐng)會到紅酒的幽香,再吞入一口紅酒,讓紅酒在口腔內(nèi)多停留片刻,舌頭上打兩個滾,使感官充分體驗紅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縈繞其中。
第五步:酒序
先嘗新酒再嘗陳酒。
一次品酒聚會通常會品嘗兩三支以上的紅酒,以期達到對比的效果。喝酒時應(yīng)按照新在先陳在后、淡在先濃在后的原則。
西餐紅酒基本知識:
選酒:
1、看產(chǎn)地。依據(jù)地理知識判斷當(dāng)?shù)仄咸哑焚|(zhì)是否良好,即: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地區(qū)葡萄成熟好,無病害,農(nóng)藥污染少。
2、看出廠日期。
3、看葡萄酒的壽命。按出廠日期算,五六年之內(nèi)都屬于它的最佳飲用期。
4、看酒中是否有沉淀或異物。異物如果是軟木渣,則不影響飲用;沉淀物如果呈粒狀,瓶倒立沉淀迅速下降,且酒液仍透明,則多為酒石沉淀,亦不影響其飲用。如果酒體渾濁或者有絮狀物,則可能發(fā)生霉變,不宜選購。
5、看顏色。干白葡萄酒多為微黃帶綠,干紅葡萄酒也有深紅、寶石紅、磚紅等多種顏色。紅酒的色度隨紅酒的藏釀而變化;新酒通常為深紅色,藏釀酒杯邊處的顏色變淺,并帶有淡棕色。發(fā)暗失去光澤或酒體渾濁的干紅葡萄酒不宜選購。
除此之外,選購葡萄酒時要注意幾點:
一是選多年經(jīng)營的名牌產(chǎn)品;
二是選擇知根知底的產(chǎn)品;
三是到直銷店、特約經(jīng)銷店或信譽度高的經(jīng)銷店去選購。
場所:
品酒的場所最好選在氧氣清新、氣溫涼爽的房間。室溫以攝氏18-20度為佳,紅葡萄酒飲用溫度:淡雅的紅酒約在12度左右,酒精稍高的約在14-16度,口感豐厚的約在18度左右,但最高不應(yīng)超過20度,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fā),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fā),易出現(xiàn)酸味。室內(nèi)應(yīng)避免有任何味道,香水味、香煙味、花香味。另外還需要具備白色的背景,最好采用白色的桌巾和餐巾,以便襯在酒杯的后面,觀察酒色。
時間:
理想的品酒時間是在飯前,品酒之前最好避免先喝烈酒、咖啡、吃巧克力、抽煙或嚼檳榔。專業(yè)性的品酒活動,大多選在早上10點至12點之間舉辦,據(jù)說這個時段,人的味覺最靈敏。
酒杯:
葡萄酒杯類雖多,在選購時仍有共同的基本原則:
1.無色透明;
2.杯腹最好無裝飾,以便于觀賞葡萄酒的原色;
3.材質(zhì)不宜太厚,以免影響品嘗時的觸感;
4.選用高腳杯子。
這樣當(dāng)轉(zhuǎn)動酒杯觀察時不會由于手的溫度影響杯中的酒。此外,葡萄杯使用過后應(yīng)立即清洗。洗滌時先用溫和的清潔劑洗凈,再用熱水沖洗,最后以不留棉絮的干布擦干,即可倒掛于杯架,或?qū)⒈诔狭⒎,以免積存悶臭氣味。
溫度:
要品嘗一款絕佳的紅酒,不能不注意品酒溫度:如果溫度太低,酒的香味便會被封閉在酒中揮發(fā)不出來;如果溫度太高,會因酒精味道過重而失其均衡感,極大影響酒的品質(zhì)。 紅酒一般適宜在室溫中飲用,15-18攝氏度之間最為理想。如果是高溫天氣,紅酒的降溫辦法以冰桶為宜,不宜放入冰箱,尤其是像豐收典藏赤霞珠干紅葡萄酒這樣一款好酒,過于冰鎮(zhèn)會破壞酒的原味。
開酒:
優(yōu)美的開瓶動作是一門藝術(shù)。開酒時,先將酒瓶擦干凈,再用開瓶器上的小刀(或用切瓶封器)沿著瓶口凸出的圓圈狀的部位,切除瓶封,注意,最好不要轉(zhuǎn)動酒瓶,因為可能會將沉淀在瓶底的雜質(zhì)“驚醒”。切除瓶封之后,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拭干凈,再將開瓶器的螺絲鉆尖端插入軟木塞的中心(如果鉆歪了,容易撥斷木塞),沿著順時鐘方向緩緩旋轉(zhuǎn)以鉆入軟木塞中,如果是用蝴蝶型的開瓶器,當(dāng)轉(zhuǎn)動螺絲鉆時,兩邊的把手也會緩緩地升起,當(dāng)手把升到頂端時,只要輕輕將它們往下扳即可將軟木塞撥出(但如果軟木塞太長,就很難一次就將其順利撥出來)。如果是用所謂的“侍者之友”的專業(yè)開瓶器,建議不要將螺絲鉆一次全鉆進去,留下一環(huán)(因為可能不知道軟木塞的長短,如果一次就把螺絲鉆全鉆到底,會穿過木塞,將軟木屑灑到酒內(nèi)),然后將手把扳下,把另一個支撐點支撐在瓶口,用左手握住,再用右手將手把直直地“提起來”(注意!是“提”而不是推,推很容易將軟木塞推斷,另外,提也會比較省力,因為施力臂愈長愈省力)。如果發(fā)現(xiàn)軟木塞太長,無法順利撥出時,請先停止,將所預(yù)留未鉆入的最后一環(huán)鉆體再鉆入,重新再“提”一下,等到軟木塞感覺快撥出時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輕輕晃動或轉(zhuǎn)動,輕輕地、安靜地、有氣質(zhì)地?fù)艹瞿救。再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干凈,就可以倒酒了?/p>
醒酒:
品嘗紅酒之前通常要先醒酒,使酒與氧氣充分接觸,讓紅酒進行“呼吸”。陳年紅酒通過醒酒能釋放成熟而且封閉的香味,使酒的香氣更加平衡;而新酒經(jīng)過醒酒可避免強烈的單寧感。 醒酒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酒的年齡、品種和特性等。一般年輕的新酒基本上提前半個小時甚至10分鐘就可以了。比較復(fù)雜的是濃郁型的紅葡萄酒,如果儲存年限太短,單寧味會特別強烈,這種酒至少要提前兩個小時開啟酒,使酒液充分接觸氧氣以增加香味、加速成熟。成熟期的紅酒,如豐收典藏赤霞珠干紅葡萄酒,一般提前半個小時,至多一個小時即可,這時酒體豐滿、酒香淳厚,是最佳的品嘗時間。
觀色:
紅酒都有自己獨特的顏色。一般觀色主要看酒顏色的透明度、清澈度和酒體的濃度。 將酒緩緩注入郁金香形透明高腳杯內(nèi),約1/4-1/3杯。對著光源,向前傾斜45度,舉杯齊眉觀察其顏色。優(yōu)質(zhì)紅酒能體現(xiàn)出鮮亮的質(zhì)感。豐收經(jīng)典珍藏干紅呈高雅的深寶石紅色,晶瑩絢麗。了解酒的透明度和質(zhì)感后,還要看一下酒體的濃度如何。輕輕晃動酒杯,傾斜看是否有酒液沿杯壁下滑的痕跡,即是否掛杯。豐收典藏赤霞珠干紅葡萄酒酒體醇厚、豐滿,酒精含量高,輕晃酒杯,酒液順杯壁緩緩留下。
聞香:
觀色完畢便進入聞香階段。葡萄酒的香味同樣因酒的年份、葡萄品種以及釀造方法不同而時有改變。將酒倒入酒杯,輕輕將酒杯放到鼻子前嗅聞,通常可以聞到自然揮發(fā)的香味。然后輕輕旋動酒杯,使酒沿杯壁旋轉(zhuǎn)以增加香氣濃度。優(yōu)質(zhì)葡萄酒具有純正、協(xié)調(diào)的果香和酒香,經(jīng)像木桶儲存過的葡萄酒還有柔和適中的橡木香,變質(zhì)的酒則會有酸味、硫磺味等不愉快的氣味。
享用西餐應(yīng)注意禮儀 篇3
一、座次安排有講究
。ㄒ唬┫慌帕械囊(guī)定
女士優(yōu)先:在西餐禮儀里,往往體現(xiàn)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排定用餐席位時,一般女主人為第一主人,在主位就位。而男主人為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距離主位:西餐桌上席位的尊卑,是根據(jù)其距離主位的遠(yuǎn)近決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于距主位遠(yuǎn)的位置。
以右為尊:排定席位時,以右為尊是基本原則。就某一具體位置而言,按禮儀規(guī)范其右側(cè)要高于左側(cè)之位。在西餐排位時,男主賓要排在女主人的右側(cè),女主賓排在男主人的右側(cè),按此原則,依次排列。
面門為上:按禮儀的要求,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要高于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交叉排列:西餐排列席位時,講究交叉排列的原則,即男女應(yīng)當(dāng)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應(yīng)當(dāng)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來,宴會場合是要拓展人際關(guān)系,這樣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讓人們能多和周圍客人聊天認(rèn)識,達到社交目的。
。ǘ┪恢门欧
就座西餐的位置排法與中餐有一定的不同,中餐多使用圓桌,西餐則以長桌為主。長桌的.位置排法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法式就座方式:主人位置在中間,男女主人對坐,女主人右邊是男主賓,左邊是男次賓,男主人右邊是女主客,左邊是女次客,陪客則盡量往旁邊坐。
英美式就座方式:桌子兩端為男女主人,若夫婦一起受邀,則男性坐在女主人的右手邊,女性坐在男主人的右手邊,左邊則是次客的位置,如果是陪同客盡量往中問坐。
二、西餐入座禮儀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cè)入座。當(dāng)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lǐng)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三、女性的皮包放哪里
在歐美的西餐禮儀中,女性入座后,通常會直接把手提包放在腳邊的地板上。由于她們對手提包的處理是如此,所以,把手提包放置桌上,對他們來說,是很冒失的行為,因此,除了晚裝的小手包,其他手提包不能放在餐桌上?赡苡泻芏嗳瞬涣(xí)慣把手提包放在地板上,這時,你可以把手提包放在背后和椅子之間,若是鄰座沒有人,也可以放置在椅子上。
四、餐布的使用
西餐禮儀中有“餐桌禮儀從餐巾布開始”這一諺語。餐巾布通常是折疊好放在位子中間的裝飾盤上,這是正式的晚宴上常見的餐巾擺法。如何優(yōu)雅的使用餐巾布?
1、入座后,不要急于打開你的餐巾布,因為第一個打開餐巾布的人應(yīng)該是女主人,她的這個動作宣布晚宴正式開始;
2、一般人用餐時應(yīng)將餐巾布平鋪在雙腿上,較大的餐巾布可以對折后鋪在腿上,餐巾布掛在胸前或圍在脖子上只適用于小孩或用餐不方便的人;
3、餐巾布也叫口布,是用來擦嘴的,所以不要用它來擦臉或擦餐具,除了必要時用來擦嘴之外,在餐桌上用餐的整個過程中你的餐巾布必須一直保持平鋪在你的雙腿上;
4、用餐期間需要中途離席時,你應(yīng)該把餐巾布放在你的椅子上,這表示用餐未完畢,你還會再回來繼續(xù)用餐;
5、用餐完畢后,把你的餐巾布從中間拿起,放在桌子上,具體位置是你盤子左邊的地方,正如打開餐巾布一樣,把餐巾布放回桌上的動作也是由女主人先做的,這表示晚宴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