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通用3篇)
七年級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
明天是端午節(jié)了,今天媽媽帶我到外婆家包粽子。我也很想要學包粽子,可外婆和媽媽都說我太小了,力氣不夠,外婆還說要等到18歲再學,那還要再等十年啊。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一位古代的人,叫屈原,因為他很愛國,而且很有才能。
今天外婆和媽媽包了兩種粽子,蜜棗粽子和香腸粽子。她們包的粽子外形有點象小老鼠的頭。我喜歡吃蜜棗粽子,甜甜的。下午我吃了一個,還想吃,但媽媽說不能一下子吃太多,會不消化的。外公說我是小饞貓,外公真是太“討厭”了。
七年級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是我們紀念投江自盡的偉大詩人——屈原!
在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有的吃食餅筒)!你肯定想問為什么吧?我來告訴你。因為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不過是紀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個楚國人,他的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殺,后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幫助吳國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墳墓用鞭子打楚王,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希望講和,夫差允許了。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居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也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而現在,我們正在吃食餅筒,看龍舟賽,紀念先人。
七年級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3
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我醒來時,問到一股清香味。起床一看,家里的門上掛滿了草。我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說是艾葉。
“那為什么要掛艾葉呢?”
“因為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眿寢尰卮。
我又問,“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掛艾葉呢?”
媽媽被我問住了,說,“我查查百度去!
原來在端午這天,天氣炎熱,很多蚊蟲蛇蟻都爬出來了,而且也很容易傳染各種疾病。我們古人認為,艾草有驅蟲避邪的功效,所以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掛起來。后來這個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原來是因為這個呀!我感覺古人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