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通用7篇)
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 篇1
經(jīng)過大半天的坐車和船之后,我們終于來到了美麗、富饒的嵊泗列島。
放眼望去,海中星羅棋布的一座座小島,猶如一顆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大海中。大大小小的漁船,五顏六色,在大海之中來回穿梭,一片繁忙的景像。在陽光的照耀下,嵊泗列島顯得格外清新、潔凈,有一種別具一格的美。
欣賞過了嵊泗列島之后,我們就來到了碧浪金沙的基湖沙灘。到了那兒,只見到處是一片金色的沙子,那些細膩而又柔軟的小沙子,鋪在廣闊的大海邊,躺上去既溫暖又舒適,遠處的大海,一個浪頭接頭一個浪頭而來,擊打著一塊巨大的礁石,十分美麗壯觀,沙灘上站滿了穿著各色泳衣的人群,嬉戲玩耍,十分熱鬧。我和弟弟一邊小心翼翼地投入大海的懷抱,一邊大喊著:“大海,我來了!大海,我來了!”我們時而面對大海,時而背對大海,享受奔騰著的波濤,洶涌的波濤把我們兩個沖了個四腳朝天,還吃了幾口咸咸的海水呢。我們起先腳挨著沙灘,慢慢地往外移。
海底有許多已經(jīng)被大海磨去棱角了的卵石,雖然十分圓滑,卻也將腳扎得生疼。偶爾一個浪頭打來,站立不移,就要摔倒。浪,把我高高托起又摔下,我與一個個浪頭擁抱,雖然嗆進了不少咸咸的海水,但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沙灘上,用工具玩沙泥。我們把媽媽給埋了起來,只露出手、腳和頭,只見媽媽一會兒向我們瞪眼,一會兒向我們招手,一會兒奮力掙扎著,好像一條被擱淺的美人魚。
大約玩了2個小時,我們便回旅館吃飯了。這兒的菜可是品種繁多呀!有小黃魚,有帶魚,還有老虎魚和各種貝殼。尤其是貽貝,是我和弟弟最愛吃的,不一會兒,滿滿的一盆就已經(jīng)見底了。
吃過晚飯,我們又來到了南海沙灘,準備捉螃蟹。聽人們說,沙子底下和礁石縫里有螃蟹,所以,我們一邊拿著手電筒,一邊提著小水桶,四處找螃蟹。終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正要鉆進洞內(nèi)的螃蟹,我眼疾手快地撲了過去,不料它似乎早已發(fā)現(xiàn)了我似的,立即逃跑了。天哪!它爬行的速度可真快,終于,舅媽幫我捉住了它。這只大螃蟹,本來把它煮了吃,可是沒有任何工具,只好把它養(yǎng)在小桶中,準備旅游結(jié)束把它養(yǎng)起來,不料,回去時,它已經(jīng)烏乎哀哉了。
第二天,我們參加了“漁家樂”活動。
又玩了一些景點之后,就踏上了歸程。我們大聲呼喊:“大海,明年再見!”
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 篇2
嵊泗列島風(fēng)景名勝區(qū)散布于嵊泗縣境內(nèi),西起大小洋山,南至白節(jié)山,北達花鳥島,東至我國領(lǐng);c的海礁,整個風(fēng)景區(qū)東西長達106.6公里,南北寬26公里,風(fēng)景區(qū)陸域面積29.41平方公里,占全縣陸域面積的43%,海域面積5.5平方公里,整個風(fēng)景區(qū)的總面積為34.91平方公里,劃分為四個景區(qū):即泗礁景區(qū)、花綠景區(qū)、嵊山景區(qū)、洋山景區(qū)。
1、泗礁景區(qū)
范圍包括泗礁本島、黃龍島、馬跡山及鄰近諸礁。景區(qū)陸域面積14.1平方公里,海域部分即基湖、南長涂近海域面積5.5平方公里,共19.6平方公里。以連綿亙長的金沙(即基湖沙灘和南長涂沙灘)為特色,其它主要景觀還有:尖山觀月、基湖月影、靈鼠戲海、花轎玉礁、插旗攬勝、大悲極頂、六井崖礁、慈娘盼兒、旗桿幻礁、海上盆景、尖山風(fēng)車、火焰麗礁、龍眼鼻洞、白節(jié)山燈塔、城門巖頭、劍門激流、元寶石、孔明冠、黃龍吐煙、瀚海風(fēng)情、東海云龍、火炮臺、魚雷洞等。
2、花綠景區(qū)
范圍包括花鳥島、綠華島、彩旗山、上下三橫山、雞籠山、大小青山、海橫頭、鰻島、鰻頭山、篷礁等諸島礁,面積3.8平方公里。以遠東第一大燈塔——花鳥燈塔和霧島為特色,其它主要景觀有南岙沙灘、彩旗野象、霧露峰巒、綁豬洞、磨坑洞、穿山洞、登基石、風(fēng)水石、東海第一橋、外輪錨地、港務(wù)燈塔、綠華海崖、一葉蓬帆等。
3 、嵊山景區(qū)
范圍包括嵊山島、枸杞島等,海礁屬本景區(qū),為景區(qū)之“飛地”,面積6.36平方公里,以漁港、海崖和民俗為特色,其它主要景觀有東崖奇景、鰲魚頭、雙人石、夫妻峰、烈士碑、山海奇觀、小西天、烏紗碑、蛟龍出水、南部絕壁、十里眺望、枸杞沙灘、四岙沙灘、三大王沙灘、海礁領(lǐng);c碑等。
4、洋山景區(qū)
范圍包括大洋山、小洋山、沈家灣、薄刀嘴、虎嘯蛇、大嘴頭、大小山唐、顆珠山、大烏龜、蒲帽 山、大貼餅、圣姑礁、鑊蓋塘等諸島,面積5.15平方公里,以幻石靈礁為特色,主要景觀有大梅石景、圣姑靈礁、海若波恬、海宇澄清、群賢畢至、萬頃碧波、石龍奇觀,高義觀潮、仙人古洞、姐妹對峙、石雞望室、海闊天空、鯤鵬化處、五里茶亭、倚劍等。
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 篇3
各位團友,大家好。
嵊泗列島位于舟山群島北部,長江口與杭州灣的匯合處。她與上海隔海相望,距上海南匯蘆潮港僅17海里,南鄰“海天佛國”普陀山。境內(nèi)404座島嶼,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萬頃碧波之中,給人以處處有“海市”,座座是“仙山”的夢境。
海瀚、石奇、礁美、灘佳、洞幽、崖險。嵊泗列島自然景觀絢麗多姿,氣象萬千,共有景點50余處,其中一級景點9處。金色沙灘連綿亙長,遍布列島,其中泗礁景區(qū)著名的基湖。
沙灘和南長涂沙灘,各長達20__米以上,為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qū)首屈一指的海濱浴場;嵊山“情人石”、洋山“靈礁”、黃龍“元寶石”等,這些玲瓏剔透的奇礁怪石,經(jīng)過人們智慧的點化,在大自然的寧靜中又增添了人間歡樂的生趣。還有海,海的輕盈,海的皎潔,海的柔美,特別是海的狂舞,使嵊泗列島呈現(xiàn)出靜中有動的美感。
嵊泗列島不僅自然風(fēng)光秀麗,而且人文景觀豐富,漁島風(fēng)景濃郁。鑒真東渡扶桑曾滯留過的大悲山遺址;明朝將領(lǐng)候繼高筆下的“山海奇觀”摩巖石刻;遠東第一大燈塔——花鳥燈塔的閃爍著的強烈燈束;嵊山漁港里如林的桅檣,遮天的船旗,入夜后的萬船燈火,還有漁民不時哼唱的漁歌、號了……無不飄逸著濃濃的海洋文化氣息,講述著生動感人的漁島故事。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綻,使嵊泗列島風(fēng)景名勝區(qū)更富情趣,更富魅力。
嵊泗列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而且,魚鮮蟹肥,各類海鮮,四季不斷。目前,嵊泗列島景區(qū)海浴沖浪、碧海垂釣、休閑漁家樂、孤島探險等特色旅游項目,讓游客在強烈的參與中享盡海島旅游的無窮樂趣。
嵊泗列島地處長江口與杭州灣匯合處,距上海蘆潮港僅17海里,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列島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作為舟山群島中最大的列島群,境內(nèi)大小404座島嶼,像一顆顆仙子灑落在東海海面上璀璨的明珠,,在萬頃碧波中共同點綴著這片美麗嬌嬈的土地。
唐代大詩人李白游歷東海時曾對嵊泗列島有“忽聞海外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的贊譽,“海外仙山”也因此成為嵊泗列島的代名詞。嵊泗海景絢麗多姿,四季變幻、氣候宜人,山海兼勝、人文薈萃,自然環(huán)境清馨優(yōu)雅、人文風(fēng)情濃郁誘人,海瀚、礁美、灘佳、石奇、洞幽、崖險,鐫刻出一幅夢幻的海上圖畫。
“海上仙山”嵊泗列島,是您休閑、旅游、觀光、度假、會務(wù)和開展海上運動的好去處。
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 篇4
嵊泗列島的歷史較為悠久。據(jù)查考,遠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島上已有人居住;菜園鎮(zhèn)的基湖村就曾發(fā)現(xiàn)原始人使用過的石斧、石錛、印紋陶片和完整的鹿角;同時還發(fā)現(xiàn)有戰(zhàn)國前期人類居住的遺址。古籍記載,我國歷史上幾次重大的航海事件,如唐朝鑒真和尚六渡扶桑;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明末鄭成功征發(fā)中國臺灣島等都途經(jīng)嵊泗。嵊泗的歷史沿革也經(jīng)歷了一個比較復(fù)雜的過程。據(jù)新版《嵊泗縣志》載:“唐大中四年(850年)在小洋山建有隋煬帝廟。后晉天福八年(943年)在泗礁山建有資福院。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有蓬萊鄉(xiāng)北界村,此乃本縣行政建置之始。”隋唐前嵊泗的大洋山、徐公山、黃龍山屬會稽郡句章縣。唐初,屬貿(mào)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分貿(mào)縣于舟山建翁山縣,北宋熙寧六年又在舟山建昌國縣,嵊泗均為所屬。
如果按照隋煬帝廟建廟(850年)算起,嵊泗有文字記載可查的歷史已有一千余年。由于嵊泗地處海域,又是進出長江口的門戶,也就成了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明朝萬歷年間,戚繼光等抗倭名將在舟嵊平倭屢建奇功;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英國侵略者從舟嵊打開缺口,進入長江,迫使清政府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南京條約”;“七·七”蘆溝橋事變后,日寇以嵊泗為基地,向滬抗大舉進攻,爆發(fā)震驚中外的“八·一三”戰(zhàn)爭;解放前夕,黨領(lǐng)導(dǎo)的東海游擊隊在舟山六橫突圍后,堅守嵊泗灘滸島,譜寫了“孤島百天”的壯麗詩篇;1950年7月7日,嵊泗全列島解放,從此揭開了歷史嶄新的一頁。
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 篇5
游客朋友們:
家好!
歡迎您來到富春江風(fēng)景區(qū),下面我將引領(lǐng)您瀏覽富春江沿岸的山山水水,讓您飽覽天下聞名的富春江美麗風(fēng)光。
家看一看,富春江風(fēng)景區(qū)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的名勝古跡。
順著我手指的方向家看到的是風(fēng)景區(qū)東線,東線以富春江七里瀧風(fēng)光帶和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影嚴陵問古”、“雙塔凌云”、“子胥野渡”、“七里揚帆”、“葫蘆飛瀑”等景點,影人行明鏡,鳥度屏風(fēng)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歸自然旅游線;
而南線以“地下藝術(shù)宮殿”--靈棲洞天、“江南懸空寺”--慈巖為主,其“東海龍宮”、“國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觀世之罕見,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觀瞻旅游線;
再看這邊的西線,以“華東明珠”--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為旅游點,其千島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于一身,堪稱天下奇觀,是千島湖山水風(fēng)光旅游線;而新安江城又以“風(fēng)涼、水清、霧奇”三絕聞名,是江南地區(qū)著名的城鎮(zhèn)避暑勝地。
錦繡新安江被譽為國的“多瑙河”。新安江龍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漁民水上婚禮、月亮島等旅游項目、景點與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游線路。’
游客朋友們,置身于這樣的山水之間,你有什么感覺呢?距今1620xx年前的文學(xué)家吳均也曾來到富春江,家來看看這位文豪寫的《與朱元思書》 :
與朱元思書 作者:吳均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過來就是:風(fēng)塵煙靄全部散盡,天空與山峰顯露出同樣清澄的顏色。讓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任憑它或東或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江水全都呈現(xiàn)出一片青蒼之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和細細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于飛箭,洶涌的江浪勢如奔馬。兩岸夾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耐寒常青的樹木。山依恃地勢爭著向上,互相比高比遠。爭著向高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巒。泉水沖擊著石塊,發(fā)出泠泠的聲響;好鳥彼此和鳴,織成嚶嚶的諧美旋律。蟬兒則無休止地鳴叫不停,猿猴則千百遍地啼叫不絕。在仕途上鷹一般沖天直上的人,望一眼這么美的峰巒就會平息熱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籌劃治理世俗事務(wù)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黃昏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會漏下一些光斑。
游客朋友們,你也有同感嗎?歡迎您長留富春江三百年.今天我們的愉快旅途結(jié)束了。祝各位一路順風(fēng)!再見!
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 篇6
嵊泗列島,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而我有幸來到向往已久的嵊泗列島。
一路上,外面的風(fēng)景吸引著我。漸漸的,到了跨海大橋,望過去扭扭曲曲的,好似一條蜿蜒在海上的龍。可真長啊,把我們湖州所有的橋拼在一起也沒有它那么長。
總算到達了跨海大橋的底——碼頭。里面可真是人山人海,來往的游客川流不息。我等了好像有一個世紀那么長,終于,我們那一班輪船“碧海3號”到了。走進了輪船,我見到了身穿著海軍服的海軍,他們一個個穿著長袖,披著海軍的外套,戴著海軍帽,腳穿著皮鞋,他們的額頭冒著珍珠大小的汗滴,卻從不吭一聲。我打心眼里佩服他們。*近船窗口的位子坐下來,看著船槳激起的浪花,一浪接著一浪,看得我眼花繚亂。海面上隱隱約約也漂著幾盞小舟徐徐漸進。
下了船,我們又上了山,車子圍繞著山繞來繞去,一個彎接著一個彎,又驚險又刺激。到了山頂,感覺自己被籠罩在一種奇麗的景色之中。舉目眼望西邊的山高大雄偉,在太陽的照耀下,像是染了多種色彩的山巒,我被著迷人的景色陶醉了。接著,我們來到了當?shù)氐臐O民博物館。墻上掛著漁民畫的油畫,那些畫還出國展覽過呢!很了不起吧。
終于,我們來到了姐妹沙灘,我踩著軟綿綿的沙灘,朝遠處眺望,海水躺在巨大的搖籃里小憩。它親吻著巖石,還哼著美妙動聽的樂曲,那聲音是輕柔甜美,透明的,仿佛纖纖玉指輕滑過鋼琴的鍵盤。
暮色漸漸降臨了,一陣冷風(fēng)吹來,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zhàn)。哦,漲潮了。只見灰蒙蒙的天水匯合處,抖開了一條寬大的白色帶子,急速向岸邊涌來。頓時,大海原先的溫柔、恬靜沒了蹤影,它像一頭發(fā)怒的獅子。浪頭一頭撞在巖石上,又像瀑布一樣飛濺而下。前浪引后浪,后浪推前浪,整個大海成了一個萬馬奔騰、金鼓齊鳴的戰(zhàn)場。好不壯觀啊!
當我不得不離開的時候,把我的心也留在了姐妹沙灘。多么讓人留戀的嵊泗列島啊!
浙江嵊泗列島的導(dǎo)游詞 篇7
游客朋友們:
家好!
歡迎您來到富春江風(fēng)景區(qū),下面我將引領(lǐng)您瀏覽富春江沿岸的山山水水,讓您飽覽天下聞名的富春江美麗風(fēng)光。
家看一看,富春江風(fēng)景區(qū)兩岸山色青翠秀麗,江水清澈碧綠,而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的名勝古跡。
順著我手指的方向家看到的是風(fēng)景區(qū)東線,東線以富春江七里瀧風(fēng)光帶和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為主體,影嚴陵問古”、“雙塔凌云”、“子胥野渡”、“七里揚帆”、“葫蘆飛瀑”等景點,影人行明鏡,鳥度屏風(fēng)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歸自然旅游線;
而南線以“地下藝術(shù)宮殿”--靈棲洞天、“江南懸空寺”--慈巖為主,其“東海龍宮”、“國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觀世之罕見,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觀瞻旅游線;
再看這邊的西線,以“華東明珠”--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為旅游點,其千島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于一身,堪稱天下奇觀,是千島湖山水風(fēng)光旅游線;而新安江城又以“風(fēng)涼、水清、霧奇”三絕聞名,是江南地區(qū)著名的城鎮(zhèn)避暑勝地。
錦繡新安江被譽為國的“多瑙河”。新安江龍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漁民水上婚禮、月亮島等旅游項目、景點與新安江水電站、千島湖、好運島等景點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游線路!
游客朋友們,置身于這樣的山水之間,你有什么感覺呢?距今1600年前的文學(xué)家吳均也曾來到富春江,家來看看這位文豪寫的《與朱元思書》 :
與朱元思書 作者:吳均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過來就是:風(fēng)塵煙靄全部散盡,天空與山峰顯露出同樣清澄的顏色。讓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任憑它或東或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江水全都呈現(xiàn)出一片青蒼之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和細細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湍急的流水快于飛箭,洶涌的江浪勢如奔馬。兩岸夾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耐寒常青的樹木。山依恃地勢爭著向上,互相比高比遠。爭著向高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巒。泉水沖擊著石塊,發(fā)出泠泠的聲響;好鳥彼此和鳴,織成嚶嚶的諧美旋律。蟬兒則無休止地鳴叫不停,猿猴則千百遍地啼叫不絕。在仕途上鷹一般沖天直上的人,望一眼這么美的峰巒就會平息熱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籌劃治理世俗事務(wù)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黃昏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會漏下一些光斑。
游客朋友們,你也有同感嗎?歡迎您長留富春江三百年.今天我們的愉快旅途結(jié)束了。祝各位一路順風(fēng)!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