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鎮(zhèn)江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游鎮(zhèn)江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
歡迎大家來到鎮(zhèn)江,我是你們本次旅游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鎮(zhèn)江的旅游景點有很多,而我們本次的目的地是位于鎮(zhèn)江城西的西津渡。西津渡古街是鎮(zhèn)江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qū),是鎮(zhèn)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1000米,始創(chuàng)于六朝時期,歷經(jīng)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shè),留下了如今的規(guī)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稱為“西津渡”。千百年來,發(fā)生在這里的重要戰(zhàn)事有數(shù)百次之多。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蘇軾、米芾、陸游、馬可·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許多為后人傳誦的詩篇。著名的《泊船瓜洲》就是王安石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寫下的。
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置身西津渡古街時,也不由發(fā)自內(nèi)心地連聲贊嘆說:“漫步在這條古樸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內(nèi)散步。這里才是鎮(zhèn)江旅游的真正金礦!敝袊奈飳W會會長羅哲文先生更是把這里譽為“中國古渡博物館”。這就是我們鎮(zhèn)江的古跡。
接下來,大家在這里自由的參觀一下,我們3點鐘在門口集合。解散!
游鎮(zhèn)江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游客:
今天我們游覽的是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它位于鎮(zhèn)江城之南,距離市中心僅2.5公里,是我國少有的市內(nèi)國家森林公園。南山面積達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3%。這里群峰連綿,山色蒼翠,清泉淙淙,鳥鳴于耳。
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進入公園的腹地,F(xiàn)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大片原始次森林,這里的植被以喬木和松木為主,高大參天,整個林子顯得很幽深、寂靜。宋代王安石在此隱居時,曾這樣描述:澗水橫斜石路深,水源窮處有叢林。
沿著臺階我們向山頂攀登。山林經(jīng)過春風的剪裁之后,正萬木伸張,滿目新綠;耳邊還不時有鳥兒在低吟鳴唱。真是“綠茵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边@里如畫的風景深深地吸引著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他在這里整整駐足40年,并用“城市山林”來稱謂這方他深愛的水土。今天,這四個字已經(jīng)成為鎮(zhèn)江城市的愛稱。
現(xiàn)在我們就到達了山頂。大家請看,山腰上那奔眼而來的'一層層艷紅,便是盛開的杜鵑花了。傳說,在南山腳下曾住著一位叫杜鵑的勇敢女子,為了堅守自己忠貞的愛情,最終吐血而亡,她吐的血就化成了這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今天這漫山盛開的杜鵑花就是愛的使者,是南山獻給所有朋友的愛的祝福。
遠處傳來了寺廟的鐘聲,南山曾是佛教圣地之一。鼎盛時寺廟達數(shù)十座。時至今日,南山僅存竹林,鶴林,招隱三大古剎。其中竹林寺便是蘇東坡獲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比松形蛑。
幾千年里,南山以幽深與謐靜,成為無數(shù)鴻儒泰斗參悟人生的圣地。音樂家戴颙在這里成就了三步古曲《游弦》《止息》《廣陵》,南朝太子蕭統(tǒng)在這里完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文學理論家劉勰在這里留下了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聽鸝山房、讀書臺、增華閣、文心閣,這些大師們曾著書立說的地方,依然留存于南山之上,雖然受到了風雨的侵蝕,但歷史的滄桑卻無法掩去它們耀眼的光華。南山在它們的眷顧下,迸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山水在文化的滋養(yǎng)下充滿了迷人的詩情畫意。
有人說南山是城市的“綠肺”,而我說南山是鎮(zhèn)江城靈魂的所在。鎮(zhèn)江3000年的文脈就根植在這里,散布在叢林、泉澗、樓閣、古剎之間。漫步其間,被洗滌、被放松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更是我們那顆被現(xiàn)代文明撥動得驛驛不安的靈魂。
請大家與我一起深呼吸,閉上眼,讓我們暫時放下外面的世界,在南山,與大自然對話,與不朽的文化對話,傾聽它們的聲音……
游鎮(zhèn)江的導游詞范文 篇3
金山,高44米,繞山一圈520米左右,坐落在城市西北方向大概3千米遠的地方。起初,金山是揚子江中的一座小島,被世人稱作“江心的一朵蓮花”。隨著時間的流逝,揚子江的主干向北流動沖擊金山北岸,導致河岸淤塞,所以這座千年古寺在100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向江的南岸靠近,就形成了金山。
俗話說的好“不游金山,就枉到鎮(zhèn)江”。下面是金山的一些主要景點:江天禪寺,夕照閣,觀音廟,慈壽塔,法海古洞,留云亭,妙高臺,七峰亭,白龍洞和其他一些景點。
一、江天禪寺。
金山經(jīng)歷過了歷史性的變化。曾經(jīng)他被叫做澤心山,浮玉山和龍游山。金山
的斜坡在1600多年前的東晉開始修建,在它被破壞之前被叫做澤心山。也曾稱作龍游廟,字面意思是指龍游玩過的地方,實際上是因為宋朝的皇帝宋真宗曾經(jīng)在夢中游玩金山。在清朝,康熙皇帝曾陪伴皇太后前往寺廟參觀佛光和祈愿,還賜予一塊他親筆題寫的“江天禪寺”的匾額,至今仍然掛在金山寺的大門上。自唐代以后,這座千年古寺就一直被世人稱作金山寺了。
通常,一般寺廟的大門都是朝南的,但是金山的寺門卻是朝西的。根據(jù)對歷史記錄的分析,當時的建筑師是特意那樣建造的。在古代,金山屹立在揚子江的中央。游客透過大門望去,就能看到浩瀚的揚子江滾滾而下。此情此景正是“大江東去,群山西來”的詮釋。這就是建筑師們匠心獨運的地方。
穿過天王殿就是大雄寶殿。該殿曾被毀壞然后重新修建了七次。1948年4月6日的那場大火燒毀了300多座大殿包括主殿。新的主殿是在1980年修建的。它是正方形的,25米高,總面積800平方米。大殿兼具中國北方寺廟的雄渾有力,和南方園林的漂亮雅致。
二、夕照閣。
從天王殿向左走幾步,我們就到了夕照閣。在夕照閣里放著乾隆皇帝在他的南下巡游時在金山停留時留下的七塊御碑。御碑上是對金山風景的評價和如何繼承清室傳統(tǒng),統(tǒng)治大清帝國的決心。不止是他的多次南巡,還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話說乾隆不是太后親生的,而是由皇太后在名義上把他當做皇太子撫養(yǎng)長大的。另外,在他繼位之后,在他幾次南巡的時候曾多次游覽金山。因此在民間流傳著一些關(guān)于雍正皇帝偷龍換鳳得乾隆的傳說。其中有個傳說是這樣的:
雍正一直膝下無子,直到他50歲時皇后生了位女兒,這讓雍正感到相當失望。突然的,他了解到他手下有位姓陳的大臣的妻子在同一天產(chǎn)下男嬰。所以他下了道旨意,讓姓陳的夫婦把他們的男嬰送進宮。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寶寶被送回來了,但卻成了女孩。由于憤怒和恐懼,陳夫人過世了,那位姓陳的大臣離家去金山做和尚了。
雍正駕崩后,乾隆登基。當他聽到女仆講起他的身世,這位新皇帝非常震驚,并發(fā)誓說要找到他的生父。當?shù)弥母赣H在金山寺做和尚,他再三的去金山做調(diào)查。但是每次都無功而返。當他第六次去金山的時候,得知金山寺總共有544
位和尚。因此他定制了544件袈裟然后親自一個個的賜給他們。但是沒有人問方丈這是為什么。方丈說道:“我們這還有一位,只是他頭發(fā)散亂面容骯臟我沒讓他來面圣!币宦牭竭@個,乾隆就馬上前去查看。他看到一位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的老和尚坐在蒲墊上。方丈說道:“他叫八叉。他已經(jīng)在我們寺廟很多年了,但是沒人知道他的過往。”乾隆注意到在香蒲跪墊上方掛著雙顛倒的鞋子,心中想道這老和尚果真不正常,就沒有懲罰他。
當他回到皇宮,和女仆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女仆震驚了,說道:“把八和叉組合起來就是‘父’,中文意思就是父親。他的鞋子顛倒的放置,意味著‘我的兒子已經(jīng)來了’。在江蘇鎮(zhèn)江的方言中,鞋的發(fā)音是‘孩子’的‘孩’。難道不是他在暗示他是你父親么?”乾隆立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派出快馬去接他的生父,但是那位老和尚卻怎么也找不到了。
三、觀音閣。
從夕照閣向上走,我們就看到了在南邊中央的觀音閣。這閣也叫做大士閣。金山的一些珍貴文化遺產(chǎn)在里面,包括周鼎,銅鼎,玉帶和金山圖,被叫做金山四寶。最吸引人的是蘇東坡的玉帶,同時也是一件國家級的寶物。玉帶大約兩寸寬兩尺長,上面鑲嵌著24片米白色的玉片。在清朝初始,四片玉片曾被大火毀壞。當乾隆巡游金山的時候,他要求工匠提供那失去的四片玉片;拭豢蛇`,但是那后鑲嵌上去的四片玉片的顏色同之前的是不一樣的。
為什么蘇東坡的玉帶會在這里呢?根據(jù)史料記載,這位有名的詩人總共游玩金山十一次,和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相知甚深。他在這留下了許多佳話故事。有次蘇東坡在去杭州的路上經(jīng)過金山寺。有一天,當蘇東坡來拜訪佛印的時候,他正準備給為眾僧說法。佛印看到他的好朋友來了,就打趣道:“這位大人從哪來啊?你看,此間無坐處!碧K東坡若無其事的說道:“那就暫借佛印四大(肢)用禪床作座。”佛印笑著說道:“山僧有一問,學士道得,便傳坐;道不得,即輸玉帶!碧K東坡自恃才氣橫溢,欣然答應:“那就這么說定了!比缓蠼庀滤挠駧Х旁诓枳郎。邊笑邊用手指敲打著珠子。佛印不慌不忙的問道:“既然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居士向哪里坐?”這次這位大詩人不得其解。佛印見此,提高嗓門說道:“把你的玉帶留在這里永遠的幫我們看守寺門吧!币晃恍『蜕新爮乃闹甘景延駧米吡。然后,佛印拿了件袈裟走向東坡,說道:“留您寶貴的玉帶在我們
寺中看守寺門是我們極大的榮幸。我希望你開心地接受這件袈裟!睎|坡拱手贊許地說了聲謝謝。
四、慈壽塔。
慈壽塔也叫做金山塔,坐落在金山的西北峰,塔高36米,始建于距今1400年前的齊梁時期的南朝,F(xiàn)在的。這座是在1980年重建的。它精致美麗,高大筆直,坐落在金山山頂與其相協(xié)調(diào)。盡管金山高44米,加上36米高的慈壽塔,幾乎要觸碰到天空了,整個金山看起來是那么的高大壯麗。“寺裹山”的杰出的建筑手法和用一塔增加山的高度充分體現(xiàn)了我過古代建筑師在園林設(shè)計上的高超的技巧和才華。
現(xiàn)今的七層八角塔是磚木建筑。每層都有走廊和欄桿,四個方向通風都很良好,四面八方都能看到景點,保證你能在每層都看到不一樣的美景。宋朝著名的作家王安石曾寫詩這樣形容美景“數(shù)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兒平地飛,始驚身在半空中!
慈壽塔塔外的花墻上刻著四個字“天地同庚”,據(jù)說是清光緒年間淮安的八歲兒童李遠安寫的。那為什么這小孩寫的字會出現(xiàn)在這座塔的花墻上呢?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當慈禧太后慶祝她60壽誕時,全國各地的政府官員都帶著厚禮前去祝賀。兩江總督劉一坤得知金山寺的主持重建了慈壽塔。他想道:“為什么我不好好利用它呢?”下定決心之后,他就動身去京城了?吹絼⒁焕な裁炊紱]有帶,太后就拉長了臉。這位官員跪下說道:“太后,為了慶賀您的壽誕,我特意在江蘇鎮(zhèn)江,一座在揚子江南邊景色優(yōu)美的城鎮(zhèn),建了一座慈壽塔,祝太后萬壽無疆。”聽到這個,太后欣喜若狂。突然她問道:“既然你祝我萬壽無疆,那么你能告訴我我能活多久呢?”劉一坤被難倒了,嚇的發(fā)抖。當他左右為難的時候,他八歲的小孩劉遠安悄悄的遞給他一張紙。他快速的看了一眼,仿佛發(fā)現(xiàn)了珍寶一樣,迅速地雙手提交上去。當看到紙上寫的“天地同庚”時,慈禧太后一直笑容滿面。好好的獎勵了他。后來這四個字就刻在慈壽塔上了。
五、古法海洞
古洞位于慈壽塔西邊懸涯的下方。古法海洞又叫裴公洞。在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法海是一個邪惡的和尚,他阻礙破壞了一對年輕夫婦的美好姻緣,但是在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