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巴音布魯克草原導(dǎo)游詞(精選6篇)
庫爾勒巴音布魯克草原導(dǎo)游詞 篇1
巴音布魯克景區(qū)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部、地處天山中部南麓腹地,總面積約1118.48平方公里。景區(qū)以天山高位大型山間盆地中以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沼澤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背景,以開都河上游河曲、沼澤濕地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旅游區(qū)。東與和靜縣巴倫臺鎮(zhèn)相連,南與輪臺、庫車、拜城三縣交界,西鄰特克斯、鞏留兩縣,北界新源、尼勒克、烏蘇、沙灣四縣;距離和靜縣城288公里,距巴州首府庫爾勒市360公里,直距烏魯木齊市約500公里。景區(qū)以高寒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河曲、沼澤濕地景觀美體現(xiàn)了天山的世界遺產(chǎn)價值。在地理區(qū)位上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在景觀上具有稀有性和多樣性。適宜開展觀光游覽、休閑度假、運動健身、科研科考、科普教育、民俗文化體驗等旅游活動。景區(qū)因自然生態(tài)景觀和人文景觀獨具特色,被稱之為“綠色凈土”,是全國最大亞高山高寒草甸草原所在地,
景區(qū)包括“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之一、全國最大的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qū)—天鵝湖,中國絕品景點開都河九曲十八灣;中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名鎮(zhèn)、中國最美村鎮(zhèn)—巴音布魯克鎮(zhèn)。景區(qū)具有草原之戀、天鵝家園、扎克斯臺觀鳥臺、巴潤庫熱、巴西里克觀景臺、草原圣山塔格楞山、胡參庫熱等景觀,是集山丘、盆地、草原、濕地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素有“天山南麓最肥美的牧場”的美譽。巴音布魯克還是西蒙古土爾扈特部落的東歸之地,孕育了濃厚的地域文化、草原游牧文化。
景區(qū)內(nèi)視野開闊,風(fēng)景層次突出,隨著海拔的升高,垂直景觀帶明顯。可謂一山一景,一景一坡,車隨境轉(zhuǎn),景景入畫。同一觀景點在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視覺感受,四季景觀富于變化。3月,數(shù)以萬計的天鵝和120余種水禽,候鳥便會云集天鵝湖,景色蔚蔚壯觀。由此,天鵝湖便拉開了春天的序幕。4月,冰雪初融,站在山底往上看,腳下綠茵繚繞,山頂白雪皚皚,垂直景觀帶明顯,可欣賞到一山四景。4月底——6月中旬,成群天鵝云集天鵝湖,景色蔚蔚壯觀,無垠的草原上萬紫千紅,各種鮮花競相開放。6月底——7月底,優(yōu)美的草甸草原風(fēng)光,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8月——9月,巴音布魯克草原綠草如茵,鮮花爛漫,呈現(xiàn)出春天的生機,一派夏季的景象。10月,金色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猶如散落在金色地毯上的繡花圖案,顯得格外美麗。10月中旬,隨著氣溫變冷,天鵝以家族為單位集結(jié),陸續(xù)南遷越冬。11月——次年4月,草原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這里幅員遼闊,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環(huán)抱,河流如帶,植物種類繁多,縱橫交錯的泉水宛如晶瑩剔透的蘭寶石,與四周的雪嶺冰峰交相輝映。
庫爾勒巴音布魯克草原導(dǎo)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巴音布魯克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是我國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魯克蒙語的意思為“富饒的泉水”。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養(yǎng)育著草原上一代又一代的生命。
早晨,我乘車翻過天山來到巴音布魯克草原。放眼望去遍地都是優(yōu)質(zhì)的“蘇油草”。草原上沒有一棵高大的樹木,因為它屬于高寒地帶,所以植物比較低矮,顏色微微發(fā)黃。由于冰雪融化、雨水充足,在草地上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沼澤、湖泊、小溪,涓涓的水流匯集在一起,蜿蜒曲折如絲帶般淙淙的流動。這就是最著名的美景“九曲十八灣”。在這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你會心曠神怡,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美。
在這肥沃的草原上絕對少不了成群的牛羊,最特別的算是黑頭羊了。因為黑頭羊長著黑卷發(fā),穿著黑皮靴,所以又叫“奧巴馬羊”,也是草原四寶之一。它吃冬蟲夏草,喝天山礦泉水,拉是是六味地黃丸。“奧巴馬羊”每天都過著“奢侈”的生活,讓人多羨慕啊!
巴音布魯克草原還有全國第一個天鵝救助站。每年都會救助一些受傷的天鵝。在這里人類是天鵝最好的朋友。
巴音布魯克是一個在雪山環(huán)抱下的“世外桃園”,也是動物的天堂。我愛這草原,我享受著草原帶給我的一切。
庫爾勒巴音布魯克草原導(dǎo)游詞 篇3
巴音布魯克草原 位于和靜縣西北,天山南麓,由大小珠勒圖斯兩個高位山間盆地和山區(qū)丘陵草場組成?偯娣e約2.3萬平方公里,距庫爾勒市636公里,海拔20xx——2500米,是我國僅次于鄂爾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這里雪峰環(huán)抱,地勢跌宕,水草美風(fēng)光誘人。著名的“天鵝湖”中國唯一的天鵝自然保護區(qū)就在此地,天鵝起舞,雪峰花卉映襯,宛如童話世界。
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遠在2620xx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部,在渥巴錫的率領(lǐng)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并于1773年被安置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草原上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帶,地勢起伏遼闊,植物種類繁多。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遍地是優(yōu)質(zhì)的“酥油草”, 哺育著60多萬頭(只)牛羊,是新疆的牧業(yè)基地之一。這里盛產(chǎn)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牦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jié),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羊群像白云游蕩,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
農(nóng)歷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魯克,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那達慕”,觀賞賽馬摔跤、歌舞等表演,在物資交流會上購買頗具民族色彩的紀念品。農(nóng)歷初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節(jié)”,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執(zhí)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誦經(jīng)祭佛。蒙古族及藏族的信眾,則身著盛裝,在香煙鐐繞中,圍著草原上最大的敖包走動誦經(jīng),懸掛經(jīng)幡,禮佛祭神,互相祝福。這些摹草原上的比賽活動更讓游人留戀忘返。
庫爾勒巴音布魯克草原導(dǎo)游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巴音布魯克!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巴音布魯克天鵝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尤爾都斯山間盆地,開都河上游,巴州和靜縣西部。平均海拔2400米,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湖沼星羅棋布。“巴音布魯克”蒙語意為“豐富的山泉”。天鵝湖由眾多互通的小湖組成的湖沼地。
每年4月前后,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雁鷗等珍禽鳥類,70多種、1萬多只,群飛于此,繁衍生息。區(qū)內(nèi)建有天鵝了望塔,供游人登高觀賞。天鵝湖水瀠回如帶,清澈見底;湖中水生植物叢生,四周群山環(huán)抱,綠草如茵,高山雪嶺倒映湖中;天鵝、雁鷗成群結(jié)隊,時而歡騰湖中,時而擊水而起,騰飛高空。陽光下天鵝、湖水、山峰、云影融成一片,極為壯觀。
風(fēng)景區(qū)內(nèi)還有阿爾夏和鞏乃斯溝景區(qū),阿爾夏為蒙語,意為“治病的泉”。溫泉區(qū)位于阿爾夏河北岸,12個泉眼猶如顆顆珍珠,鑲嵌在400米長的谷地上,有墊泉、冷泉、眼睛泉等。區(qū)內(nèi)設(shè)有旅游招待所和溫泉浴室。有“雪山動物園”之譽的溝景區(qū),密林中雪雞、雪豹、馬鹿、鵝喉羚等20多種珍稀動物珍藏,區(qū)內(nèi)云杉蔥密,依山起伏;溝谷兩旁,牧草豐富,百花爭妍。
每年3~4月,以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為主的一萬多只珍禽飛來此地繁衍生息,至10-11月再遷離,居留期長達半年以上。
天鵝湖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和愛鳥如子的當?shù)鼐用竦谋Wo。天鵝一帶,清泉密布,河網(wǎng)交錯,水草繁茂,氣候涼爽,環(huán)境幽靜,餌料豐富,這里便成了中外聞名的天鵝以及灰鶴、白鷺、斑頭雁、金雕、雁鷗、棕尾鳥、各種野鴨等眾多水禽的樂園。巴音布魯克草原人煙稀少,當?shù)孛晒抛迥撩褚曁禊Z為天使和幸福鳥,自古以來一直加以精心地保護。有些天鵝得到牧民的精心照顧和喂養(yǎng),它們早出晚歸,猶如家禽,但一到深秋就隨大群南遷。次年春天,又回到主人家中。
天鵝保護區(qū)建于1980年,是全國鳥類環(huán)志點(即給鳥類戴上環(huán)形科學(xué)儀器進行科學(xué)考察的中心點)之一,具有重要科研價值,在國際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1986年被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據(jù)統(tǒng)計,保護區(qū)內(nèi)的鳥類至少有128種,其中候鳥占74%,留鳥占26%;獸類20余種,兩棲類 3種,魚類5種。由于寒冷和凍土作用,保護區(qū)內(nèi)缺乏高大樹木,植被以草本為主,約50個科160屬260 多種。
庫爾勒巴音布魯克草原導(dǎo)游詞 篇5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泉源豐富”,遠在2620xx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部,在渥巴錫的率領(lǐng)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并于1773年被安置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
它位于中天山南麓,海拔約2500米,面積220xx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草原,僅次于內(nèi)蒙古額爾多斯草原。這里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草原上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帶,地勢起伏遼闊,植物種類繁多。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遍地是優(yōu)質(zhì)的“酥油草”, 哺育著60多萬頭(只)牛羊,是新疆的牧業(yè)基地之一。這里盛產(chǎn)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牦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jié),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羊群像白云游蕩,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
每當盛夏來臨,巴音布魯克草原層巒疊翠,綠野無限,湖沼廣布,牛羊遍野,一片興旺景象。著名的天鵝湖就坐落在草原東南部。境內(nèi)有旅游避暑勝地鞏乃斯林區(qū),區(qū)內(nèi)林木蔥郁,繁花似景,溪流潺潺,怪石青苔遍布,景色極為優(yōu)美。
巴音布魯克草原居住著蒙、漢、藏、哈等9個民族,民族風(fēng)情燦爛多彩。蒙古族牧民每年舉行的“那達慕”盛會尤為精彩。
清乾隆36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錫的率領(lǐng)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清政府為其義舉,特賜水草肥美之地給他們,1773年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巴音布魯克草原共有63座山峰,有74個“達坂”(山口)聳立于群山之間。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泉源豐富”,距庫爾勒市636公里,位于和靜縣西北,伊犁谷底東南,中部天山南麓,海拔約2500米,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巴音布魯克草原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36公里,四周山體海拔在3000米以上。巴音布魯克草原居住著蒙、漢、藏、哈等9個民族,民族風(fēng)情燦爛多彩,一年一度的草原那達慕盛會,賽馬、射箭等比賽活動更讓游人留戀忘返。
水源補給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為主,部分地區(qū)有地下水補給,形成了大量的沼澤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遠在2620xx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部,在渥巴錫的率領(lǐng)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清政府特賜水草肥美之地給他們,將他們安置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流域定居。
農(nóng)歷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魯克,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那達慕”,觀賞賽馬摔跤、歌舞等表演,在物資交流會上購買頗具民族色彩的紀念品。農(nóng)歷初四是蒙古族的“塔格楞節(jié)”,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執(zhí)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誦經(jīng)祭佛。
庫爾勒巴音布魯克草原導(dǎo)游詞 篇6
遠在2620xx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 。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部,在“東歸英雄”渥巴錫的率領(lǐng)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清政府對歸來的蒙古民眾進行優(yōu)渥撫待,并特賜水草肥美之地供他們游牧。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及三十八年(1773年)夏,舒赫德奉乾隆帝之命,對土爾扈特部的牧地做了具體的安置。汗王(乾隆御賜)渥巴錫所屬原來被安置在齋爾游牧,由于渥巴錫希望移地放牧,依據(jù)他的意愿,乾隆改賜氣候適宜、水草豐美的珠勒都斯草原(即今巴音布魯克草原)給他。
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由于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保存了世界上多種的稀有物種,成為天鵝等野生動物理想的繁殖棲息地。其中鳥類23科128種;獸類12科24種;爬行類動物2科4種,兩棲類2科2種,魚科2科5種及多種無脊椎動物等。景觀基本都處于原始狀態(tài),具有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
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帶,地勢起伏遼闊,植物種類繁多,自然生態(tài)優(yōu)良。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遍地是優(yōu)質(zhì)的“酥油草”, 哺育著60多萬頭(只)牛羊,是新疆的牧業(yè)基地之一。
這里盛產(chǎn)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牦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jié),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羊群像白云游蕩,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
巴音布魯克草原上還有棲息著我國最大野生天鵝種群的天鵝保護區(qū)、避暑勝地鞏乃斯森林公園、擁有可治病溫泉的阿爾夏景區(qū)等。
巴音布魯克草原居住著蒙、漢、藏、哈等9個民族,民族風(fēng)情燦爛多彩。
農(nóng)歷六月初四至初六到巴音布魯克,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那達慕大會”,觀賞賽馬、摔跤、賽羊、賽牦牛、民族服飾和民族歌舞等傳統(tǒng)表演。這期間,大量游客進入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領(lǐng)略歡騰的草原,欣賞巴音布魯克大山馬矯健的英姿,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上獨有的黑頭羊、黃頭羊的穩(wěn)健瀟灑,巴音布魯克天山野血牦牛的兇猛,身手不凡的摔跤手,技藝纏身的民間藝人和草原夜鶯般的歌喉。此外,還可以在物資交流會上購買頗具民族色彩的紀念品。
農(nóng)歷六月初四可以參加當?shù)氐臇|歸那達慕藝術(shù)節(jié)。六月初四是蒙古族土爾扈特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塔格楞節(jié)”,“塔格楞”,是土爾扈特部蒙古族祭祀祈福的“敖包”,“塔格楞節(jié)”,就是祭敖包節(jié)。東歸那達慕藝術(shù)節(jié),即源自“塔格楞節(jié)”,它以“祭敖包”的儀式開幕。當天,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執(zhí)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誦經(jīng)祭佛。蒙古族及藏族的信眾,則身著盛裝,在香煙鐐繞中,圍著草原上最大的敖包走動誦經(jīng),懸掛經(jīng)幡,禮佛祭神,互相祝福,以求山川寧靜,人畜兩旺。之后,賽馬,摔跤,射箭,賽牦牛,賽駱駝,斗羊,刁羊,服飾表演,民間藝術(shù)展示接踵而來……草原立即沸騰起來。這些摹草原上的比賽活動更讓游人留戀忘返。
烤全羊、烤肉、抓飯、拌面、烤包子、巴音布魯克草原茶都是當?shù)氐奶厣朗常埡罂扇ズ韧腭R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