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抗日山導游詞(通用5篇)
連云港抗日山導游詞 篇1
蘇北有個贛榆縣,贛榆有座抗日山。
土為肌膚,石為骨骼,兀兀磔磔,橫無際涯。仿佛縣邑東側(cè)的黃海聳起排天巨浪,被歷史凝固在天地之間。崢崢石隙間那隱忍的紅,是戰(zhàn)爭結(jié)痂的尊嚴。
抗日山因抗日陵園得名。園聚八路軍、新四軍烈士三千五百七十六名,從軍區(qū)司令,到機槍射手;從強渡金沙江的英雄,到火燒楊明堡機場的壯士。不解甲歸田,不晉級升遷,死后依生前戰(zhàn)斗序列集結(jié)———他們用血肉保衛(wèi)民族,他們用精神惕勵民族。抗日山的重量,是氣節(jié)的重量。
自山腳,至山頂,陵園由東西墓園及碑、堂、亭、塔八個段落組成。一條石階沿坡而上,把八個段落結(jié)構(gòu)成一個博大而又精致的建筑群落。石階為青石鑿成。粗礪堅韌,質(zhì)樸厚重。一級,一級,一級,青石連接著、扶持著、呵護著、砥礪著穿過風雨、穿過雷電、穿過云霞,穿過日月組成的峽谷,直插蒼茫無限處。石的硬度是意志的硬度,石的階梯是肩胛的象征。
紀念碑分別用鋼槍、刺刀、炮彈、手榴彈造型,作為武器它們壯烈威嚴,作為雕塑它們磅礴大氣?谷丈降牡袼埽詮娏业臅r代精神和獨特的美學品質(zhì)把自己和世界藝術(shù)史上的一切雕塑區(qū)別開來。
陵園始建于1941年,次年8月2日竣工。工竣贛榆全縣民祭。民祭那天,四鄉(xiāng)八野人群如黃海涌潮,抗日山上戰(zhàn)將云集。羅榮桓、黎玉、陳光、肖華、陳士榘祭陵。濱海軍區(qū)司令符竹亭主祭。祭畢符竹亭執(zhí)肖華手囑托:“抗日山有我三千將士,我死請葬我于側(cè)。”時過一年,一語竟成讖言。
將軍江西廣昌人,十五歲離別相依為命的祖母加入紅軍,開拔那天,老人拄著竹杖跟隨隊伍翻過三座山頭。瞇眼矚望,又什么也看不見———將軍的祖母,是位失明的老人。從穿上軍裝起始,將軍就深諳軍隊和人民的關(guān)系。跋涉兩萬五千里,打過平型關(guān)主攻。平型關(guān)戰(zhàn)役中部隊請來一位老鄉(xiāng)向?qū),老鄉(xiāng)卻一路走一路忙著摘棗吃。將軍一問,原來是老鄉(xiāng)沒有吃飽飯。批評了有關(guān)同志,向老鄉(xiāng)道了歉,將軍立即掏錢買來飯食?匆娨幻诒嗄_站崗,雙足被石頭烙得通紅,他問:“是沒發(fā)鞋子?”哨兵答:“鞋子破了。”他問:“破了沒補?”哨兵答:“我不會補。”將軍立即找來指導員,了解情況,研究措施,并親自為哨兵補鞋。看著將軍補鞋,哨兵的熱淚流似阿拉伯的橡膠樹。
軍區(qū)政委身先士卒為國捐軀,年僅三十一歲。肖華聞兇千里奔喪,他說:“紀念烈士我們?nèi)蝿?wù)有三———第一報仇!第二報仇!第三報仇!”一將銜哀,三軍動容,“報仇”聲沿八級山坡隆隆下。吶喊中軍魂請纓。
靜臥大山的烈士中,有捐軀大海者。1943年3月17日,新四軍三師參謀長彭雄、旅長田守堯乘船由江蘇轉(zhuǎn)山東去延安學習,行至小沙東海域與日寇快艇遭遇。自拂曉,至黃昏,一條木船抗擊三艘快艇,短槍手榴彈抗擊步槍機關(guān)槍,血戰(zhàn)一天,敵我各傷亡數(shù)十;驍v扶,或策杖,或爬行,傷員們并排匍匐船頭,他們莊嚴舉起武器,把最后的子彈連同軍人的尊嚴一道射向日軍旗幟,之后,全部跳進滔滔海浪。彭雄入伍于井岡山,田守堯入伍于安徽六安將軍縣。一代抗日驍將,都剛滿二十九歲。
有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士。一為德國記者漢斯·希伯。希伯是德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就來到中國參加北伐,抗戰(zhàn)后投身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抗日隊伍。在延安見過毛主席,在皖南見過周恩來,在蘇北見過陳毅和粟裕。犧牲于大青山戰(zhàn)斗,時年四十四歲。另一為日本反戰(zhàn)同盟金野博。金野博隨日寇侵華,被俘反戈。復又為前部俘,遭同胞戮以亂槍。
三千五百七十六個姓名,三千五百七十六桿槍。三千槍膛里警醒著同一首歌———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山頂立陳毅題詞:浩氣長存。仰望石碑,誦讀銘文,仿佛看見一尊鐵色雷霆抽出閃電之劍,劍尖上閃動那西蜀口音的蒼天獨白。
朱德詩碑鐫《抗戰(zhàn)五周年挽八路軍陣亡將士》長詩一闋。全章凡四十五行,二百二十五字。“捍國不惜身,偉名諸同志。寰宇播英名,千古傳青史。”雄渾沉郁,絲絲入扣,銅琶鐵板,蕩氣回腸。中國詩國,民族存亡間身著軍裝沖鋒吶喊是文學藝術(shù)的責任和良心。碑之一側(cè),佇立一尊基座十四米的鑄鐵士兵,中華民族以胸為盾。
連云港抗日山導游詞 篇2
贛榆依山傍海,素有“黃海明珠”之美名,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風光獨特,像抗日山、秦山島、海州灣……是數(shù)不勝數(shù)呀!讓我給你介紹介紹抗日山吧?谷丈绞菄壹壛沂苛陥@,始建于1941年。整個烈士陵園上下分為八個坡段,氣勢雄偉,亭塔聳峙,碑碣林立,松柏常青,花木崢嶸,從下往上看去,很有南京中山陵的味道。
陵園內(nèi)有小沙東海戰(zhàn)烈士冢、國際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希泊紀念碑、符竹庭墓、濱海地區(qū)抗戰(zhàn)烈士紀念塔和紀念堂等。陵園墓區(qū)中有751座烈士墓,安葬著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銘刻著3576位烈士的英名。來到抗日山,你會在無形中被一種不屈的民族精神所震撼,這是華夏兒女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的共同心聲。我建議大家去參觀參觀那些為勝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們。
連云港抗日山導游詞 篇3
花果山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玉女峰是花果山的最高峰,也就是江蘇省的最高峰。高峰與山谷咫尺為鄰,這便是花果山。爬過花果山的很多,而徒步爬上玉女峰的人卻為數(shù)不多,我就是其中一位。
花果山有很多美麗壯觀的景色,水簾洞就是其一,如果把花果山比作玉女,那水簾洞就是玉女的眼睛。當你懷著無限的渴望走進玉女的眼睛時,里面黑乎乎的,隨時有水滴滴到你的身上,冰冰涼涼的真好玩,走出洞口時,眼前豁然開朗,好明亮的世界,好美的水簾洞,就像斷了線的珠子灑下來,我一次又一次打著雨傘穿越水簾洞,感受西游記之美。歷經(jīng)“苦難”終于爬上了玉女峰,它的美麗無法描述出來,看到玉女石像和寫有“江蘇省最高峰”的碑時,頓時覺得自己好驕傲,好有成就感,從山頂鳥瞰高低不平的山崖,真是雄偉。
花果山的美還體現(xiàn)在可愛的猴子們上,它們有屬于自己的“猴國”和“猴王”。“猴王”看樣子已經(jīng)很老了,可還是一心一意地“服務(wù)”于“猴民”,保護好“猴國”。最令我感動的是,在我們給一只調(diào)皮的小猴子喂面包時,小猴子正準備吃,“猴王”一把搶過去,當時我還埋怨呢,也不知道讓著小猴子,就在這時“猴王”聞了聞面包,又遞給了小猴子?蓱z天下父母心,猴子之間也是有親情的,更何況我們?nèi)祟惸?
多么雄偉壯觀的花果山,你想去游覽嗎?
連云港抗日山導游詞 篇4
我的家鄉(xiāng)在灌云,那里四季分明。春天,百花齊放,山清水秀。秋天,高粱漲紅了臉、水稻笑彎了腰,放眼望去,金燦燦的像黃金鋪滿了大地,到處充滿豐收的氣息。在我的家鄉(xiāng),最好玩的地方是大伊山。
大伊山最高峰226米,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稱,它名字的由來說法不一。通常認為大伊山因“華夏第一賢相”——伊尹,晚年曾隱居于此而得名。
大伊山分南門和東門。東門是風景區(qū)大門,南門入口是石佛寺大門。進門就看見一尊巨大的佛像,兩眼微閉,神態(tài)安詳。遠遠望去,金光四射,聽說是亞洲銅座佛像中最高的一座。
秋天,游客從南門上山,必經(jīng)大佛腳下,山上有石梯。爬上石梯,不僅能看清楚大佛的各個部位,還能聞到花香和“古木”的味道。臺階很陡,沿著臺階往上爬,回頭望去,上山的游客就像拴在繩子上的螞蟻,串成一串,在風中搖晃,一不小心,就能摔下去。臺階旁有專供游人休息的大石頭,光滑又平整,很多游客累了就在石凳上休息。來到半山腰,石道旁、松樹下有許多奇形怪狀的、五顏六色的小石子,還有一些松果散落在草叢里。到了山頂,就能見到一個小亭子,亭子里坐著很多人,嘰嘰喳喳的談?wù)撝,歡呼著。幾個頑皮的孩子爬在欄桿上,想鉆到外面去,嚇得家長使勁吆喝。
從亭子下去,左轉(zhuǎn),可以順著石階登上另一座山,山上的人漸漸多起來,順著山道像遠處望去,縱橫交錯的馬路像田字格那么小,路上的車子像甲蟲,人就不必說了,小的像針尖。山道一會兒向前,一會兒轉(zhuǎn)彎,很快就到了另一座山頂,山頂上有幾條小路,像長蛇一樣在樹林里爬行,一會兒看見,一會兒消失。
從山峰最高處下來,遠遠看去郁郁蔥蔥的樹林里,隱藏著一個很大的水池,叫老龍澗。澗旁有一座寺廟,叫普庵寺,很多信徒在誦經(jīng)、燒香拜佛,煙霧繚繞。順著石階而下,偶爾能聽到山雞“喔喔喔”的鳴叫,卻不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蹤影。還能看見滿身長刺的板栗,有熟的裂開的,有青色的,就像樹上爬滿了刺猬。
一些愛心狀葉子的植物爬到了石階的扶手上,很多被人踩斷了,它們還是很頑強,拼命爬,很多根連在一起,相互交織連成一片。綠蔭旁立著幾個小牌子,上面寫著:“少一只腳印,多一片綠地”、“腳下留情草如茵,手下留情花似錦”……
很快就到了老龍澗邊上。秋天氣候涼爽,雨水少,壯觀的瀑布算是看不到了,多少有些遺憾?墒牵隳芸吹缴狡律嫌泻芏鄺魅~,火紅火紅的,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野果在風中擺動著,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下山了,山腳下有一條水泥路,路旁就是烈士陵園,沒有圍墻,烈士的陵墓在綠樹和竹子的陪伴下,安靜的躺在路邊的平地上,不遠處就是游樂場,里面有很多玩具,滑滑車、摩天輪、還有很多供游人休息的蒙古包。大人帶著孩子開開心心的玩耍,一片歡聲笑語。
游樂場的邊上也有一個小水池,里面養(yǎng)著五顏六色的錦鯉魚,魚兒在水中嬉戲,清澈的池水一望到底。不時有孩子驚叫“哇,多清澈的水!”細心的人還能發(fā)現(xiàn)水上有蜘蛛。這蜘蛛可不一般,會水上漂功夫。水面上有一點動靜,它們就飛快的逃跑,轉(zhuǎn)眼間就不見了。
我愛大伊山,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連云港抗日山導游詞 篇5
親愛的各位朋友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中午好!連云港,簡稱“連”,古稱“海州”,江蘇省省轄市。因面向連島、背倚云臺山,又因連云港港,得名連云港。
連云港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北翼,江蘇省東北部,山東丘陵與蘇北平原結(jié)合部。東臨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省臨沂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和宿遷市毗鄰,南與江蘇省淮安市和鹽城市相連,北與山東省日照市接壤。
連云港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江蘇沿海大開發(fā)的中心城市、國家創(chuàng)新型城市試點城市、國家東中西區(qū)域合作示范區(qū)、長三角區(qū)域經(jīng)濟一體化成員、《鏡花緣》《西游記》文化發(fā)源地、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新亞歐大陸橋經(jīng)濟走廊首個節(jié)點城市、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東方橋頭堡、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海港之一。
連云港集“!(連島海濱浴場)、“古”(海州古城、民主路老街、連云老街、六朝一條街)、“神”(花果山)、“幽”(海上云臺山)、“奇”(漁灣)、“泉”(東海溫泉),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擁的城市。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這里風景秀麗、環(huán)境優(yōu)美,擁有江蘇省大面積濱海濕地、海洋灘涂,境內(nèi)通榆運河、生態(tài)漁業(yè)發(fā)達,自古以來就享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