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精選3篇)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拙政園在江蘇蘇州市婁門內(nèi)。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時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獻臣辭職回鄉(xiāng),買下寺產(chǎn),改建成宅園,并借用晉代潘岳《嗣居賦》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語意,取“拙政”二字為園名。1860~1863年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對外開放。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筑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nèi)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nèi)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cè)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并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主體建筑遠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云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gòu)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這一水灣口之兩側(cè)。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筑,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臨水并面向遠香堂,從建筑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guān)。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此園以水為主,水面的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臨水,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樸的造園風格,是我國江南園林的代表作品。1997年12月4日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 篇2
大家好!歡迎游覽我國四大名園之一的蘇州拙政園。是我國私家園林的代表之作,并且拙政園被稱為“天下園林之母”。
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園林。拙政園分為三部分,其中精華部分在中間一部分。為什么取名為拙政園呢?因為拙政園的主人是王獻臣,他的意思就是說:我不適合當官,當官的我是個傻傻的人。經(jīng)過拙政園的墻門和“通幽”“入勝”腰門,我們就來到了拙政園的東部。東部花園的南部有一座三開間的堂屋,名為“蘭雪堂”!疤m雪”兩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之句,象征著主人瀟灑如春風,潔凈如蘭雪的高尚情操。除了“蘭雪堂”,還有"秫香館"、"天泉閣"、"芙蓉榭"等。
現(xiàn)在我們將走進精華部分。走廊墻壁上有的各式各樣的窗花,如果往里看的話,將會看到25幅不同風格的畫,F(xiàn)在,我們繼續(xù)向前走,前面的是“倒影樓”。"倒影樓"前面有一條曲折婉蜒的水廊。池面上波光粼粼?纯礃琼敚孟褚话焉茸,樓頂?shù)耐呙嫦裾凵鹊纳让,后?quot;笠亭"的尖頂恰似折扇的扇把,簡直連接得天衣無縫。
這次的游覽到這就結(jié)束了,游客朋友們再見!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和大家相約美麗的蘇州園林,我是此次蘇州園林之旅的導游,我姓竇,大家叫我小竇好了。我身邊的這位師傅姓陳,是此行的司機,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就由我和陳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在整個游覽過程中,各位有什么問題,請隨時提出,我將盡力為各位解答。祝愿大家都能不虛此行,玩得盡興。 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名園“拙政園”。它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明武宗正德四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還鄉(xiāng),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借西晉潘岳《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為“拙政園”。王獻臣死后,他的兒子以拙政園為賭注,一夜之間輸?shù)袅。自此拙政園400余年來,屢易其主,歷經(jīng)滄桑,幾度興衰。
拙政園與蘇州其他古典園林一樣,是典型的宅園合一。拙政園的花園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園林設計以水池為中心,亭榭樓閣臨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