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太湖導游詞經(jīng)典(精選3篇)
美麗的太湖導游詞經(jīng)典 篇1
我們來到船上,眼望去太湖煙波浩淼,湖中有幾座小島,讓我想起一句詩“白銀盤里一青螺,突然,一只白鷗掠過湖面,真自在。
船行了一陣后,本以為白鷗會乖乖離去,但它卻緊跟在船尾。我猜應該是在覓食,我扔了個零食進去,零食落進了水里,心里有些失望,難道白鷗不在覓食嗎?可是還有什么能解釋呢?或許白鷗……只見白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用雙爪奮力一抓,把什么東西抓到后,飛回了天空,白鷗抓的是什么?我十分好奇,盯睛一看,原來是我的零食,我恍然大悟。此時,錢爍楷大喊:“白區(qū)鷗爪的是零食!闭f完,快速抓了一個妙脆角,往天空扔去,我看見錢爍楷那樣子,笑得多么開心,多么燦爛,多么過癮,再看妙脆角,它在天空中勾勒出一道完美的弧線,落入水中,兩三只白鷗緊跟著爭奪零食。
此時,船上出現(xiàn)了有趣的一幕,錢爍楷喂白鷗——一個愿喂,一個愿吃。一人一群鳥,皆大歡喜。白鷗們呼朋引伴,沒過多久,我覺得原來就是灰蒙蒙的天更暗,天都是白鷗的領域了,錢爍楷再次扔出零食,群鳥紛爭,我覺得這場面猶如群鳥朝鳳,我們就是鳳。大家看著這蔚為壯觀的場面,都紛紛拍照留念。
船到岸了,我們下了船,白鷗散了群,我們來到了太湖仙島,爬青山、賞櫻花、逗動物……一天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美麗的太湖導游詞經(jīng)典 篇2
我外婆家住在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湖州。那是一座風景如畫的城市。特別是湖州的南太湖,景色更加迷人。
太湖很靜,優(yōu)雅得就像一位淑女。平時它的湖面波瀾不驚,只有快艇開過的時候,才會蕩起一圈圈波浪。湖邊的別墅依山而建,隱身在茂密的樹林中,猶如太湖的保護神,美麗而又神秘。
南太湖還有一座非常美麗、壯觀的“太湖明珠”——月亮酒店。它像一輪明月懸掛在太湖的水面上。白天,月亮酒店顯得安靜、平和。一到晚上,它就會散發(fā)它所有的熱情。外墻上燈光閃爍,變幻無窮。一會兒是碧水藍天,一會兒又是青山綠水,接著又鮮花盛開……各種各樣的造型倒映在平靜的湖面上,紅黃藍綠各種顏色交相輝映,漂亮極了!
南太湖不僅風光秀麗,而且物產(chǎn)豐富。最有名的就是“太湖三白”了,即:銀魚、白魚、白蝦。銀魚無刺,鮮嫩爽口;白蝦殼薄,晶瑩味鮮;白魚細骨細鱗,銀光閃爍。只要你嘗過之后,肯定會贊不絕口。
這樣一個有美景又有美食的好地方,你心動了嗎?
美麗的太湖導游詞經(jīng)典 篇3
太湖,位于江蘇省南部,與浙江省相連,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中國東部近海區(qū)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來隨著湖面縮減已退為第三大湖),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太湖橫跨蘇州市(吳中區(qū)、相城區(qū)、虎丘區(qū)、吳江區(qū))、無錫市濱湖區(qū)、常州市武進區(qū)、宜興市,其中大部分水域位于蘇州市,分別由蘇州、無錫、常州三市管轄。
太湖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群星捧月一般分布著淀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縱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蕩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xiāng)。
太湖周邊主要景點:武進太湖灣旅游度假區(qū)(常州市)、太湖灣廣場、環(huán)球動漫嬉戲谷、中華孝道園、萬澤太湖莊園、竺山湖小鎮(zhèn)、太湖灣度假村、國家龍舟競賽基地;蘇州園林、永慧寺、統(tǒng)一嘉園、玄陽洞、碧云洞、禹王廟、白馬廟、羅漢寺、圣恩寺、東西山風景區(qū)、三元文化遺址;無錫影視城、靈山大佛、黿頭渚、自然公園、太湖仙島、萬佛塔、五女墓、小王山摩崖石刻、蠡園。
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林蘇州,太湖八百里,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于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xiàn),氣象萬千。
太湖橫跨江蘇、浙江兩省,但作為風景區(qū),最精華的部分則在距離無錫市區(qū)18公里處的黿頭渚。1994年10月25日,我國內(nèi)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正式通車。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和周邊擁有多家三、四星級的農(nóng)家樂餐廳,游客不僅可以飽嘗吳地傳統(tǒng)的農(nóng)家菜肴,還可品嘗到鎮(zhèn)湖地方特有的漁家菜系,如紅燒野生甲魚、太湖雜魚和各式野味家鄉(xiāng)菜,如果再喝上一壺農(nóng)家自釀的花酒,那更是人生一大愜意之事。在景區(qū)內(nèi),您還能品嘗到具有濃郁田園特色的農(nóng)家菜飯、土雞湯、魚頭湯,或者親手烹制您從湖中釣上來的魚蝦和下田采摘到的新鮮蔬菜。
您還可以登上青云號畫舫,與親朋好友一起游湖賞景、品嘗一頓味道鮮美的太湖船宴。
太湖蟹,生長于太湖水域,亦稱螃蟹,其背殼堅隆凹紋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臍,雄尖雌團,內(nèi)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齡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結隊順流東下,至江海交匯處的淺海中,繁殖而后終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戶,經(jīng)多次蛻殼,逐漸長大,次年便成大蟹。1949年以后,因沿江建閘,蟹苗難以洄游,1966年起以人工流放蟹苗,1公斤蟹苗可出成蟹3—4噸。
太湖三白:白魚、銀魚和白蝦,構成了太湖標志性的味覺體驗。最愜意的方式是在太湖湖畔的船餐廳品嘗“太湖三白”,一湖水色,秀色同樣可餐。
醬排骨:守著一條歷經(jīng)滄桑的古運河,品嘗這道最經(jīng)典的錫幫菜,排骨的濃香與歷史的沉淀滋味同樣讓人回味。
鮮筍:太湖西岸不僅有百畝茶園,還有千頃竹海。鮮嫩的竹筍不僅是可口的菜肴,還有奇妙的藥用功能。
繡花錦:一個雍容華貴的菜名背后實際卻是一道相貌清秀、口味清爽的家常青菜,不過這道青菜的鮮嫩可不是在哪里都能嘗到的,要不它也不會成為南潯。
蓮子:隨手買一只翠綠的蓮蓬,剝開嫩綠的蓮子,取出乳白的蓮仁——那滿口的清香便是最新鮮的太湖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