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精選7篇)
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 篇1
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宋代:晏幾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鳳城歌管有新音。鳳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
初見雁,已聞?wù)。綺羅叢里勝登臨。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滟滟金。
北宋徽宗崇寧。大觀間,即公元十二世紀(jì)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陽節(jié)前,當(dāng)時的權(quán)相蔡京派人請小晏填寫新詞,作為應(yīng)節(jié)歌唱之用,小晏于是欣然為作此篇。
作為重九的應(yīng)節(jié)之作,小晏這首詞是很特別的,他把悲秋、登高、懷人等等傳統(tǒng)的題材和寫法統(tǒng)統(tǒng)拋卻,一反常情,說柳葉落實愁眉淡了,黃花開是笑靨深了,而且大肆渲染歌舞酒宴的豪華享樂氣氛,簡直把重陽寫成了一個歡樂的節(jié)日。這一特點很值得玩味的。王灼說小晏作此詞“無一語及蔡者”,意思是說作者沒有借機攀附權(quán)貴,是對作者的贊賞。然而,王灼似乎看得淺了。仔細品味起來,小晏非但沒有阿諛蔡京,這種一反常規(guī)的寫法,未嘗不是對蔡京的諷刺:“九日悲秋不到心”,別人都悲秋,那是因為很多不如意,你蔡京位極人臣,百事順?biāo),悲秋怎會到你的心上?ldquo;綺羅叢里勝登臨”,別人都去登高以避災(zāi)祈福,你蔡京大富大貴,哪里用的著這一套,偎紅倚翠,飲酒享樂就是了!從這個角度來讀這首詞,不是很有意味嗎?
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 篇2
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宋代:吳文英
明月枝頭香滿路。幾日西風(fēng),落盡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鏡古。秋明白鷺雙飛處。
自摘霜蔥宜薦俎。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帽墮笑憑纖手取。清歌莫送秋聲去。
“明月”三句,敘秋景。“枝頭香”,指桂花。此言明月照桂樹,花香飄滿路。詞人見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連刮起幾天西風(fēng),那末樹上的桂子將要被風(fēng)吹得滿地皆是。“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點一樣,此是類比。“倒映”兩句,九日即景之詞。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鏡般高懸天空,秋高氣爽,水邊的白鷺受到月光的驚動,雙雙沖霄飛去。上片即景和韻。
“自摘”三句,述過節(jié)。言詞人從自家菜園中摘來了比較干凈、新鮮的青蔥,適宜于作為重陽祭祀用的菜肴,裝盆上供。詞人說:只可惜已到了重陽節(jié),我還沒有搞到幾盆應(yīng)時的菊花啊!“帽墮”句,化用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意境。兩句言詞人九日隨俗登高,被山風(fēng)吹落了帽子,他就笑著請同行佳人代他正冠。他登上高處,清歌一闋,更覺得碧天高遠而空曠,但他希望,歌聲不要隨著秋聲的離去而隨之消失。此祝辭也。“清歌莫送秋聲去”,是詞人的衷心希望,因為秋天是萬物收獲的佳節(jié),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秋聲”。下片詞人著重闡發(fā)自己對“秋聲”的感受。
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 篇3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唐代:陰行先
重陽初啟節(jié),無射正飛灰。寂寞風(fēng)蟬至,連翩霜雁來。
山棠紅葉下,岸菊紫花開。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陰行先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于,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的藝術(shù)概括。他通過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jīng)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jié)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fù)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 篇4
毛澤東:《采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 篇5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fā)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jié)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fù)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fēng)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 篇6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fēng)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
萬里同悲鴻雁天。
作者:盧照鄰(632年-695年),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
譯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歸煙霧積聚不散。在異鄉(xiāng)共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里之客一同悲傷。
簡析:與王勃詩同席而作。人意北歸,鴻雁偏又南飛,不正加重人們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來澆愁。
有關(guān)重陽的古詩詞 篇7
九日雨中
【唐】徐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臺上望,
心遙長向夢中歸。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xiāng)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